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shxpro 于 2024-5-17 10:06 编辑
翻出2002~2003买的CD(机压塑料盘),30%的碟已经出现部分读取失败的情况了,少数还能用nero之类的直接刻录后读取,但还有一些是直接无法读取,复刻都会失败,那基本上就是无解了。之前以为就刻录碟容易挂,现在连普通CD都挂了,保存数据还是要多备份。 普通品牌CD-R,2004年刻录,约300张,到2008年少部分失败。 台产威宝霸王龙DVD+R,2006~2011刻录,大于500张,到2020年,部分失效。 基本上可以理解就是,普通塑料CD<20年,普通CD-R<5年,普通DVD<10年。 其实还是要321备份,3份副本,2种介质,1份异地。
09年下半年才会网购买碟,之前的都是实体店无记录
256P CD包*3+128*1+40*3+布丁桶50*22018就出现了复刻备份,2022连我核心数据的盘都坏了一张,而且都是台产威宝霸王龙,这盘品质不说极品,至少也是中上品质了,我前面说的300/500张对应的不是刻录,而是之后的读取,刻录远超这个数;至于通产威宝、怡敏信SOHOT、啄木鸟、KCK之类比较次品的,都懒得拿出来比较了,当然,在内容上,那些盘的内容大多数是会被1K/2K/4K/8K迭代掉,也就没必要拿出来了。另外要说清楚的是,我刻录那么多碟,实际备份的寥寥无几,当年买刻录碟的目的是扩展空间,说白了就是当硬盘用的,当硬盘的单G价格低于刻录碟的时候,它们的任务就已经结束了。所以我2013之后就很少刻碟了。2013年3T机械硬盘789R,789/3T=0.263/G=1.15/碟,我京东的碟是1.18/碟,淘宝是1.57/碟(那时期是淘宝比京东贵,现在看真是奇葩)
以个体论全部是没必要的,因为你没可能知道最重要的数据存在哪张盘上。 至于3张DVD-RW和3张DVD-RAM,全部通过,但这个我认为没有意义,10张以内的测试,有损还能说一下,无损,那真的无意义。吸烟有人活到99,能说吸烟无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