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GAME 3DM首页 新闻中心 前瞻 | 评测 游戏库 热门 | 最新 攻略中心 攻略 | 秘籍 下载中心 游戏 | 汉化 购买正版 论坛

注册 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8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不是冤家不聚头,GeForce GTX275完全评测

[复制链接]

32

主题

3457

帖子

8349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1316
金元
30849
积分
8349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09-4-3 1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GeForce GTX275基本规格


GeForce GTX275的GPU核心



  和Radeon HD 4890仅仅是HD 4870高频版不同,GeForce GTX275是一个全新规格的产品,它拥用和GTX285一样多的流处理器(240个),但在显存位宽却又和GTX260一样,只有448bit,显存容量为896MB GDDR3,频率也比较接近GTX285,单纯从规格上分析就可得知GTX275在性能上介乎于GTX260与GTX285之间,从它的命名来看,也是符合这一定位的。


GeForce GTX275规格一览



  GeForce GTX275作为G200核心的新产品,其核心代号为G200-105,55nm工艺制造,和其它G200核心一样,拥有1.4亿个晶体管,240个SP,448bit的显存位宽,核心频率为633MHz,Shader频率为1404MHz,显存频率为1134MHz。
  官方公布的整卡最大功耗为219W,因此需要双6-pin PEG外接电源输入。由于流处理器数量和频率上较GTX260均有提升,功耗上也比GTX260的182W上升了37W。


GeForce GTX275公版采用P897 PCB设计方案



  公版的GeForce GTX275将继续延用P897 PCB设计方案,P897 PCB最初应用于GTX260上,制作成本比以前低了很多,有利于市场竞争。因此GTX275继续采用了这一设计方案,毕竟在显存位宽上与GTX260一样,基本上不需要改动什么就可以直接使用原来的PCB了。
  不过NVIDIA已允许厂商们自行设计GTX275了,因此在市面上将会看到更多的非公版GeForce GTX275显卡。
◆ GeForce GTX275公版剖析


ZOTAC GTX275是采用的公版P897 PCB设计方案
  虽然P897 PCB在GTX260上已在采用,GTX275继续延用这一PCB方案,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再讲一下。



标准的P897 PCB正面(Inno3D GTX275)
  随着55nm工艺的进步以及设计技术的更加成熟,在今年二月NVIDIA开始提供给合作厂商的P897 PCB的设计方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GPU的供电管理芯片更换为ADP4100,厂商可以自行选择采用4或6相设计,显存供电部分则由以前的2相改为1相,并移到了显卡的左端,MOSFET均采用成本更低的DPAK封装替代原来的LFPAK封装;另外一个明显的改变是PCB层数由10层再度精简到8层,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厂商还可能更换DVI接口、晶振以及各类电气元件,甚至可以把BIOS Rom容量从1MB改用512K的类型,总体上相比上一版P654 PCB设计方案可以节省10-15美元的成本。





PWM芯片之变
  在P897 PCB方案中,PWM芯片换成了安森美(ON Semiconductor)的ADP4100,可以管理6相以下供电,ADP4100没有内置驱动IC,因此通常在显卡背面可以看到一些体积很小的驱动芯片,它的作用把PWM发出的信号放大,以驱动MOSFET工作。

  在最早的P651公版上,采用的是成本昂贵的Volterra公司的VT1165MF数字式PWM芯片,而P654公版则开始采用模拟PWM芯片,由Richtek公司出品的RT8841,该芯片可管理4相供电,RT8841内置有驱动IC。从价格上来说,ADP4100比RT8841要便宜些,当然它们和Volterra的数字PWM芯片相比就小巫见大巫。



Mosfet之变
  Mosfet元件用料上的变化也在成本控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P651上CSP封装的VT一体化电源芯片到P654上LFPAK封装的Mosfet,再到P897上最普通的DPAK封装的Mosfet,采购成本一次比一次低,当然电气性能也在递减。DPAK类Mosfet由于引脚和内部引线的电感,设计频率始终无法达到很高,一般在200KHz左右,而LFPAK采用内部夹层构造,不再使用任何引线,从而在工作频率可以达到很高,最高能达到2MHz。



晶振之变
  晶振(Crystal)的作用是向显卡的各部分提供基准频率,在P897设计中,有些厂家产品的晶振已采用了两根引脚的无源晶振,也有采用四根引脚的有源晶振,无源晶振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缺点是灵活性较差,价格相对较高,两者的采购价大概相差1元人民币左右。特别在这里介绍主要是因为无源晶振个头比较高,可能会影响到散热器的安装,象超频三黑海散热器就与P897版的PCB有这样的冲突问题

  类似的用料变化还有不少,比如电感、电容上的变化,当然我们并非在此批判P897 PCB方案的“缩水”,只是想让读者对其中的一些细节有所了解。对于NVIDIA来说,在满足产品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产品本身的制造成本,有助于提升其于市场的竞争力,将这一部分成本转化为实惠返还给消费者,像GTX260从刚发售时的2799元一直降到现在的1299元,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也是功不可没。



GTX275公版散热器
  在散热器上,同样是与P897 PCB配套的公版散热器,由Coolermaster出品的一体化散热器,能同时对核心、显存、供电进行散热,一体式的散热器拥有5根铜质热管并采用80mm的温控涡轮风扇,热管与鳍片间采用焊接方式。



有5根热管


额定电流为0.48A


◆ Galaxy GTX275欣赏
  影驰GTX275是一款非公版产品,GPU采用了数字供电方案,核心/显存/Shader频率分别为648/1200/1476MHz,比公版频率要高,参考售价为1999元。


影驰GTX275采用了AC Xtreme GTX三风扇散热器





标准的输出接口





显卡背面,可以看到影驰显卡特用的双BIOS设计





显卡正面





供电部分,4+2相



  影驰的这块GTX275在GPU供电上下足了本钱,采用了Volterra数字供电方案,PWM芯片为VT1165MF,电源芯片为CSP封装的VT1195SF,电感为CPL-4-50并联三相电感,成本上要比普通模拟供电方案高出几倍,能为GPU提供更纯 净更稳定的电流,电源部分的推动能力和瞬间响应能力都要大幅提升,有利于它在超频上的表现。在显存部分还是使用了传统的两相模拟供电。




Hynix的N3C的显存颗粒



  所用的GDDR3显存芯片型号为海力士(Hynix)的H5RS5223CFR N3C,其规格为16M*32bit,单颗容量为64MB,共14颗,这样一共有64*14=896MB的显存容量。在Hynix的官方资料中,此型号显存的标称电压为2.05V,其标准频率为1300MHz,而影驰GTX275显存频率为1200MHz,因此还预留了少量的超频空间,考虑到它2.05V的电压,可能会达到更高,影驰甚至提供到超频到1500MHz的截图。



◆ Inno3D GTX275 iChill冰龙欣赏
  Inno3D GTX275 iChill冰龙版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公版设计的产品,也是标准的P897 PCB,不过在频率上较公版要高出不少,并用采用了更强劲的散热器,核心/显存/Shader频率分别为670/1175/1474MHz,市场参考价1899元。


iChill冰龙版GTX275也采用了AC Xtreme GTX三风扇散热器


标准的输出接口,不过在接口上作了表现镀金处理


标准的P897 PCB背面


标准的P897 PCB正面


完整的六相GPU供电

  Inno3D GTX275 iChill冰龙版采用的是P897 PCB的供电方案,GPU为六相供电,在显卡的右侧,显存为1相供电,在显卡的左侧。在同样P897 PCB的GTX260产品中,Inno3D的产品GPU供电为四相,这次在GTX275中补全了六相供电。



Hynix的N2C的显存颗粒

  Inno3D这块显卡所用的GDDR3显存芯片型号为海力士(Hynix)的H5RS5223CFR N2C,其规格也是16M*32bit,14颗一共有64*14=896MB的显存容量。在Hynix的官方资料中,此型号显存的标称电压为2.05V,其标准频率为1200MHz,而 这块显卡显存频率为1175MHz,因此还预留了少量的超频空间。


◆ 测试平台及相关备注


  对比的所有显卡均为原厂公版,本次测试分辨率一概使用1920X1200,只有3DMark Vantage特例进行了1280X1024分辨率的Performance模式测试,并特意屏蔽GeForce显卡的PPU物理加速。

  在测试项目的选择上,本次测试主要围绕多个受欢迎的游戏进行,新加入的GTA4在应用新补丁后,可以选择关闭垂直同步刷新,并有更多的画质设置选项。Left 4 Dead更新至3777版本,并因此需要更新timedemo的回放录像,而World in Conflict更新为资料片World in Conflict: Soviet Assault,上述更新也许会导致成绩发生变化。如无特别注明,所有测试项目均升级至最新版本。

  Radeon HD4890必须使用专门的驱动才可正常工作,封装时间为3月3日,而对比所用的HD4870使用的催化剂9.3驱动封装日期为2月25日,而NVIDIA GeForce显卡则统一使用ForceWare 184.46 beta驱动,通过修改INF文件以支持GTX275。

  实际上NVIDIA已在昨天提供了最新的185.65 beta驱动,声称在AA性能等方面有所增强,由于我们的数据测试已完成,关于新驱动下的完整性能对比将会在适当时候重新进行。经过我们简单的测试,185.65驱动下性能会比184.46驱动有约2%的性能提升,并不会影响我们测试的结论。

  在ForceWarw 185.xx以后版本的控制面板中,NVIDIA开始增加了Ambient Occlusion(环境光遮蔽)的选项,我们将有专门介绍。

◆ GTX275温度测试
  测试方法:运行FurMark 1.50的稳定性测试,记录最高GPU温度。



待机GPU温度为44℃





满载时GPU温度高达90℃


  在FurMark折磨下,GPU温度最高可以达到90℃,这也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在测试55nm GTX260时,性能相近的散热器作用下GPU温度达到了80℃,如今GTX275在频率和核心处理器数量上均有提升,而散热器性能并没什么实质上的改进,GPU温度达到这么高似乎也是正常的。另外,在满载下散热器风扇转速也只有1900RPM,如果手动设定在2500RPM以上的话,散热能力会加强很多,噪音也可接受。
  在待机下,GPU温度下降到44℃,这和P654 PCB公版GTX260一样,这是因为G200的电源管理的作用,待机下GPU和显存频率分别降至300MHz和100MHz,无论是GTX275还是GTX260都是一样,另一方面也印证了两者散热器性能上的接近。
  如此高的温度,让我们对GTX275在功耗上的表现也没有多少信心。

◆ GTX275功耗测试
  在过去显卡的功耗测试章节,我们多数选择Furmark的数据参考,但在本次测试的环境之下,我们发现Furmark测试时获得的读数与多数游戏呈现的结果有极大的差别。最后,我们决定以游戏“World in Conflict”作为负载工具,连续进行5次测试并记录出现次数较多的峰值数值,而待机测试则是以进入Windows Vista桌面后15分钟后记录的。   请注意以下功耗数据为整机平台,测试仪器为海韵Power Angle,数值越低越好。


  GTX275在功耗上的表现正如其规格标注一样,其219W的最大显卡功耗并不令人称道,实际测试中它在满载下的功耗与GTX285接近,并且比Radeon HD 4890要高出20多W。
  我们并不知道GTX275的核心电压被设定在多少,猜想应该比GTX260的1.12V要高,功耗的增加主要源于频率的提高,而且延用GTX260的散热器造成显卡温度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GTX275超频测试
  由于散热器的原因导致GTX275温度相当高,那么它还有多少超频空间呢?超频中以3DMark Vantage作稳定性验证。


GTX275核心频率可以稳定在710MHz



  在这样的散热器下,GTX275的超频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好些,最终核心频率可以稳定运行在710MHz左右,提升了87MHz,相信如果采用更优秀的散热器,这个频率还会再高一些。显存方面,在一体化散热器的作用下,也可以从1134MHz提升到1300MHz,测试的这块显卡使用的显存是Hynix N2C颗粒,理论频率为1200MHz,因此说显存频率提升幅度相当可观,这可能得益于N2C颗粒2.05V的“高压”。
  在710/1574/1300MHz这样的频率下,3DMark Vantage成绩达到了X6199,在公版频率下得分为X5487,性能上大约提升了13%。
  保守的散热器制约了GTX275的超频能力,相信随着日后各非公版产品的出现,GTX275的超频能力在AC Xtreme这样的散热器下会得到解放。

◆ 3DMark Vantage V1.0.1


3DMark Vantage Version: V1.0.1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futuremark.com/products/3dmarkvantage/
API: DirectX 10



◆ Crysis Warhead


Crysis Warhead Version: 1.1.1.710 (64bit)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crytek.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ea.com/crysis/
Benchmark tools: FBWH benchmarking tools 0.32 | Ambush
API: DirectX10




◆ left 4 Dead


Left 4 Dead Version: 3777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valvesoftware.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l4d.com/home.php
Benchmark tools: Timedemo
API: DirectX 9



Radeon HD4890显卡在Left 4 Dead中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在8XAA时更超越GeForce GTX275,领选约10%。


◆ Call of Duty 4


Call of Duty 4 Multi-Player Version: V1.7.568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infinityward.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callofduty.com/
Benchmark tools: timedemo
API: DirectX 9





◆ World In Conflict: Soviet Assault


World In Conflict Version: V1.0.1.0b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massive.se/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worldinconflict.com/
API: DirectX 10




◆ Grand theft auto IV


Grand theft auto IV Version: 1.0.3.0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rockstargames.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www.rockstargames.com/IV/
Benchmark tools:
API: DirectX 9





◆ Fallout 3


Fallout3 Version: 1.4.0.5
Developer Homepage:
http://www.bethsoft.com/
Product Homepage: http://fallout.bethsoft.com/
Benchmark tools: Fraps
API: DirectX 9





◆ GTX275 vs Radeon HD 4890
  同日生的GeForce GTX275与Radeon HD 4890有着相同的价格,在还没出生就注定了它们是天生的对手。


  除了在Left 4 Dead的高画质下GTX275要输给Radeon HD 4890外,Fallout 3双方持平,其它项目中均取胜,平均GTX275要比Radeon HD 4890在性能上领先约5.8%。


◆ GTX275 vs GTX260
  GTX275比GTX260有更多的SP,频率上也高出少少,因此性能上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意料中的,GTX275全面取胜,比GTX260有13%的性能提升,是非常明显的。  


◆ GTX275 vs GTX280
  GTX275有着和GTX280相同的SP,但在频率上比之略高,不过在显存位宽上要逊色,在显存带宽也要低11%左右(127GB/s vs 141.7GB/s)。


  测试结果显示,双方性能基本相当,理论上在高画质下GTX280凭借显存带宽的优势表现稍好,不过总体来说GTX275与GTX280的性能在同一水平线上。
◆ GTX275 vs GTX285
  GTX285还是目前NVIDIA阵营中的最强单卡,它在频率与显存带宽上均比GTX275要高,那么GTX275比起当今的单核显卡王者有多大差距?


  GTX275在所有测试中均输给GTX285,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所有测试项目中GTX275比起GTX285落后大约7.4%。


◆ Ambient Occlusion测试


  从Forceware 185.xx驱动开始,在NVIDIA控制面板中增加了新的选项,即Ambient Occlusion(AO,环境光遮蔽)。
  标准的光照模型是以场景中的灯光为基础来计算表面颜色的,只有光线轨迹上的物体才会产生阴影,否则不影响其他物体的光线。AO可通过计算出被环境光线遮挡的物体暗度来提亮光线。举个例子,在墙壁与天花板的连接处,虽然没有产生明显的阴影,但是角落处仍然显得较暗。AO技术可模拟这一现象以及类似这种物体阻挡环境光线的情况。



Half Life2中AO效果对比


  那么要问AO到底能带来哪些效果呢?AO可以解决或改善漏光、飘和阴影不实等问题,解决或改善场景中缝隙、褶皱与墙角、角线以及细小物体等的表现不清晰问题,综合改善细节尤其是暗部阴影,增强空间的层次感、真实感,同时加强和改善画面明暗对比,增强画面的艺术性。



WIC中AO效果对比


  类似的技术最早见于Crysis的SSAO(Screen-Space Ambient Occlusion),SSAO实际上是一个对于AO的逼近函数,并且以此为据进行实时渲染,从原理上讲SSAO与AO是有很明显不同的,关于这一点,我们计划将专文探讨。
  AO现在可以通过NVIDIA控制面板来实现的,它能计算出各个游戏中所需的不同渲染效果,以启用环境遮挡技术。由于AO技术近似于全景照明,因此这项运算会牺牲一定的性能。根据应用和分辨率的不同,性能可能下降20%-40%左右。


  我们在Left 4 Dead中对AO进行了简单测试,结果显示打开AO后性能下降非常明显,下降幅度达到了40%,不过这是在高画质下的测试结果,如果画质稍低些的话可能会有所改观。
  以下22款游戏均可支持环境光遮蔽技术。加粗的游戏当中AO效果更为明显,大部分游戏中室内场景的表现更突出,在魔兽世界和冲突世界等户外游戏中,AO效果主要体现在草木等植物上。
  □ Assassin's Creed
  □ BioShock
  □ Call of Duty 4
  □ Call of Duty 5
  □ Call Of Juarez
  □ Company Of Heroes
  □ Counter-Strike Source
  □ Dead Space
  □ Devil May Cry 4
  □ F.E.A.R. 2
  □ Fallout 3
  □ Farcry 2
  □ Half Life 2 series
  □ Left 4 Dead
  □ Lost Planet: Colonies
  □ 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 Mirror's Edge
  □ Portal
  □ Team Fortress 2
  □ Unreal Tournament 3
  □ World In Conflict
  □ World of Warcraft



◆ GTX275:GTX280的性能,GTX260的价格


  当NVIDIA在大半月前主动发动GeForce GTX260降价策略时,就等于将1500~2000元的市场空档拱手相让,HD4890恰恰想插手这个市场位置,如今将不得不面临GTX275的搅局。事实是,GeForce GTX275显卡的诞生完全是因为AMD决定推出Radeon HD4890,不论售价还是性能指标,甚至连发布计划都是针对后者制定的。


  拥有240个流处理器,显存位宽为448bit的GeForce GTX275也被理解为"半张GTX295”,它的性能介乎于GTX260与GTX285之间,售价和它们也恰好500元/500元的间距错开。GTX275的整体性能领先GTX260约13%,落后GTX285约7%,完美的衔接了两者之间的空隙。和前代单核旗舰GTX280相比,GTX275也毫不逊色,而且在制造成本更具优势,这对NVIDIA、厂商还有消费者都是利好的消息。

  另一方面,在面对售价接近的对手Radeon HD4890,GTX275也有近6%的性能优势,作为回应,前者有意在发布的今天就将建议售价从原先的1799元降至1699元,但我们相信这不会为GTX275带来什么压力。

  除了性能上的优势外,GeForce系列显卡具备的强大CUDA能力是GTX275在这场博弈中获胜的另一杀手锏。购买GeForce显卡就可以支持PhysX物理加速技术和3D Vison解决方案,以及应用日益广泛的CUDA加速软件,这些应用会引导众多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倾向于GeForce显卡。

  与GeForce GTX275一同发布的还有全新的GeForce Power Pack免费大礼包,包含有为GeForce用户提供的大量PhysX以及CUDA应用的新内容:《Sacred 2: Fallen Angel》的PhysX补丁、全新的《Star Tales(一舞成名)》演示与基准测试以及PhysX屏保源代码,还包括MotionDSP vReveal和[email=SETI@home]SETI@home[/email]两款全新的CUDA加速应用程序。

  当然,GeForce GTX275并非万事无忧,它在温度及功耗的表现上难以令人满意,或许可以归咎于使用了比较保守的散热器,不过在今后的市面上,更多的是各品牌自行生产的版本,品牌商只需要在现有GTX260生产线上换上GTX275的GPU即可。目前已经得知影驰和Inno3D等品牌将推出搭配强悍的AC Xtreme三风扇散热器的GTX275。

----超能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378

帖子

1472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139
金元
9158
积分
147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6-8
舒服的沙发
发表于 2009-4-3 16:35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的评测。。感谢分享[em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83

帖子

6635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1045
金元
24553
积分
663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18
硬硬的板凳
发表于 2009-4-3 16:58 | 只看该作者
[em15] 很长的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79

帖子

715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76
金元
4114
积分
715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7-16
冰凉的地板
发表于 2009-4-3 17:28 | 只看该作者
[em60] 价钱还是很吓人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5216

帖子

1万

积分

资深玩家

Rank: 9Rank: 9Rank: 9

贡献度
2723
金元
32118
积分
14104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2-24
5#
发表于 2009-4-3 18:09 | 只看该作者
三风扇[em60]
看面相不错,等降到1500的价位就很合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2649

帖子

3455

积分

游戏达人

Rank: 7Rank: 7Rank: 7

贡献度
446
金元
16608
积分
3455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10-22
6#
发表于 2009-4-3 18:18 | 只看该作者
想在硬件上跟上潮流是不可能的,我终于明白了,才半年,4850已经不知测评范围内了[em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003

帖子

1118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141
金元
5536
积分
111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10
7#
发表于 2009-4-3 1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385086178 于 2009-4-3 18:45:00 发表
开了AA比不上A卡...不开赢4890......但是买这个级别的卡玩游戏的有谁不开AA呢?
楼上认真看评测没?
上面哪个游戏没开AA?
说话是要负责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494

帖子

3180

积分

游戏达人

Rank: 7Rank: 7Rank: 7

贡献度
462
金元
13917
积分
318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0-14
8#
发表于 2009-4-4 01:02 | 只看该作者
可怜啊,4850还没没用上就已经不行了,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871

帖子

2812

积分

游戏达人

Rank: 7Rank: 7Rank: 7

贡献度
433
金元
11401
积分
281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1-22
9#
发表于 2009-4-4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aero3d 的帖子

同感,看来目前比较适合的是4870和2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18

帖子

259

积分

高级玩家

Rank: 4

贡献度
7
金元
2306
积分
259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4-4
10#
发表于 2009-4-4 10:55 | 只看该作者
无视4850,一直无视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3DMGAME ( 京ICP备1400695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

GMT+8, 2025-2-24 07:29 , Processed in 0.111805 second(s), 1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