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棋的历史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
清朝初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发展一个高峰期。大批著名棋手涌现,留下大量名局棋谱,如黄龙士与徐星友的“血泪篇”,施襄夏与范西屏的“当湖十局”。 同时,围棋理论的研究亦达到一个高峰,代表作有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谱》和施襄夏的《弈理指归》等。但随后,中国围棋渐渐衰微,围棋发展的中心也转移到日本。
围棋在公元7世纪传入日本,很快就流行于宫廷和贵族之中。战国末期,丰臣秀吉设立“棋所”,德川幕府时代,出现了在天皇或将军面前对弈的“御城棋”,日本围棋逐渐兴盛,出现了本因坊,安井,井上,林等围棋世家。其中坊门尤其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道策、 丈和、 秀和、秀策、秀甫、秀荣等杰出棋士。日本围棋由于废除了中国古代围棋的座子制(古代中国围棋是放四个座子,就是两黑两白放在对角星的位置上,双方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布局),布局理论得以极大发展。
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了新闻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了全国性的日本棋院。昭和时代,吴清源和木谷实共同宣起了“新布局”的潮流,开始了现代围棋的时代。其后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辈出,如坂田荣男,藤泽秀行,高川格,及后来的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石田芳夫等。
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了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取得11连胜,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围棋的普及。
1988年4月16日国家体委发布《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围棋国家段位标准实施细则》和《围棋地方段位制》。
1988年,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了韩国围棋的热潮。此后,大量世界性新闻棋战出现。在这些棋战中,李昌镐从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棋界第一人。2004年后,李昌镐的状态有所下滑,李世乭、古力等新锐势力开始对其发起冲击,国际棋战呈现中韩对抗,日本落后的局面。
二、围棋的棋具
棋子:围棋子分为黑白两色,黑子181个,白子180个。棋子呈圆形。中国一般使用一面平、一面凸的棋子,日本则常用两面凸的棋子。中国云南所产的“云子”为历来的弈者所青睐,迄今已有五百馀年的历史。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贝壳、玛瑙等。
棋盘:围棋盘由19条横线19条竖线组成,棋子要下在线的交叉点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下让子棋时所让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角”、“边”以及“中腹”。而现今的棋盘则有19×19、13×13、9×9,较为普遍,另外还有一些是较罕见的15×15、17×17。
棋钟:正式的比赛中可以使用棋钟对选手的时间进行限制。非正式的对局中一般不使用棋钟。
三、围棋的规则
古代围棋并无完整明文的规则,但围棋流传多地,各有变化,演变出不同的规则。目前,比较流行的规则有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不论如何,其实围棋的规则大致相同。
下棋时,对弈双方各执一种颜色的棋子,黑先白后(中国古代是白棋先下),轮流将一枚棋子放置于交叉点上。与棋子直线相连的空白交叉点叫做气。当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据后该棋子就要被从棋盘上提掉。因此气是棋子生存的唯一凭据。如果棋子的相邻(仅上下左右)直线交叉点上有了同色的棋子,则这两个棋子被叫做相连的。任意多个棋子可以以此方式联成一体,连成一体的棋子的气的数目是所有组成这块棋的单个棋子气数之和。如果这些气都被异色棋子占领,这块棋子就要被一起提掉。
下子时,除非能令对方某些子失去所有的气,否则不得下子令自己某些子失去所有气,这亦被称为“禁止自杀规则”。应氏规则允许块子自杀而不允许颗子自杀。
日本规则中,棋子所围成的空白交叉点被叫做目,最终以目多的一方为胜方,所以日本的围棋规则被称为比目法。中国唐代也是使用比目法,但是严格要求平衡双方所下手数,日本规则继承了唐代的规则,但不再要求等子比目。棋子本身所占的交叉点和占据的实空统称地,中国在明朝以后,以地多为胜,后来取消还棋头,基本形成中国现行围棋规则,被称为数子法。由于日本规则不再要求等子比目,在有虚手等情况下,同一盘棋,日本规则与中国现行规则所得结果常有不同。
中国规则、日韩规则和应氏规则这三种规则,在其他的贴子、收后、终局后的胜负计算方法等方面上,还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关于这些规则差异以及统一规则等问题,网上有以燕来为首的一些人对此颇有研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燕来《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等文章。
四、游戏中的梅泽由香里是何许人?
梅泽由香里(Yukari Gallery)昭和48年10月4日(西历197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东京都人,身高1.62米,O型血。现名吉原由香里(于2002年和前J联赛川崎队门将的吉原慎也结婚后随丈夫姓),隶属于日本棋院,是日本围棋五段女棋手。庆应义塾大学环境情报学部毕业,日本名誉王座加藤正夫的弟子,现为东邦大学客座教授。她曾积极推动围棋在日本的普及,由梅泽由香里参与编写的著名卡通连环画《棋魂》(Hikaru no Go)在日本青少年中大受欢迎。由香里也多次在电视节目中讲解比赛和作其他推广活动,堪称为代表日本围棋界的其中一人,为著名的美女棋手。
※梅泽由香里
五、PSP版的游戏特色:
PSP版《梅泽由香里的简单围棋》是专门针对围棋初学者所制作的,多种初学者的练习模式以及贴心的讲座都能让普通玩家快速的掌握围棋技巧,随着棋艺的不断提升,玩家还可以通过游戏来一场模拟段位比赛。另外,在本作的“棋力认定模式”中能够获得从10级到初段的证书。游戏号称是由财团法人日本棋院机构监修和棋力认定,只要玩家在“棋力认定模式”中通过10级到初段的考验,并完成了棋力认定问题挑战的条件,就可向“日本棋院”正式申请围棋初段的证书。获得初段以上称号的玩家还可以取得拥有能够指导新人的“普及指导员”的资格。同时,本作还搭载了丰富的游戏模式,比如:可以将玩家自己的棋谱与专业棋谱保存、再生、编辑的“棋谱编辑机能”;介绍使用九格的棋盘、基本规则到布局战术等的“围棋入门讲座”模式;收录超过1300个基本问题,从易到难一步一步的“挑战梅泽老师”模式;可以选择9格、13格和19格三种棋盘进行对局,还有提示等很多帮助的“对局”模式。而随着盘面的情况进行相应讲解的“围棋解说”模式也收录其中。
在PSP版中,游戏将会充分利用硬件机能,把原来的机算机的思考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让玩家更能享受到紧张的围棋对决乐趣。游戏目前预定2008年10月9日发售,售价为5,040日元(含税),喜欢棋类游戏的玩家不可错过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