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uge_nebula 于 2016-1-4 11:24 编辑
真相就是这么任性 创新Sound BlasterX H5评测
首先感谢创新上海总部给我试用创新Sound BlasterX H5的机会
首先简单介绍一个这个产品,直接百度一下
官方
http://cn.creative.com/
http://cn.creative.com/p/gaming-headsets/sound-blasterx-h5
第三方
http://www.pcpop.com/doc/1/1276/1276914.shtml
http://bbs.imp3.net/thread-11252269-1-1.html
首先如你们所见,创新Sound BlasterX H5(下文简称创新 H5或者H5)虽然号称游戏耳机,但是和主流5.1和7.1游戏耳机并不同,并没有usb解码部分,说白了就是普通纯模拟耳麦
这耳机输入端口是四段式带麦克风接口,用四段式的线可以直接接手机用麦克风,也兼容三段式的3.5,能正常播放,没有麦克风而已。事实上我暂时就是用3.5到3.5公对公的线这么评测的
所以事实上,本文就以hifi耳机,或者正常音乐耳机的角度,来评测创新 H5。本文侧重音质分析,而不是评测文章里面那种列几个游戏说感想
至于规格,比如50mm单元,灵敏度118db,响应频率20-20k我这里就不赘述,因为音频产品的音质并不是能从参数看出来的,而且这几个参数我均无法仪器证实,所以不点评
测试音源平台
1,微星 Z170 Krait集成声卡
只是证明一下配置,与本文无关
http://bbs.3dmgam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976715
2,主板集成出光纤到双8741解码器(国半49860运放)+丁丁 E4耳放
我这里就不上图了,家里太脏
3,三星 S6 9200手机
(其实我还有个ps4,但是hdmi到显示器的自带数字转模拟3.5解码素质比较差,所以没有参考性)
测试曲目如下,最后有下载
外形:中评
外形是很近似金士顿 HyperX,像金士顿 HyperX和极致 HFI 580的杂交体,头梁设计是非常经典的拜亚动力风格
这对于拥有优秀外观设计能力的创新来说,实在太过于任性,尤其是这款产品发布在外形风骚的创新 Aurvana live 2之后
不过金属拉丝和蜂巢设计还是挽回一点颜面
做工和佩戴:良好
现在的耳机都开始非常注重佩戴舒适问题,加之创新 Aurvana DJ断梁事件还历历在目,所以创新 H5做工和佩戴是有很大改进,做到了主流中段hifi耳机的水平
首先头梁拉张的幅度非常大,韧性也非常好,其次是头梁下垫面皮制内有海绵(不确定是不是真皮),伸缩杆的幅度也不小
耳罩也很柔软,巨大的耳机单元也后倾,更为符合耳朵的方向,这些都是现在耳机普遍改进的地方。创新 H5做的也不错
这些设计都高度近似索尼z7的佩戴感受,但是说实话还是要比索尼 z7差不少,当然了,价格也差很多
说实话头梁还是稍微紧了一点(头梁内海绵比索尼 z7厚),其实如果学习 铁三角 A900X那种头梁设计会更为舒适
实际上我用过佩戴最为舒适的耳机是先锋 SE-A1000,耳罩非常大,夹力也非常小(SE-A1000在399左右,缺点是低音难推,过于开放声音散)
实际上说白了,佩戴舒适度就是取决于耳罩大小,耳罩圈软硬,头梁下压力度,和头梁加紧程度
所以,耳罩越大越好,耳罩圈越软越好,头梁下压力度越小越好,头梁加紧程度越低越好,简单的说就是越软越松弹力越低越好,就是这么简单,或者说高弹性低弹力,不知道这么说严谨不严谨
下面说正题,音质部分
有人说你才拿到耳机第一天就写评测啊??不煲一下耳机么??这么任性啊??
事实上我并不相信煲耳机,即使我已经发烧十年,我仍然不相信煲耳机
为什么不相信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首先我们知道,大脑是我们知道目前最高效的处理系统
好像是discovery还是bbc做过实验,让一些参与实验的人带一种光学上,下上左右颠倒的眼镜,生活和工作都带着,结果人群花了几个月时间都适应了
最可怕的在于,当他们摘下眼镜后,整个世界又都是上下颠倒的,需要重新适应几个月,我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我感觉这实在太痛苦了,其实不然
由于我工作上也要接触投影机,偶尔个别情况下会遇到左右镜像倒着看文字的情况,我发现在看倒像几分钟之后就可以适应,可以流畅阅读
但是最恐怖的地方在于你如果连续看几天左右镜像的文字,那么当你适应之后,世界上所有正常的文字又都是镜像的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试试看
当然我这只是举个例子,在于说明大脑强大的脑补和校正能力,我认为这一点可以被充分的证明和质疑的
至于烧耳机,我认为也是这样
煲耳机实际上是煲大脑,真相应该就是这么任性
(我才开始进入正题)
比如创新 h5耳机,我们从图上看出他是金属罩封闭式耳机,耳罩上侧开了一个小孔,稍微漏一点气,所以也不能说是全封闭式耳机
封闭式耳机有一个第一印象很明显的缺点,就是闷,而且声场小一点,但是优点就是声音凝聚密度高一些,速度更快一点。这些都很好理解
所以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欧系三大牌(akg森海拜亚)的经典耳机多半都是开放式的
但是为了让他们低频更好,人声密度更高,往往要在前段多花费几倍代价来进行补偿,所以我个人观点是珍爱生命,远离欧系,当然最近他们也改进了很多,但是我个人还是偏向于日系
创新 H5也不出意外,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闷,或者说不宽阔
更要命的是因为耳罩是金属的,所以有一股明显的数码金属味道
但是!!!!!
在经过大脑5分钟的强力矫正之后,这一切烟消云散,豁然开朗,就是这么任性
创新 H5的整体高素质浮现在我面前,低音弹性好,高频非常亮,整体有一种奇怪的层次感和声场,整体声音风格非常接近小众的极致 HFI580
这里允许我打个岔,极致 HFI 580和780前几年比较作为小众流行,580正常价格在1000-1100,780在1200-1300,好像是美行
极致(Ultrasone)有一种专利技术叫S-Logic,我认为说白了就是金属罩子对声音的反弹导致的这种奇怪的层次感和声场
而且这种金属封闭式设计也会让整体声音明亮透彻,快速。会让数码味道显得不那么明显
应该说创新 H5的低音是非常优秀的,但是高音更好,所以音乐和游戏中的器乐部分尤其悦耳
至于电影,录音品质越高效果越好,最好是动画片之类全后期合成的
由于极致 HFI 580也是我五年以前玩的了,所以极致 HFI 580和创新 H5高下我已经无法区分
但是印象中,极致780和580的金属味是有口皆碑的,创新 H5貌似没有那么严重
至少创新 H5比极致 HFI580容易驱动的多是肯定的
下面是低中高频分析
低频部分,较为显著的测试曲目
02 DESTROY→SELF-SACRIFICE
03 Man of the House
03 Midnight Drive
05 Stand Up
07 Five Minutes of Funk
08 Dangerous-In the Closet [Immortal Version][Version]
08 Why Is It So Hard
09 Bella Notte [From Lady and the Tramp]
13 My Piece
F-777 - System Fix - 01 Bring Me Back
以上曲目经过反复聆听,低音弹性和质量都极佳,如果以我现在索尼 Z7为全部十分来说的话
创新 H5低频部分相对还凑合,因为下潜还不足,或者更hifi的说法是叫低音延展不足,不过也不错了,弹性和力度都不错,不拖泥带水,可以拿到7分
人声部分,较为显著的测试曲目
01 Hello Allo
04 Speakers Going Hammer [Edited]
05 Do It All
07 Come to Me
08 Survive
08 Why Is It So Hard
10 Why
12 Stand in Front of Me
12 White Christmas
13 Me Party
以上曲目经过反复聆听,人声密度极佳,应该说创新 H5在人声部分完全没有补偿,追求平铺直叙,虽然索尼 z7也不容易推的很好
但是H5是完全不处理,怎么推都一样,就是这么任性
在01 Hello Allo中,声优卖萌已经用劲了吃奶的劲,H5还是无法把声音密度提上去,这首曲子应该人声密度极高才对,但是H5听起来只是还可以
在电影中,大部分非动画片的人声都不凸出,显得和环境音有一点大小差不多的感觉
在动画片中人声音轨还是比较显著的。游戏没玩,但是应该差不多,因为这耳机是纯模拟的,不存在游戏配套驱动处理
当然Hello Allo这个情况比较极端,我听了一下其他几个相对感觉正常一点,得分6,及格
高音部分,较为显著的测试曲目
03 La Valse D'amélie
04 Stingy
04 String Quartet No. 1 in C minor, Op. 51-1- Allegro
05 Stand Up
07 Come to Me
08 Dangerous-In the Closet [Immortal Version][Version]
08 Survive
09 Bella Notte [From Lady and the Tramp]
12 White Christmas
26 - China Gets the Bomb
31 Final Images
以上曲目经过反复聆听,高频质量极佳,也是创新 H5表现最好的部分,个人认为算8分吧,表现出来非常清晰跳跃的感觉,透亮悦耳不毛糙,为整体声场表现加分很大
题外话,其中China Gets the Bomb是莫斯科交响乐团庆祝中国原子弹实验成功而作曲的,还有一段很珍贵的视频
游戏部分,巫师3和辐射4各跑个两分钟,整体环境感和细节感非常好,音乐中器乐感好。我现在已经玩不动LOL或者穿越掉线那么消耗体力的游戏了
总结:我们知道创新的部分产品上市一段时间之后就价格腰斩的习惯,就是这么任性,所以我刚拿到这个耳机也没有当他是799元的耳机去预期
实际上还是超过了我的预期,就音质部分已经对得起799元的价格
有人说,照我这么说,创新 H5有索尼 z7的三项平均70%的实力??太假了吧
不得不说今天评测的很愉快,但是考虑到佩戴舒适性还有所欠缺,还有那数码味道减分,我觉得创新 H5还是不到索尼 6成功力的,但是还是比较超值的
也是因为这耳机的数码味和人声平的缺点,如果创新把他定位于音乐耳机明显会招致hifi评测挑剔的眼光,还没出门就死,所以把他定位为游戏耳机也是一种策略。不过真的还是把他定位为正常耳机更为合理
而且相对来说H5比hifi好推很多(虽然现在hifi耳机都在好推化)
关于好推我要解释一下,好推有两层含义,就是就是容易驱动,就是相同音量声音更大。第二种就是声音上对低音质的情况下有优化
我要告诉你的是,创新 H5好推的意思是容易驱动,但是不对声音做优化。
还是需要你本身音源素质够高,本人用 微星 z170 Krait集成声卡,个人感觉比技嘉 B6优化的更好一点,高低频性能更好,整体速度更快,更像解码器声音
如果创新价格能维护的稍微正常一点,缓慢降价到600-700之间也十分合理的,建议自己买一条3.5对3.5线以供损耗,我看他原线质量一般,不耐损耗。建议三米3.5公对公音响线用于日常非麦克风使用场合
非要说缺点的话,第一个就是佩戴感还不是完美,当然和先锋 SE-A1000比也并不科学
第二点就是造型上和金士顿 HyperX实在是有一点打架了
测试音乐分享
以下音乐只是我从自己乐库随机抽选出来一些录音质量较高以及素质较高的音乐用于评测,不保证你喜欢
基本上都是原版CD翻录,多为350k左右可变比特WMA翻录的,音质可以保证。这些曲子在高低频延展性能不佳的系统下可能无法达到最佳听觉效果
http://pan.baidu.com/s/1skiDMd3
密码:5ag3
中国人民就是这么任性
http://pan.baidu.com/s/1c1xr3HY
End
最后讲个题外话,关于线材的问题,我不得不说一下
初中物理:导体分良导体,不良导体和绝缘体
所谓导体就是电阻很小,不良导体就是电阻比较大,绝缘体就是电阻太大太大了
而电阻值在材料确定的情况下,温度为常温的情况下,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越宽电阻越小,反之亦然
而对电流(可能左右音质的)有影响的,只有电阻
不同线可能是有一点点电阻区别,这个我不否认,但是凭常识可以知道既然是导体,其电阻值,也就是欧姆很小
而且从电路上,信号线的电阻区别在不同的功放电路和耳机内阻下表现应该不一样,没有绝对性
这个区别,不是简单的高低之别,更不是100倍价格差距高下的区别
希望个人希望大家理性看到线材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