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GAME 3DM首页 新闻中心 前瞻 | 评测 游戏库 热门 | 最新 攻略中心 攻略 | 秘籍 下载中心 游戏 | 汉化 购买正版 论坛

注册 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晚上睡不着,给大家转个帖子,顺便祝晚安!! x86处理器31年发展史

[复制链接]

38

主题

9208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测试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3809
金元
26959
积分
17952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1-2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09-5-3 0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ntel 8086

· 推出年份:1978年
· 核心频频:4.77MHz - 10MHz
    虽然不是Intel创造了处理器,但是Intel推出了x86架构处理器,直到在三十多年后的今天,x86与诞生那天起相比基本没有改变。


    在1978年, Intel推出了8086处理器。当时这款处理器的频率只有4.77MHz,在后来推出的产品中将频率提升到了10MHz。8086只拥有29,000个晶体管,不过这个数量与1976年推出的8085相比多出了近4倍。8085是Intel公司推出的首款16-bit处理器产品。8086能够向下兼容之8008, 8080和8085处理器所支持的软件,并且拥有1M的内存寻址功能。

● 小知识:
    8086推出的时候正处于苏、美两个冷战期间。前苏联通过工业间谍复制生产了8086处理器,在8086的基础上推出了不同针脚定义的K1810BM86处理器
Intel 80286

· 推出时间:1982年
· 核心频率:6MHz - 12.5MHz
    8086和之后推出的8088处理器在70年代未和80年代初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Intel在1982年推出的80286更让全世界激动不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86电脑。这款基于1.5微米工艺的处理器拥有将近134,000个晶体管,以及16MB内存寻址能力。首款286处理器的频率只有6MHz,不过很快核心频率就到达了12.5MHz。如果要以频率进行对比,286的性能是8086的2倍,两代处理器之间如此之大的性能提升在此后的处理器中再也没有过。在当时286几乎就是IBM个人电脑的代名词,推出6年之后,Intel估计全球约有1500万台个人电脑是采用了286处理器

   Intel在推出286的同时,还引入了一个叫作“protected mode”的功能支持更大的内存。通过这个功能,可以保证16M内存都可以被访问,但由于没有方法让286从这个模式下切换回“real mode”,因此这个功能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 小知识:
    286处理器曾经由于不能够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多个MS-DOS程序,而被比尔.盖茨称为“死脑子芯片”。

AMD Am286

· 推出日期: 1983
· 核心频率: 8MHz - 20MHz
    近日IntelAMD在x86的专利授权上产生了一些矛盾,而关于两家公司在x86专利上的问题,我们要从1982年开始了解。

    在1982年,AMD获得了生产和销售8086和8088处理器的许可权。而在1983年,AMD就推出了自家的286处理器——Am286,但这外界认为纯粹是Intel 286的复制品。Am286和Intel 80286的针脚数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就是Am286处理器的最高频率达到了20MHz,比Intel 286的频率高了近一倍。从某个角度来看,Am286的推出就注定了近30年来两家公司的竞争。

● 小知识:
    AMD Am286和Intel 80286一样采用了1500nm的生产工艺,而如今的CPU生产工艺要比当初的286小33倍。
Intel 386

· 推出日期: 1985
· 核心频率: 16MHz - 33MHz
    当电脑游戏逐渐普及的时候,Intel也推出了386处理器。刚推出的386被命名为386DX,主要是为了与后来推出的廉价版386SX区分开。

    最初上市的386频率只有16MHz,之后提升到了33MHz。晶体管数量相比之前的286,386有了很大提升,达到了275,000个。而386也是Intel推出的首款32位处理器,386最高能够支持4GB内存,支持“protected mode”与“real mode”的切换,并增加了“virtual mode”,在这个模式下可以运行一些“protected mode”下无法运行的软件。

● 小知识:
    386的销售,首次采用了专属销售策略。也就是说电脑厂商只能够从Intel购买芯片,也正是依靠这个政策,Intel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Intel i486

· 推出日期: 1989年
· 核心频率: 25MHz - 100MHz
    在伟大的80年代即将结束的时候,Intel为我们带来了另一款x86处理器——486DX。

    在486DX中首次设置了数学协处理器,最初推出的时核心频率为25MHz,后来提升至50MHz。486DX也是首款晶体管数量突破100万的处理器,达到了120万。与386一样,486DX同样也能支持4G内存寻址。加上板载缓存的设计,优化的指令集和增强的总线接口单元,让486在桌面台式机以及服务器市场都迅速得到了普及。

● 小知识:
    最初推出的是i486DX,486在设计上有多个版本产品,包括有i486SX,i486SL,其中i486DX 2使用最为广泛。
AMD Am386

· 推出日期: 1991年
· 核心频率: 12MHz - 40MHz
    如果说Am286是AMD在X86处理器中的处女作的话,那么AM386就可以算得上是AMD的奋力一击。该处理器推出于1991年,同样也几乎是复制了Intel 386,但是其核心频率要比Intel 386高出不少。该处理器是第一款贴上了“Windows Compatible”标签的处理器产品。

    Intel竭尽全力来阻止AMD销售这个新款处理器,并且表示两家公司签署的x86授权协议只限于80286以及之前的处理器(很耳熟吧?)。最终AMD赢得了这场官司,虽然当时Intel已经推出了486处理器,但是Am386在性能上并不比其逊色多少。而正是凭借该处理器的热销,使得AMD进一步巩固了其竞争者的地位。

●小知识:
    其实Am386早在1991年前就计划推出市场,但是受到了Intel提出有关X86处理器专利授权的指控,延迟了上市日期。而就在近期,当年的一幕又重新上演。
● Cyrix Cx486

· 推出日期: 1992年
· 核心频率: 20MHz - 100MHz
    Cyrix在1988年开始生产用于286和386系统的数学协处理器,该公司后于1992年推出了其首款X86处理器486SLC和486DLC。这两款处理器可以在针脚上与386SX/DX兼容,因此也为当时的386平台用户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升级选择。

    这款处理器是由德州仪器所生产,最初Cyrix的486并没有设置数学协处理器。在其生命周期内,Cx486系列处理器的频率最高达到100MHz,配备有9K的一级缓存。

● 小知识:
    Cyrix Cx486处理器由于功耗低的原因,在90年早期的笔记本电脑上风靡一时。
Intel Pentium

· 推出日期: 1993年
· 核心频率: 60MHz - 233MHz
    现在Intel推出了他的第五代产品——Pentium(奔腾)系列。Intel Pentium系列的推出,将x86架构处理器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采用了新的命名方式。这一次Intel并没有延续之前的命名方式,将处理器命名为586。

    Pentium的推出,突破了之前处理器的几个性能瓶颈。主要有64bit总线带宽,2个执行处理器单元,以及大幅改善的浮点运算单元和更高的核心频率。Pentium最初推出的核心频率为60MHz,后来最高频率达到了233MHz。在其生命周期内,Pentium处理器的生产工艺也由0.8微米提升至0.35微米,晶体管的数量由310万个提升至了450万个。
    1996年, Intel开始销售Pentium MMX处理器。由于MMX指令的加入,使得多媒体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 小知识:
    Pentium的名字来至于希腊单词“penta”和拉丁单词的结尾“-ium”,意思是“五”。
AMD Am486

· 推出日期: 1993年
· 核心频率: 25MHz - 120MHz
    AMD Am486的推出是AMD最后一次“克隆”Intel的产品,差不多是Intel 486处理器推出4年后,正好在Pentium推出前一个月。

    为了与当时市面上的486进行竞争,AMD展开了低价策略,并且对处理器的频率进行了提升,最快的Am486处理器的频率达到了120MHz。

● 小知识:
    AMD同样也推出了一款4倍频版本的Am486处理器,将其命名为AMD 5x86,该处理器的核心频率为133MHz,性能与Pentium 75MHz相当。
Intel Pentium Pro

· 推出日期: 1995
· 核心频率: 150MHz - 200MHz
    尽管命名方式略有不同,但是Pentium Pro相对于Pentium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处理器的架构上的改进是一次革新。Pentium Pro的晶体管数量达到了550万个,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在CPU上直接配备了二级缓存,起初二级缓存容量为256K,后来最高提升至1MB。不过当时二级缓存还没有直接集成入处理器核心内部,Pentium Pro的二级缓存频率与处理器核心频率相同,从150MHz 到200MHz。

     虽然Pentium Pro直接配备二级缓存是其一个优势,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将缓存与处理器核心封装在一起的形式提高了废品率,从而降低了产量,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价格。

● 小知识:
    Intel在1998年推出的一款300MHz Pentium II “Overdrive”处理器可以应用于Pentium Pro Socket 8主板,从而为那些早期的Pentrium Pro用户提供了一条升级之路。
● Cyrix Cx5x86

· 推出日期: 1995年
· 核心频率: 100MHz - 133MHz
    作为较晚进入x86处理器市场的一个公司,Cyrix并没有在推出Cx486系列处理器后止步不前,在1995年继续推出了Cx5x86。Cyrix依然走了相同的路线,那就是让Cx5x86处理器对486 Socket 3主板完全兼容。让使用486的用户升级时不至于只能选择Intel的产品。

    由于稳定性的问题,迫使Cyrix为新处理器开发新功能,比如分支预测以及其他性能增强的技术。但Cx5x86处理器并没有在市场上销售多长时间,而过早退市并不是因为设计问题,而是Cyrix不希望这款处理器对后面推出的6x86的销售造成影响,在推出5x86六个月之后6x86就正式上市了。

● 小知识:
    只有极少数的Cx5x86处理器能够运行在133MHz的频率下。
AMD Am5x86

· 推出日期: 1995
· 核心频率: 133MHz
    Am5x86处理器的推出,给使用486电脑的用户提供升级的选择。AMD Am5x86实际上就是4倍频版的486DX处理器,这使得该处理器的核心频率达到了133MHz,并且能够兼容当时大多数的486主板,而Am5x86所拥有的性能则与Pentium 75处理器相媲美,甚至比Pentium 75更优秀。

    AMD Am5x86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该处理器AMD首款使用性能等级(PR值)标示的处理器。比如AMD将Am5x86命名为Am5x86-P75出售,意思是这款处理器的性能与Pentium 75相当。

● 小知识:
    AMD使用性能等级(PR值)的命名方式,直到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推出之前都一直在使用。
AMD K5

· 推出日期: 1996
· 核心频率: 75MHz - 133MHz
    Intel由于授权给AMD生产和销售x86处理器,已经为竞争打开市场铺平了道路。从Pentium系列处理器开始,Intel再没有范相同的错误,让AMD允许生产的机会。这也就促使AMD不能依靠复制和销售Intel的产品而生存,同时也促使了K5处理器的诞生,K5是AMD首款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处理器

    由于设计方面的问题,K5处理器的推出日期一再延迟。最终在1996年AMD推出了K5处理器,并且在技术上超过了Intel Pentium。K5处理器拥有450万个晶体管,5个整数单元,更大的分枝预测单元以及16KB的缓存。不过遗憾的是K5的核心频率最高只有133MHz,对于Pentium没有造成太大危胁,销售情况也不佳。

● 小知识:
    K5和AMD随后推出的处理器命名方式,灵感来至于电影《超人》;其中K5的“K”代表超人的家乡Kryptonite星球。
● Cyrix 6x86 和 MII

· 推出日期: 1996年
· 核心频率: 80Mhz——385MHz
   Cyrix 6x86最早是被命名而M1,在针角以及工作电压上可以与Pentium兼容。不过该处理器并不是简单的克隆Pentium,而是Cyrix自主研发的一款产品,因此没有实现对Pentium的100%兼容。

    早期版本的M1拥有16KB的缓存,在某些情况下性能要优越于同频率的Pentium。尽管Cyrix 6x86的浮点运算能力较差,但还是使得Cyrix推出性能/Pentium比值做为自己处理器的参考值。
    后期推出的6x86处理器被命名为MII。MII处理器发热量更低,同时核心频率也更高。不过在使用中面临一些兼容性问题,因为该处理器采用的是非标准的75MHz或83MHz总线,基于的是socket 7主板

● 小知识:
    Cyrix 6x86总共有三个不同版本:起初的单电压版,低功耗版和集成了MMX指令的版本。
AMD K6

· 推出日期: 1997年
· 核心频率: 166MHz - 300MHz
     事实证明AMD的K5处理器很快就被人们遗忘,因此K6的推出也就成了必然。这款处理器的推出主要得益于Vinod Dham的努力工作。Vinod Dham在开发Pentium CPU的时候被称为“Pentium之父”。Vinod Dham于1996年离开Intel,加入了一家名为NexGen的公司。后来NexGen被AMD收购,而K6处理器就是由NexGen的研发团队负责设计,该处理器自然也就对MMX指令提供了支持和浮点运算单元的加入。

    K6处理器在1997年4月推出,该处理器能够支持Pentium的Socket 7主板。随着K6的推出和成功收购NexGen,AMD成为了Intel处理器市场上最强的竞争对手。

● 小知识:
    K6曾使用过基于Pentium II的PR值命名方式,不过最后还是取消了。
Intel Pentium II 和 Pentium II Xeon

· 推出日期: 1997 (Xeon 1998)
· 核心频率: 233MHz - 450MHz (Xeon 400MHz - 450MHz)
    为了增加产量,IntelCPU的L2缓设计到了CPU外面。这也使得二级缓存的频率只有CPU的一半,但是Intel通过提升L2缓存的容量来弥补,将256K提升至512K。这使得处理器的成本得到了大幅度降低,但同时Intel公司也推出了全新的Slot1接口来对Pentium II进行支持。

    从处理器的设计角度来说,Pentium II处理器首次采用了0.35微米的生产工艺,后来提升至0.25微米,晶体管数量达到了750万个,并且拥有64G内存寻址能力。
    1998年,由Pentium II衍生出的首款Xeon处理器上市。与普通Pentium II处理器不同的是,Xeon版处理器的L2缓存可以全速运行,最高缓存容量达到了2M。

● 小知识:
    Pentium II处理器的代号:Klamath和Deschutes表示的是桌面版处理器,Tonga和Dixon表示的是移动版处理器
● Cyrix Media GX (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

· 推出日期: 1997
· 核心频率: 120MHz - 300MHz
    由于面临财务危机,Cyrix于1997年被National Semiconductor(国家半导体公司)收购。National Semiconductor在价值市场上更有兴趣,而不是竞争高端市场,这也使得Cyrix被收购后经营理念发生了改变。

    由于经营理念的改变,也就使得Media GX处理器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这款处理器基于的是Cyrix 5x86处理器,集成有显卡内存控制器以及PCI控制器。此外还有搭配了一个功能齐全的芯片,包含有IDE控制器、声卡等功能。

● 小知识:
    由于设计特殊,MediaGX处理器只能运行在专门设计的主板上。
● Centaur Technology WinChip处理器

· 推出日期: 1997年
· 核心频率: 180MHz - 250MHz
    你是否还记得WinChip处理器?这个由VIA,Cyrix,National Semiconductor,IDT和Centaur共同研发推出的处理器。由Centaur Technology负责生产和销售。

    WinChip采用Socket 7插槽,有别于传统的X86处理器,芯片尺寸更小。这款处理器设计简单且节能,比较适合简单的任务处理。该处理器没有设计二级缓存,不过拥有64K容量的L1缓存。并支持MMX和3DNow!指令集。不过在Intel成本低而性能强的赛扬处理器推出后,WinChip处理器的命运也宣告终结。

● 小知识:
    1999年威盛将Centaur Technology收购,而WinChip处理器中的设计都被应用在了威盛的Cyrix III系列处理器中。
Intel Celeron

· 推出日期: 1998年
· 核心频率: 266MHz - 3.2GHz
    Intel在高端桌面级处理器市场和服务器级市场,有Pentium II和Pentium II Xeon两大产品,而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入门级市场上,Intel还缺乏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面向低端用户。因此,为了满足低端用户的需求,Intel在1998年推出了价格便宜的Celeron系列处理器

    在X86处理器的竞争中,一些特别版的Celeron在为用户节约大量资金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强劲的性能体验。特别是对于一些超频玩家而言,通过超频使CPU的性能翻倍。不过第一款基于Pentium II的Celeron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该处理器没有配备二级缓存,性能上很难让玩家满意;因此后来Intel又推出了拥有128K二级缓存的Celeron处理器,而且还受到了玩家的欢迎。
    这些年来,Celeron产品一直伴随着Intel主流产品征战低端市场,目前最新的Celeron处理器采用的是Allendale架构,并且拥有两个核心。
AMD K6-2和K6-2+

· 推出日期: 1998年
· 核心频率: 233MHz - 50MHz
    在K6处理器获得成功后,1998年AMD继续推出了K6-2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配备了MMX单元和新的SIMD指令3DNow!。这使得AMD在3D性能方面稍微领先于Intel的SSE指令集。K6-2处理器支持Super Socket 7主板,对当时需要升级的用户们来说,K6-2处理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K6-2的基础之上通过改进继续推出了K6-2+,K6-2+处理器加入了128KB二级缓存,并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艺 (180nm与250nm)。

● 小知识:
    SIMD成为3Dnow!意为“单指令,多数据”,一般也称为“载体指令”。
AMD K6-3

· 推出日期: 1999年
· 核心频率: 350MHz - 570MHz
    1999年AMD推出了K6系列处理器的最后一款产品——K6-3,但是这款处理器没有在市场上风光多久,因为在K6-3处理器推出后几天,Intel就推出了Pentium III处理器

    K6-3拥有256KB的二级缓存,晶体管数量也K6-2提升了1倍达到了2130万个,但是这款处理器并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因为AMDIntel推出Pentium III也及时推出了Athlon系列处理器

● 小知识:
    K6-3的绰号叫做“Sharptooth”,就是“利齿”的意思。

Intel Pentium III和Pentium III Xeon
· 推出日期: 1999年
· 核心频率: 450MHz -1.4GHz
    处理器的又一次的革新,从1999年Intel推出Pentium III处理器之后开始。Pentium III处理器最重要的改进之一是加入了SSE指令,SSE指令使Pentium III能够同时处理四个单精度浮点数据。而在处理3D、图形、流媒体内容以及其他多媒体任务时的性能要比Pentium II更具有优势。

    Intel后来继续推出了Pentium III Coppermine。Coppermine配备有256K的全速L2缓存,并通过一些改进使得Coppermine的性能在某些时候要高于早期推出的Pentium III。
    另外一款PIII处理器即是有名的Tualatin(图拉丁),拥有更高的频率和更高容量的缓存,而这款处理器的核心也比其他的CPU核心要小,工作时的发热量也更小。实际上Tualatin为移动版Pentium-M处理器的推出提供了初步框架,而Pentium-M处理器却催生出了今天的i7处理器
    Pentium III Xeon与桌面版的Pentium III处理器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拥有了更高容量的缓存和支持四处理器配置。

● 小知识:
    第一代的Xbox游戏机使用的处理器,就是基于Micro-PGA2封装的特殊版本Pentium III/Celeron处理器
AMD Athlon (Classic和Thunderbird)

· 推出日期: 1999年
· 核心频率: 500MHz - 1.4GHz
    从AMD Athlon的上市开始的那几年,对AMD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几年。因为Athlon系列处理器真正给Intel带来了威胁,成功的给予了Intel打击。Athlon处理器是现任的AMD CEO——Dirk Meyer,开始主管处理器部门后,带头开发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最早Athlon处理器使用的是卡槽式设计,具有512K二级缓存。首次亮相时,频率只有500MHz,当Athlon频率率先达到1G的时候,对AMD来说是个非常重要和期待已久的里程碑时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Athlon系列处理器也在不断改进,更快的缓存和全面的优化,使Athlon系列在市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好,比如雷鸟系列产品。也使得Socket A (462)平台成为AMD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平台之一。

● 小知识:
    雷鸟系列是AMD推出Am 386以来,近10年最成功的产品。Athlon在希腊语中是“竞赛”的意思。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Geode

· 推出日期: 1999年
· 核心频率: 166MHz - 1.4GHz

    作为Media GX处理器的改进版,Geode并没有让Cyrix能够从逆境中走出来。AMD在2003年,将National Semiconductor的Geode业务收购,收购后AMD将Geode处理器主要应用于系统单芯片处理器产品上。可以在一些OLPC上发现一些早起产品。目前最新的Geodes (Geode NX)处理器基于的是Athlon XP Thoroughbred核心,拥有256K L2缓存,核心频率为1G,使用被动式散热。
    从今年起,AMD将停止Geode处理器生产线的运作。

● 小知识:
    “给没一个孩子一台笔记本”项目中,很多产品都是使用的Geode LX处理器
● Transmeta Crusoe和Efficeon

· 推出日期: 2000年
· 核心频率: 300MHz - 2GHz
    Transmeta(全美达)的Crusoe处理器于2000年加入了x86处理器的市场竞争。Crusoe处理器的低功耗为主要特点,在进行一般任务处理时功耗只有1-3W。早期产品使用的是180nm的生产工艺,后来提升至130nm。该处理器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降低功耗。由于该处理器不支持SSE指令,使得Intel的Don MacDonald曾经发表评论:“你最好检查一下Transmeta是不是100%兼容x86架构。”

    Transmeta一直都是在改进Crusoe,虽然具有低功耗的优势,但性能上完全无法与IntelAMD处理器抗衡;这也使得Crusoe不是很成功。因此在2004年,Transmeta推出了第二款x86处理器——Efficeon,新一代的Efficeon架构基于256-bit VLIW (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处理器,而Cruso是128-bit。通过Morphing软件,可以获得很好的X86兼容性,这款处理器还支持MMX,SSE和 SSE2指令。
    Efficeon的性能相比Crusoe提升了200%,却依然无法与IntelAMD在移动市场展开竞争。几年间亏损了数亿美元,最终Transmeta不得不选择停止生产处理器转而销售其拥有的技术。在2009年1月,Transmeta被Novafora收购。

● 小知识:
    Crusoe处理器的名字来源于《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角 Robinson Crusoe,根据Transmeta创始人的理解,这个名字代表了“灵活性”。
● VIA Cyrix III 和 C3

· 推出日期: 2000年
· 核心频率: 350MHz - 1.4GHz
    1999年VIA将Cyrix收购,随后威盛在2000年初推出了基于Socket 370插槽的Cyrix III x86 CPU。在此之前Cyrix一直在努力开发Cyrix III,不过由于设计上的问题导致VIA对核心进行了修改,将晶体管的数量由2200万减至1100万。

    而推出的另一个版本处理器Samuel 2则增加了64K L2缓存,并将生产工艺由180nm提升至150nm,从而获得了更高的频率。后来VIA将Cyrix III改名为C3。

● 小知识:
    零售版C3处理器有一个有趣的圆柱形针脚,而节能版C3的功耗还不到10W。

AMD Duron

·推出日期: 2000年
·核心频率: 600MHz -1.8GHz
    AMD Athlon处理器在性能胜过Intel只是CPU市场竞争的一部分,为了在低端市场与Celeron争夺份额,AMD于2000年推出了Duron处理器。实际上Duron就是阉割版的Athlon Thunderbird,早期的Duron前端总线频率都较低,只有100MHz,并且减少了缓存容量。Duron只拥有64K L2缓存,提升到了256K和512K。核心频率在600MHz-950MHz。

    第二代Duron基于的是Athlon XP架构和新增了SSE指令的支持。最后一款Duron处理器基于的是Thoroughred核心,前端总线频率提升至了133MHz,核心频率也提升至了1.8GHz。

● 小知识:
    超频爱好者发现第一批“Applebred”版Duron可以通过破解,将Duron变成“Thoroughbred B”版Athlon XP处理器,并拥有 256KB缓存。
Intel Pentium 4

· 推出日期: 2000年
· 核心频率: 1.40GHz - 3.8GHz
    有时候改变是件好事,有时候改变却会将事情变得更糟糕,但是最糟糕的是在知道事情已经变坏的时候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比如Pentium 4和NetBurst微处理器架构。
    为了能够在频率上压倒AMDIntel在Pentium 4处理器上使用了超长管线,并且打算将其作为长期发展的方向,虽然这可以为处理器带来更高的核心频率,但是其执行效率却给整体性能拖了后腿。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一构想。

    其实Pentium 4也并不是那么糟糕,比如引入了SSE2和SSE3指令以及HyperThreading技术,在多媒体内容处理方面拥有不错的表现。2002年推出的Northwood核心,让超频爱好者充满了兴趣,配合合适的主板以及内存,可以在风冷状态下将频率提升1GHz。
    Pentium 4最值得我们说道的,是它将核心频率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Intel借助高频了逐渐击败了Athlon XP。在2004年推出的Prescott核心Intel更是充满了期待,这是首款基于90nm工艺的处理器。不过Prescott的发热量太大,很难再通过超频来提升性能。

● 小知识:
    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4有一个超频禁区,一旦处理器核心电压超过 1.7V时,处理器将会迅速烧坏。此现像又被称为“Northwood猝死综合症”。
AMD Athlon XP

· 推出日期: 2001年
· 核心频率: 650MHz - 2.25GHz
    Athlon XP系列处理器加入了SSE指令的支持,并采用了更积极的销售方式,在XP系列的处理器上标识着支持微软的XP系统。在Athlon XP系列处理器上,AMD重新启用了标称值(PR)来命名处理器。具当时AMD官方介绍,这个PR值是将XP核心处理器的性能与Thunderbird核心处理器进行挂靠,比如Athlon XP 1800+是指在理论上该处理器的性能与1.8GHz (1,800MHz) Thunderbird 处理器相当。不过实际上,这个标识值更多的是与Intel处理器对比,即使这未必正确。
   改进版的Thunderbird将生产工艺由180nm提升至了130nm,后来将总线频率由100提升至133MHz (XP)和166MHz (T-Bred)。

    最受欢迎的Socket A Athlon处理器采用的是Barton核心。Barton最早出现于2003年,其强大的超频潜力得到了超频玩家的欢迎。特别是Barton 2500+,因为这款处理器没有锁倍频,在简单提升倍频情况下,可以轻松得将大部分的Barton 2500+处理器变身为当时的旗舰级产品3200+。
    从技术角度看,Barton核心的L2缓存容量提升至了512KB,晶体管数量也由3700万提升至了5430万。

● 小知识:
    移动版 Athlon XP处理器同样也具有很强的超频能力,据说最高可超至3.1GHz稳定运行。


AMD Sempron
· 推出日期: 2004年
· 核心频率: 1.4GHz - 2.3GHz

    在淘汰Duron之后,AMD的Sempron处理器成为了Celeron新的竞争者。Sempron同样也是减少了L2缓存的容量,首款推出的是Sempron 3000+,不仅在名称上有所改变,早期的Sempron基本上都是Athlon XP处理器将二级缓存禁用后得到。Sempron 3000+板载有512KB的二级缓存,其实就是原来的巴顿2700+。

● 小知识:
    当Athlon XP处理器使用PR值与Pentium 4对比时, Sempron则是与竞争对手Celeron对比。
AMD Athlon 64

· 推出日期: 2004年
· 核心频率: 1.0GHz to 3.2GHz
    如果你是AMD的忠实拥护者,这是你不能忽略的章节。AMD高调发布了第一款面向大众用户的Athlon 64系列处理器,这是第一款64为的处理器。此时,Intel还在忙于研究如何提升NetBurst架构的P4处理器的频率。正是凭借该处理器有效的运算架构和内置的内存控制器,使得AMD再次坐上了性能之王的宝座。

    早期的Athlon 64基于Socket 754接口,不支持双通道内存。后来升级为Socket 940后才能支持双通道内存,但需要配备buffered内存,搭配服务器主板才可以。不过当Socket 939 Athlon 64到了后,为我们带来了双通道内存支持、 PCI-E支持,才将性能王者显得更为平民化。

● 小知识:
    Athlon 64总共有5种插槽,分别为754,939,940,AM2和Socket F ( 1207针)。

Intel Pentium D

· 推出日期: 2005年底
· 核心频率: 2.66GHz - 3.73GHz

    Pentium D是NetBurst架构的最后一款产品,Pentium D是由两个独立的CPU核心组成。虽然在产品设计上不如AMD的原生双核心设计,性能也差距明显,但是Pentium D依然具有不错的多任务处理性能。出色的超频性能以及低廉的价格,让Intel又从AMD手中抢回了市场份额。

● 小知识:
    Pentium D 965是奔腾D中的至尊产品,曾经是Intel核心频率最高的CPU,核心频率为3.73GHz在超频状态下可以到达4.26GHz。
AMD Athlon 64 X2

· 推出日期: 2006年初
· 核心频率: 1.0GHz - 3.2GHz

    为了保持桌面市场的统治地位,AMD推出了Athlon 64 X2系列处理器。Athlon 64 X2处理器拥有2个CPU核心,共享内置的内存控制器。该处理器内部数据链路的性能要优于Intel的双核心设计。X2系列处理器加入了对SSE3指令的支持,但是重要的是该系列处理器仍然使用的是Socket 939接口。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主板都能够支持,但是可以通过升级BIOS后都能支持Athlon 64 X2处理器

● 小知识:
    Athlon 64 4000+是Athlon 64系列处理器中的最后一款单核心处理器,隶属于FX系列。
Intel Core 2

· 推出日期: 2006年
· 核心频率: 1.8GHz - 3.2GHz
    走出Netburst带来的阴影之后,Intel推出了Core 2微架构并且再一次震动了业界。这一次Intel不再只是注重频率的高低,而是更注重在处理器的执行效率。虽然新架构处理器频率不高,但是其性能却足以让Intel重新夺回处理器性能之王的称号。

    第一款Core 2 Duo处理器拥有1.67亿个晶体管,基于的是65nm工艺,拥有2M L2高速缓存,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虽然收藏亮相的Core 2 Duo核心频率只有 1.86GHz和2.13GHz(E6300 E6400), 但是性能却极具吸引力。之后有推出了改进过的Penryn核心,生产工艺又提升至45nm。四核心的Penryn,晶体管数量达到了8.2亿,核心频率也达到了3.2GHz。


Intel Pentium 双核
· 推出日期: 2007年
· 核心频率: 1.4GHz - 2.8GHz
    Pentium这个名称的从新使用,也许会让你觉得有些奇怪。这多少让人觉得困惑,但是Pentium双核处理器却是基于的Core架构,而不是早期的那个Pentium,也不是Pentium D的衍生产品。

    第一款Pentium双核处理器面向的是笔记本电脑市场,后来被移植到桌面上。其目的是为了填补Celeron和 Core 2处理器之间的市场空白。

● 小知识:
    Core 2包含了两个原生处理器核心,其中还包含了奔腾4的技术。

AMD Phenom

· 推出日期: 2007年
· 核心频率: 1.8GHz- 2.6GHz
    当性能之王的宝座被Core 2架构夺走之后,AMD希望通过Barcelona重新赢回来,这就是Phenom处理器。但是推出Phenom后,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Phenom频率也不高,超频性能也一般。

    其实Phenom微架构并不算差,该处理器可以支持多种SIMD指令,包括有MMX,Enhanced 3DNow!,SSE,SSE2,SSE3以及 SSE4a,处理器核心拥有4个,性能也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其性能还无法对抗Intel的旗舰产品,不过倒是让Intel开始打起了价格战。

● 小知识:
    AMD的四核Phenoms了第一个真正的四核芯片,后来英特尔的Core ?处理器也实现了真四核。
Intel Core i7

· 推出日期: 2008年
· 核心频率: 2.66GHz - 3.2GHz
    i7的推出给AMD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当AMD还在奋起直追Intel上一代架构Core 2的时候,Intel的i7已经上市。

    作为Intel的领军产品在Core i7上,Intel使用了QuickPath互连技术,这项技术与AMD的 HyperTransport十分相似。通过QuickPath互连技术可以让CPU能够更快速得与系统其他部分进行互连。不过这也意味着超频爱好者们需要重新学习超频技术了。
    目前市面上只有三款Core i7处理器,分别为Core i7-920,Core i7-940和Core i7-965,三款处理器全部基于45nm生产工艺,拥有7.31亿晶体管,配备了8M L2缓存。

● 小知识:
    Core i7的核心面积为263平方毫米,而Core 2只有143平方毫米。
AMD Phenom II

· 推出日期: 2008年
· 核心频率: 2.5GHz - 3.2Ghz
    很多人认为Phenom II就是原来的Phenom。配备了更大容量的三级缓存,还支持DDR3内存,并大幅提高工作频率,性能自然也获得了很大提升。另外,其功耗也有明显下降,超频能力也显得相当不错,应该说比前一代产品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该处理器的推出让AMD大大拉近了与Intel的距离,但是其综合实力仍旧赶不上Core i7。

    虽然在性能上无法与Intel对抗,但AMD在价格却有很大的优势。

● 小知识:
三核700系列Phenom II处理器只是将四核心处理器中的一个核心给屏蔽起来,因此才出现了“改造破解四核”的事情。
Intel Atom

· 推出日期: 2008年
· 核心频率: 800MHz - 2GHz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今天并没有提到移动版的x86处理器,但是Atom处理器是不能错过的。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PC销量都受到了影响,但是上网本市场却是呈爆炸式的成长,其中大部分上网本都是基于的Atom处理器

    在硬件方面,这款低功耗处理器晶体管数量4700万个,配备有512K L2缓存,最高核心频率为1.8GHz。虽然也有双核心版产品,但是面向的是桌面产品而不是移动PC。
● 小知识:

    2008年Atom处理器上网本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500万台,预计在2009年还会继续增长。
● VIA Nano

· 推出日期: 2008年
· 核心频率: 1GHz - 1.8GHz
    Intel的Atom处理器在低端电脑市场已经占领了半壁江山,VIA及时推出了Nano系列处理器。虽然在销量上可能还无法与其相比,但是在一些基准测试中Nano的性能表现不错,但功耗却比Atom高一点。

    Nano系列处理器频率在1GHz到1.8GHz之间不等,前端总线频率为533MHz 或 800MHz。Nano拥有1M L2缓存,支持 MMX, SSE, SSE2, SSE3和 SSSE3指令。

● 小知识:
    Atom是专门为低功耗应用和笔记本电脑设计的,而Nano却是为超便携PC和绿色台式机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798

帖子

1万

积分

云游仙境

Rank: 12Rank: 12Rank: 12

贡献度
2425
金元
30020
积分
12722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8-7-22
舒服的沙发
发表于 2009-5-3 09:43 | 只看该作者
早上早起[em15]

慢慢看[e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虐猫使者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2512
金元
739
积分
1012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11-28

3DMer游戏天王~

硬硬的板凳
发表于 2009-5-3 09: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错,顶了慢慢看,以前用电脑也只知道玩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58

帖子

7220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1510
金元
11796
积分
72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3-11
冰凉的地板
发表于 2009-5-3 11:06 | 只看该作者
很长很强大………
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06

帖子

1525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213
金元
6727
积分
152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9-18
5#
发表于 2009-5-3 12:1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挺详细,看了我好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216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2723
金元
32118
积分
14104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2-24
6#
发表于 2009-5-3 17:03 | 只看该作者
晚上睡不着转这种帖子,看样子要抱着机箱才睡得着了[em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9208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测试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3809
金元
26959
积分
17952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1-20
QQ
7#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清水长流 的帖子

真知灼见!
202020202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骨灰玩家

Rank: 10Rank: 10Rank: 10

贡献度
4440
金元
92489
积分
27009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14

旧版萌之委员会''永久''骨灰玩家~

8#
发表于 2009-5-4 11:03 | 只看该作者
C3还在服役的人飘过。[em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680

帖子

686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74
金元
3901
积分
68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4-20
9#
发表于 2009-5-4 21:56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em04] [em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388

帖子

1869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268
金元
7968
积分
1869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3-28
10#
发表于 2009-5-4 21:59 | 只看该作者
X86早已经去了,X64还很远~!~!为什么64位系统还不普及啊!难道要我的第二个64位CPU也在32位下过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3DMGAME ( 京ICP备1400695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

GMT+8, 2025-2-24 04:02 , Processed in 0.141937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