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迷途菜鸟 于 2013-5-3 17:09 编辑
(1).比特币挖矿对这个世界没有实质贡献. 不像是Folding@home这种蛋白质折迭共享计算以增进科技进步,比特币挖矿只是重复做无意义的简单动作,像在跑步机空转,只是浪费地球能源,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贡献. (2).比特币挖矿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了. 挖矿度指数急遽攀升(从2013年2月到2013年4月难度倍增),收益急遽下降.如果你才正要加入挖矿的行列,只能告诉你 "太晚了". (4).比特币是一个"郁金香狂热".如果你觉得石头有价值,它就可以是颗钻石,反之,它就只是石头. (5).比特币并不独特.许多仿效的虚拟代币已经出现,但成效不彰并稀释了这种代币市场. 难度指数激增中 (在两个月之间, 挖矿难度指数倍增为两倍, 收益锐减一半) 2013/Feb难度系数 = 3270000 2013/04/24难度系数 = 8974296.01489 最新比特币收益计算器(自动更新当日的Difficulty Factor, 你只要填入你的系统Hash Rate, 单位为MegaHashes/second, 就可以得到该系统配置每日的比特币产出量): 各种硬件的HashRate一览表:每秒MegaHashes产出, 每焦耳MegaHashes产出 (至于这个链接里面的MegaHashes/Second/$信息, 请直接无视该数据, 因为汇率是变动的) 比特币与各国货币每日实时汇率 这里以HD7750, HD7870, HD7970为例, 以2013/5/3 汇率计算每日收益: HD7870(1100MHZ)一般来说平台满载功耗300W朝上,一天消耗的电量大约是8度,产出是0.02coins,换算成美金为$1.84,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1.33rmb HD7970(950mhz),一般来说平台满载功耗在接近400W,一天消耗的电量大约是12度,产出0.028coins,$2.52,RMB¥15.5 另附电价(以武汉为例) 目前,武汉居民电价0.573元/度,执行阶梯电价后,一、二、三档电价分别为0.573元/度、0.623元/度和0.873元/度。一旦要挖矿,用电量肯定是最后一个阶梯的,即0.873元一度 所以HD7970挖矿平台一天的实际收入仅为5RMB左右,如果算上硬件磨损的话,实际就得不偿失了。 比特币为何只是在浪费地球能源, 而且对现实世界的科技毫无贡献? 比特币挖矿是继蛋白质折叠(Foding@Home)、外星人分析(Set@Home)之后的又一大显卡分布式运算程序,其共性就是GPU的运算能力比CPU强很多!挖矿器直接与金钱挂钩的性质让它从一开始就吸引了不少人专门去做挖矿运算。 但实际上,比特币挖矿这种无聊的算法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世界各地用户的运算能力被白白的浪费掉了,与其让用户做一些无聊的算法,不如把运算能力收集起来卖给特殊的企业客户,这样用户在赚钱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的为各行各业输出运算能力,这才是分布式计算的真谛 为何比特币挖矿的投资报酬率急遽下降? 每年发行量是指定的(如图), 且每四年减半发行. 所以同一年越多人挖矿, 挖矿的难度只是就越高(因为年发行量已经指定了). 而且每年的发行量都持续减少中.
货币的初始发行Totalbitcoins over time 和法币不同,位币没有一个居于中央地位的发行机构。位币网络透过发行量每4年减半的方式,缓慢而持续地增加货币供给,其总量最终将稳定在2100万个。[1] 位币已经发行的总数可以随时进行查询。截至2012年11月 大约有1050万个位币被发行出来,相当于潜在位币总数量的一半。到2017年下半年,大约会有75%的位币被挖出来。在货币总量固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较小价值的交易也能透过位币完成,单个位币可以拆分到小数点后8位。 位币网络生成数据块所需要的计算难度每过2016个数据块调整一次,调整的依据是生成过去2016个数据块实际耗费的时间,令调整后的难度使得每生成一个数据块的预期时间为10分钟。2016个数据块意味着大约每过两周时间,位币网络的难度会被调增一次。位币网络到2012年11月为止,新生成一个数据块(block)所需要的计算量相当于创世数据块的100万倍。 那些在较早时期将计算机资源投入到位币挖矿活动中的使用者,相对于较晚加入的矿工而言,获得位币容易得多。这样设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证在位币的早期发展阶段可以吸引足够的计算力来处理数据块。事实上,如果没有人挖矿,位币的交易活动就无法处理,位币经济也将停止执行。
最后的结论是现在普通人为了挖矿去买显卡,很不值得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