3DMGAME 3DM首页 新闻中心 前瞻 | 评测 游戏库 热门 | 最新 攻略中心 攻略 | 秘籍 下载中心 游戏 | 汉化 购买正版 论坛

注册 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23|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助] 硬盘出现坏道怎么办

[复制链接]

3

主题

660

帖子

895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126
金元
3909
积分
89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2-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09-8-31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硬盘用HD tune pro检测出三个损坏的地方[em07] ,想问下有解决办法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9208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测试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3809
金元
26959
积分
17952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1-20
QQ
舒服的沙发
发表于 2009-8-31 11:12 | 只看该作者
屏蔽掉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31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1918
金元
33207
积分
11013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7-14
QQ
硬硬的板凳
发表于 2009-8-31 11:22 | 只看该作者
常识:硬盘坏道分类 - 不同坏道分仔细
常识:硬盘坏道分类 - 不同坏道分仔细
由于硬盘采用磁介质来存储数据,在经历长时间的使用或者使用不当之后,难免会发生一些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生“坏道”,当然这种坏道有可能是软件的错误,也有可能是硬盘本身硬件故障,但是并不是说硬盘有了坏道之后就会报废,其实处理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硬盘“恢复健康”,至少也可以让硬盘“延年益寿”。

坏道的分类
    硬盘出现坏道除了硬盘本身质量以及老化的原因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平时使用不当造成的。硬盘坏道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两种,简单来说,逻辑坏道是由于一些软件或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这种坏道可以使用软件修复,而物理坏道则是硬盘盘片本身的磁介质出现问题,例如盘片有物理损伤,这类故障通常使用软件也无法修复的错误。
    如果你的硬盘一旦出现下列这些现象时,你就该注意硬盘是否已经出现了坏道:
    (1)在读取某一文件或运行某一程序时,硬盘反复读盘且出错,提示文件损坏等信息,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成功;有时甚至会出现蓝屏等;
    (2)硬盘声音突然由原来正常的摩擦音变成了怪音;
    (3)在排除病毒感染的情况下系统无法正常启动,出现“Sector not found”或“General error in reading drive C”等提示信息;
    (4)Format硬盘时,到某一进度停止不前,最后报错,无法完成;
    (5)每次系统开机都会自动运行Scandisk扫描磁盘错误;
    (6)对硬盘执行FDISK时,到某一进度会反复进进退退;
    (7)启动时不能通过硬盘引导系统,用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常识:坏道修复方法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硬盘内部工作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小小的灰尘进入到硬盘内部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所以当硬盘出现坏道时,我们并不能拆开硬盘进行维修,只能够通过一些工具软件来进行修复,从而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

    当我们确定硬盘有坏道之后,我们并不能确定这个坏道到底是逻辑损伤还是物理损伤,我们只能够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步骤进行修复,一般逻辑坏道经过简单的软件修复就可以解决故障,但是一些物理坏道则需要进一步的修复才能保证硬盘的数据安全和正常使用。
实战:修复逻辑坏道 - 让硬盘崭新如初

    一般情况下,硬盘产生逻辑坏道的原因是一些正版软件会在硬盘上某些扇区写入信息,其他的软件则无法访问这个扇区,这种情况下,硬盘检测工具也会误认为该扇区产生了坏道,一般这种情况无需进行修复,但是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少的采用这种加密方式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了,例如硬盘在读取数据时意外遭到重启,则有可能产生逻辑坏道,情况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物理坏道。我们此时可以使用Windows自带的磁盘工具对硬盘进行扫描,并且对错误进行自动修复。
    具体步骤如下(以Windows XP为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盘符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驱动器属性窗口中依次选择“工具→开始检查” 。

    选择“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和“扫描并恢复坏扇区”,然后点击开始。

    扫描时间会因磁盘容量及扫描选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Windows 98甚至以上的操作系统中,并不能显示每个扇区的详细情况,所以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还是选择DOS下的磁盘检测工具Scandisk。Scandisk会检测每个扇区,并且会标记坏扇区,以免操作系统继续访问这个区域。保证的系统运行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性。
    一般来说,通过上述的方法,修复完成之后硬盘上坏道仍然存在,只是做上了标记,系统不会继续访问了,但是随着对硬盘的继续使用,我们可能会发现硬盘坏道有可能扩散,所以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较妥善的办法是对硬盘数据进行备份,然后重新分区格式化硬盘,一般来说,如果硬盘上的故障仅仅是逻辑坏道,就可以彻底的解决问题。当然,建议在进行重新分区和格式化之后,使用DOS下Scandisk再次对硬盘进行检测,确保硬盘逻辑坏道的完全修复。
实战:修复物理坏道 - 低格硬盘方法多
    如果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分区格式化之后,仍然发现硬盘有坏道,那么硬盘很有可能就是有物理坏道了。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不必急于对硬盘坏道是否可以修复下结论,还可以采用另外一个软件对硬盘进行低格,在进行重新分区格式化,有些硬盘坏道也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解决。
低级格式化硬盘
    低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主板BIOS自带的低格工具,一种是采用软件的方式进行低格。通过主板BIOS自带的低格工具的方法会受到主板的限制,有些主板在BIOS中并没有配备这样的程序,并且目前新型号的主板大多都没有这个低格的功能了,所以推荐还是采用软件的方式来进行硬盘的低级格式化。
    Maxtor出品过一个低格工具low.exe,这个软件可以对Maxtor硬盘进行低格,其实这个程序可以适用于各种品牌各种型号的IDE硬盘。该软件的操作相当简单。

    启动之后按“Y”进入软件,只需选择需要低格的硬盘,然后选择开始低格选中的硬盘就可以了。

    一般低格的过程比较长,所以需要耐心的等待。此外,需要提醒读者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机器上还安装有其他的硬盘,在运行low这个低格程序的时候最好将这个硬盘卸下,以免数据丢失。
实战:屏蔽物理坏道 - “死马当活马医”

    如果低格之后仍然发现有坏道,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这个硬盘上有物理坏道了。由于物理坏道通常是由于硬盘使用中遭受撞击或者突然断电等情况产生的,在盘片高速旋转时,磁头有可能撞击盘片,造成磁介质损伤而形成的,即使通过磁盘检测软件将坏道标记,操作系统虽然不会继续访问这个扇区,但是物理坏道通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扩散,这是由于虽然坏道标记之后,但是硬盘仍然可能访问到坏道周围的扇区,从而引起坏道的扩散。为了避免坏道的扩散,我们最好是将坏道屏蔽到一个未使用的分区。
    我们屏蔽坏道到一个未使用的分区,可以使用软件PQ Magic,这个软件有DOS和Windows版本,但是由于我们通常是格式化硬盘之后发现仍然有坏区,而此时并没有安装Windows系统,所以推荐使用DOS版本的PQ Magic(有中文版本)。
    在采用PQ Magic进行分区之前,我们首先要找到坏道的位置。我们可以先通过Scandisk进行磁盘表面的扫描,对硬盘的坏道大致位置有所了解之后,才能确定分区的方案。例如硬盘坏道在大约在C盘20%左右,我们就可以用PQ Magic将硬盘上C盘的前面大致25%-30%的空间划为隐藏分区。
    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由于DOS下的PQ Magic不方便截图,我们就以Windows的版本为例进行演示,操作大同小异),启动PQ Magic,在图形界面下在C盘的图示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调整容量/移动”。

    就会出现一个可以拉动的工具条,我们只需将C盘从硬盘的起始位置往后移动就可以了。在拉动的工具条下方也有硬盘起始位置之后到C盘之前的自由空间的容量显示。

    例如C盘容量为10GB,我们只需将这个自由空间调整为3GB左右就可以了,此时,C盘的容量就变为7GB了。在这个过程中,建议将屏蔽的空间选择稍大一点,而不用斤斤计较丢失的容量,以免仍然将坏道划分在C盘的空间里。毕竟现在的硬盘动辄80GB到120GB,丢失这区区几个G的容量但是就可以挽救一个硬盘还是值得的。
    确定之后退出,等待PQ Magic移动分区,然后重新启动之后,硬盘坏道就已经在隐藏的分区中,操作系统就无法访问到了。笔者采用这种方法成功的将一个80GB硬盘的坏道屏蔽,使用至今仍然稳定。
    注意:建议在完成坏道屏蔽之后对新的分区进行一下扫描,仍然推荐使用Scandisk,确保坏道已经完全屏蔽到隐藏的分区。当然,划掉的空间如果你觉得可惜,也可以在坏道之前建立新的分区,当然前提是不要把坏道再次划分到新的分区中,不过不建议这么做,以免分区过多并且过于零散,会较大的影响磁盘性能。
    当然,屏蔽分区这个方法仅仅适用与硬盘坏道比较集中的情况,如果硬盘坏道比较分散就比较麻烦了,就建议更换硬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了。
总结
    通过上面的步骤,我们就可以修复硬盘的逻辑坏道或者屏蔽坏道到隐藏分区,从而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以及数据文件的安全,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硬盘就可以重新焕发青春或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延年益寿”了。操作是不是也很简单呢?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2262

帖子

3005

积分

游戏达人

Rank: 7Rank: 7Rank: 7

贡献度
413
金元
13526
积分
300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2-13
冰凉的地板
发表于 2009-8-31 13:51 | 只看该作者
这篇很早前就读过了 对不了解的很有帮助 支持个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1237

帖子

3120

积分

游戏达人

Rank: 7Rank: 7Rank: 7

贡献度
139
金元
25644
积分
31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2-20

G胖の微笑

5#
发表于 2009-8-31 19:45 | 只看该作者
保修去阿.. 这么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37

帖子

1126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168
金元
4540
积分
112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5-31
QQ
6#
发表于 2009-8-31 20:32 | 只看该作者
低格 低格 低格[em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01

帖子

978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141
金元
4140
积分
97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2-14
7#
发表于 2009-8-31 22:55 | 只看该作者
要么屏蔽,实在太多还是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57

帖子

366

积分

高级玩家

Rank: 4

贡献度
22
金元
2778
积分
36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2-9
8#
发表于 2009-8-31 23:13 | 只看该作者
没重要资料就换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87

帖子

340

积分

高级玩家

Rank: 4

贡献度
33
金元
2076
积分
34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5-19
9#
发表于 2009-9-1 00:20 | 只看该作者
[em04] 3楼的GJ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5

帖子

72

积分

初级玩家

Rank: 2

贡献度
12
金元
843
积分
7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2-16
10#
发表于 2009-9-1 00:33 | 只看该作者
坏道  太可怕了。。。唉 用电脑10几年这数据海了去了。。。。整理和备份数据是项浩大的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3

帖子

89

积分

初级玩家

Rank: 2

贡献度
4
金元
730
积分
89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8-30
11#
发表于 2009-9-1 04:10 | 只看该作者
1。做好文件备份。
2。保修还在的话,就去换吧。
3。用效率源修复试试看
4。 不成的话用分区大师把有坏道的地方隔开
5, 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能坚持多久就多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8

帖子

112

积分

中级玩家

Rank: 3Rank: 3

贡献度
10
金元
1324
积分
11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24
12#
发表于 2009-9-2 20:51 | 只看该作者
换硬盘的时刻到了[em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3DMGAME ( 京ICP备1400695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

GMT+8, 2025-2-23 05:28 , Processed in 0.114084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