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双截龙 Advance》 在《双截龙》的世界中,还没有听到 PUNK 音乐前就过早的接触到了什么叫 Mohawk,领教了胃部被拳头猛揍时的痛楚,知道了木乃伊都住在金字塔的墓穴里,更明白了没有掌握双截拳的奥义前千万别去 NYC 的穷街陋巷里闯荡。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留着 Mohawk 头型的女流氓 Linda 我刚追忆到因为耍帅使用忍者角色 —— 服部乱藏,一次又一次的被木乃伊摔死那块,下午3点多钟,日媒就公布了2017年1月30日,《双截龙4》将登陆 Steam 和 PS4 平台的喜讯,售价800日元,嘿,心诚则灵! 当然,还有游戏 PV。 短短1分45秒的游戏PV中,百分之70的时长篇幅回顾了红白机时代的《双截龙》三作,随后电视闪烁着雪花,信号中断,“The Legend Goes On…..” 字幕浮出。山根一央配乐的 “Double Dragon(Opening Theme)” 响起,《双截龙4》的标题恰到好处的粉墨登场,从游戏演示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角色造型沿用的是红白机版《双截龙2》的美术资源,也保持像素本色的增加了新的场景、险象环生的机关与新敌人类型,将敌人吹飞后可以派生多种连续技追击,本能的感觉即将发售的这款新作可能会是红白机版《双截龙2》美术风格与 GBA 版《双截龙 Advance》战斗系统的结合。 更令人振奋的是在视频结尾的 STAFF 名单中看到了,初代街机版《双截龙》的铁三角般稳固的开发阵容。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元祖开发阵容 Director:岸本良久 Character Designer:绪方孝治 Composer:山根一央 其实在今年就有诸多迹象在为本作问世而进行预热。 年初的2月26日,街机版《双截龙2》登陆 PSN 日服,岸本良久在接受 PlayStation Blog 采访时,透露了《双截龙》的新作正在开发中。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PS Blog 采访岸本良久 年末10月27日发售的 3DS 版《热血物语 SP》中也有个名为《双截龙2016》的对战模式。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热血物语 SP》中的 “双截龙2016” 模式 即便是国内厂商也是想方设法的延续这个系列的香火,上海钰悦网络由 Arc System Worker(原 Technos Japan 的《热血》系列和《双截龙》系列的版权已被 Arc System Worker 收购)授权,耗时一年,在手机平台推出《双截龙2:重制版》,抛开网上那些不负责任的 “毁原作” 言论不谈,勇气可嘉,只是担忧这碗炒制过的冷饭不知有多少动作清版游戏老饕能消化得了,手机平台的操作习惯是最让人惋惜的。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国内手游厂商经日本授权开发的《双截龙2:重制版》 从新作游戏标题命名上的数字 “IV” 来看,多少能感到是制作组想将那些追寻过罗塞塔之石(Rosetta Stone,双截龙3代街机版的副标题,在岸本良久的法文版传记中透露过这个命名取材自英国后朋克乐队 Rosetta Stone)的街头斗士们给召集回来,而没有再以别的标题来新启故事线,比如 SFC 上的 “Return”、GBA 上的 “Advance”、PS3/XBOX360/Steam 上的 “Neon”。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街机版《双截龙3:罗塞塔之石》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Rosetta Stone 乐队 在心中默默竖起等待游戏发售的倒计时 LED 牌子之余,我想起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其实就已经玩过《双截龙4》和《双截龙5》。 一款1988年的游戏在90年代被盗版商冠名为《双截龙4》: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目标:叛徒》的游戏截图 那款《双截龙4》,我当时真的当做正统续作玩过一阵子,然而,这并不是游戏的正统续作,仅仅是无良盗版商为了游戏销量的一次恶意命名。 1986年,岸本良久的《热血硬派 国夫君》的街机版登陆美国,为了适应大洋彼岸美国白种小牛犊们的审美,将游戏的标题改为《叛徒》(Renegade),美术资源也都统一替换成为类似1979年的电影《战士帮》(The Warriors)的风格,成功换皮伪装成了一部老外古惑仔基调的动作游戏,并将北美地区的发行任务委托给街机大厂—— Taito。随后,这两部分别对应日美的街机名作也都推出了在 FC/NES 上的各自移植版。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热血硬派 国夫君》与《叛徒》的街机版海报对比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战士帮》的海报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热血硬派 国夫君》与《叛徒》的街机版游戏对比 由于《热血硬派 国夫君》和《叛徒》无法满足两个玩家同时进行游戏的需求,Technos Japan 的社长 —— 泷邦夫将新作的开发任务继续钦点给了岸本良久,这一次岸本良久并没有乖乖的企划新的《热血硬派》,而是参照了电影《Mad Max》和其漫画界的东瀛子嗣《北斗神拳》的末世设定,融入了李小龙的东方武术思想,创作出了《双截龙》的整体框架,同时照顾了东西方玩家的审美,避免了像《热血硬派 国夫君》衍生出《叛徒》的额外开发成本的浪费,也满足了街机厅老板们的盈利目的,可以同一时间内两个玩家投币进行游戏。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痴迷李小龙的岸本良久的老年时代与学生时代 《双截龙》街机版获得的商业成功远远超过了双人同乐的游戏成就,移植到家用机也是顺利成章的事。就这样,三部曲登陆同时代几乎所有能够触及到的主流平台。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80年代末,利物浦的 Imagine Software 工作室(因为负债原因,后来被并入 Ocean Software)推出了款名为《目标:叛徒》(Target:Renegade)的动作清板游戏,登陆到 NES 以及 Commodore 64 那样的电脑平台。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目标:叛徒》的过场动画中的 Jack 游戏的主角叫做 Jack,玩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控制他去找当地的黑社会头目 Mr.Big 复仇,因为,他的兄弟 Matt 遭到了 Mr.Big 的残害(在电脑平台的剧情中,Matt 仅仅是遭到了绑架)。 感觉那会的动作游戏都有这么一个通病,就是都爱在包装盒或者海报上摆上那么一个赤裸上身,表情愤怒,使用飞踢的鲁汉。《目标:叛徒》也不例外,直接在游戏的平面设计上照搬了乔·刘易斯(Joe Lewis)的格斗专著《世界上最伟大的格斗家教你如何掌握李小龙的武学》(The World’s Greatest Fighter Teaches You How to Master Bruce Lee’s Fighting System)的封面。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世界上最伟大的格斗家教你如何掌握李小龙的武学》与 NES 版《目标:叛徒》的封面对比 此时距离李小龙去世已有15年,乔·刘易斯再怎么说也算是当时大环境下知名的格斗家,毕竟跟随李小龙学习过截拳道的理念,在空手道领域的地位与拳王阿里在拳击界的殊荣不相上下。所以,游戏封面上以他为原型也是合情合理。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乔·刘易斯与李小龙切磋技艺 尽管《目标:叛徒》和《叛徒》从称谓上很容易令人混淆,Technos Japan 还发布声明说《目标:叛徒》与《热血硬派 国夫君》和《叛徒》没有关系。但是实际游戏的内核其实更像是《双截龙》,除去拳打脚踢,主角的形象基本就是从 FC/NES 版本《双截龙》里走出来的。加上在华人地区《叛徒》也好,《热血硬派 国夫君》也好,人气远没有《双截龙》三部曲高。于是,1992年的我阴差阳错的玩到了被冠以《双截龙4》的 Heck 版《目标:叛徒》。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目标:叛徒》的游戏标题被 Heck 版改成了《双截龙4》,发行商 Taito 的 Logo 也被修改了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目标:叛徒》的主角美术资源和 FC/NES 版的《双截龙》里的 Billy 相似度极其之高 印象里当时玩过俩次,两次都是盘 “4合1”的阵容,第一次那盘卡有《上海教父》(就是山姆·雷米的电影—— 变形黑侠 —— 的游戏版)、《鸟人战队》、《圣斗士星矢 黄金传说完结篇》、《双截龙4》。第二次那盘卡有《圣斗士星矢 黄金传说》、《圣斗士星矢 黄金传说完结篇》、《飞龙之拳4》、《双截龙4》。游戏有个秘技是 Select键 和 Start键 同时按下可以恢复体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游戏打穿之后又循环回到第一关,也没有遇到 Mr.Big。还有一个 Boss 印象特深刻,就是有个女巨人,会穿高跟鞋踩踏主角,各种 Trample,看到《洛基恐怖秀》的时候,我多多少少会想起她。(请看上图) 动画剧集改编的《双截龙5:暗影堕落》也不被正统故事线所承认: 说到《双截龙5:暗影堕落》的话,尽管是官方授权作品,Technos Japan 却始终不将其归到旗下正统系列,美方的制作厂商也没有在血统上得到亲爹 “Give Me Five” 的击掌。(话说,《双截龙:霓虹》里还真有主角间的击掌合作)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双截龙:霓虹》中的击掌动作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双截龙5:暗影堕落》的游戏封套,日本地区的玩家还好没有玩到 由于1992年在 SFC/SNES 发售的《双截龙归来》/《超级双截龙》被玩家普遍暧昧的接受为是系列游戏的第4作,所以,基于《双截龙》动画剧集故事脉络而在1994年发售的对战格斗游戏,被命名为《双截龙5:暗影堕落》(Double Dragon V: The Shadow Falls)。 先说说《双截龙》动画剧集吧。动画由 DiC Entertainment、Bohbot Entertainment 以及 Tradewest(北美地区家用版《忍者蛙》和《双截龙》的发行商)联合制作,于1993年-1994年间,播放了俩季,第1季第1集的剧情还挺遵循 FC/NES 版本游戏的剧情,主角 Billy 感化误入歧途的哥哥 Jimmy,打败了游戏中的知名反派 Abobo 和 Willy,从第2集以后,故事就开始变为兄弟齐心协力大战 Shadow Master 的组织,利用宝剑的能力进行变身,同时还结识了其他有类似能力的龙战士, 随着剧情的推进,还有少年版本的二代目龙战士。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双龙兄弟大战 Shadow Master 的胶片 《小神龙俱乐部》曾经在国内重播过好几次,译名为《双龙会》,听着港味十足,很容易想起 “香港电影导演会” 为筹集经费购置会址而拍摄的那部武打喜剧。小学时候我家电视只能收到8个频道,体育课老听那些住在中央编译局家属楼的知识分子子弟给我讲昨晚有线电视台的《小神龙俱乐部》播放的游戏改编的动画如何精彩,有《N 队长》、《超级马里奥世界》、还有《双龙会》。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双龙会》剧照 直到1996年年初,我初一的寒假,家里才装了有线电视,放学后到开晚饭的时间段里,我就一边写作业一边恶补那些动画剧集。 按照当时的阅历,早已洞悉到了《双龙会》只是个挂着《双截龙》名义的变身斗士动画,却依乐此不疲的跟着看了许久。动画的编剧 Phil Harnage 执笔过《神偷卡门》、《超级马里奥世界》、《木乃伊战士》、《刺猬索尼克的冒险》这些在国内有着广泛收视基础的剧集。另一位编剧 Chuck Patton 则活跃在 DC 漫画的旗下效力,因此,《双龙会》彻头彻尾透着股西方超级英雄的主旋律也并不意外。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超级马里奥世界》动画剧集中出现的 Ohil Harnage 的职位 伴随着俯览神州电视生活的视野打开,我的电子游戏生涯也过渡发展到了 16-Bit 纪元,跟院里的弟弟们凑齐10块钱,就能去灵境胡同对面那条街口的游戏店包1个钟头的 MD 来玩,毕竟是多人同乐,选择格斗类游戏是首选,《龙珠Z 武勇烈传》、《超级街头霸王2》、《饿狼传说2》、《幽游白书 魔强统一战》、《真人快打3》基本都是首选,而根据《双龙会》改编的《双截龙5 暗影堕落》,则因为没有太多刺激的连续技演出和良好的群众口碑仅玩了一下,就弃了,毕竟少得可怜的选择的角色已经无法满足格斗屁孩儿们的喜新厌旧,开发组 Leland Interactive Media 也不可能像 SNK 或者 CAPCOM 那样在格斗游戏领域有所建树。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可选择角色的确很少 ![](https://att.3dmgame.com/outimg.jpg)
对战的时候我感觉我手里控制的只是个 “Playmates” 或者 “Mattel” 出品的怪人玩偶 通过这次《双截龙4》正统续作发售的消息传出,我也感到了系列的生父 —— 岸本良久开始重振品牌的雄心,别用情怀一词来给怀旧玩家贴标签,喜欢就买天经地义,当年是按下 AB 键使用龙尾岚风脚,现在是按下 △□x○,玩的主机变了,但感情始终没变。我期待以后能玩到真真正正的《双截龙5》,就让这篇文字,戳破曾经的那些虚幻泡沫。在此之前,我已经做好春节假期迎接《双截龙4》的准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