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GAME 3DM首页 新闻中心 前瞻 | 评测 游戏库 热门 | 最新 攻略中心 攻略 | 秘籍 下载中心 游戏 | 汉化 购买正版 论坛

注册 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4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 普及知识:nVIDIA与AMD对曲面细分技术的实现

  [复制链接]

666

主题

4447

帖子

5428

积分

游戏精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Rank: 8Rank: 8

贡献度
730
金元
25076
积分
542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题
发表于 2011-11-9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nVIDIA对曲面细分的理解与实现  作为GPU领域的领军者,nVIDIA认为曲面细分技术所代表的GPU几何性能是新一代显卡最重要的功能,也是DirectX 11最重要的组成部分。GPU的发展从Geforce FX5800时代发展到Geforce GTX285,五代时间内像素处理能力增长了1500%,而几何性能只增长了300%。因此nVIDIA认为几何性能已经成为制约GPU性能的瓶颈,在新一代Fermi架构(费米架构,包括GT400,GT500系列显卡)中,要专门加强几何处理能力,曲面细分作为几何处理的典范便首当其冲得到了加强。
  在Fermi架构中,nVIDIA通过PolyMorph Engine,将Tessellation任务分配给CUDA单元(CUDA单元也就是通常说的“流处理器”,nVIDIA称其为CUDA单元)处理。Fermi第一代旗舰显卡GTX480拥有15个PolyMorph Engine,也就等效于拥有15个具有Tessellation技术处理能力的单元。
  nVIDIA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在高曲面细分负载下获得优秀的曲面细分能力,也就是在纯Tessellation计算中GPU的几何性能相当出色。在单纯的Tessellation计算中,nVIDIA以16倍于AMD的Tessellation处理单元的数量,得到了6倍于AMD的Tessellation处理能力。



不过缺点在于,这种设计占用了CUDA单元的计算能力,前文说过,曲面细分并不是DirectX 11的全部。在实际游戏中,并不是单纯的Tessellation计算。CUDA单元还要处理其他游戏相关的3D渲染数据,如果游戏中3D渲染数据处理需求不大,这种设计就不成问题,不过一旦3D渲染数据处理需求很大,比如高分辨率,高全屏抗锯齿,丰富的光影效果等,那么这种设计的缺陷就会暴露出来。
  这就是在3DMARK 11中,GTX460成绩不如HD5830的原因之一,3DMARK软件图形、光照、抗锯齿计算压力很大,GPU还要分出CUDA单元去处理曲面细分计算,因此整体计算能力便捉襟见肘。再比如在《地铁2033》中,即使GTX580也不能打开全部效果在1080P下全程流畅运行, 且表现不及HD5970 。这与nVIDIA的曲面细分实现方法也是有关的。2.AMD对曲面细分的理解与实现  作为Tessellation技术的开发者,AMD(ATI) 对曲面细分的态度有所不同。AMD认为,在当前的DirectX 11游戏中,将一个物体的细分后最小的像素在16个是比较合适的,过分的加大曲面细分负载所带来的变化,是人的肉眼无法分辨的。因此AMD坚持对模型做适度的Tessellation处理才是理智的,过分的加大Tessellation计算负载,只是在白白浪费计算资源,因为人的肉眼无法分辨。
  在Evergreen架构(即HD5000系列)中,AMD秉承了自R600以来的做法,集成了一个专用的Tessellation处理单元。在之后的Northern Islands架构的Barts核心中(即HD6800系列),AMD又对Tessellation处理单元做了优化,通过增强的线程分配模块设计,Barts核心在低Tessellation计算负载下拥有1.5倍于5800系列的处理能力。当然高负载下仍然不理想。之后的采用Cayman核心的HD6900系列显卡,则将专用的Tessellation处理单元增加到2个。
  AMD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专用的Tessellation单元并不占用流处理器资源,不影响3D渲染数据的计算。在实际游戏中,画面分辨率越高,抗锯齿级别越高,3D渲染处理需求越大,这种设计的优势就越明显。
  其缺点是,在3D渲染数据处理需求不大时,遇到高负载Tessellation计算,便力不从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7448

帖子

7796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929
金元
40797
积分
779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9
舒服的沙发
发表于 2011-11-9 2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aistlinwang 于 2011-11-9 23:57 编辑

从这点可以看出  AMD的做法更理智

孤岛危机2 DX11补丁(NV花了大价钱) 曲面细分就被严重滥用(64级)  也就导致了 相同设置下 A卡帧数全面低于N卡
相应文章http://www.chiphell.com/thread-250085-1-1.html  后来A卡出驱动补丁 可以自行设置曲面细分等级  根据对比 孤岛危机2里面 细分曲面16级跟64级就看不出来有什么差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1375

帖子

930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37
金元
7816
积分
93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1
硬硬的板凳
发表于 2011-11-9 21:46 | 只看该作者
单从游戏的角度上来说,AMD的做法比较好,毕竟游戏不是只有曲面细分,纹理,光影都得有才行,而NV的做法更倾向于专业角度,单一渲染某一方面很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6

主题

4447

帖子

5428

积分

游戏精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Rank: 8Rank: 8

贡献度
730
金元
25076
积分
542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0-7
冰凉的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raistlinwang


    看来我不必纠结于n卡的物理加速了,在dx11下,再开启物理加速,哪等于自寻死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7448

帖子

7796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929
金元
40797
积分
779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9
5#
发表于 2011-11-9 23: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aistlinwang 于 2011-11-10 00:23 编辑

N卡的物理加速也只是PHYSX TO GPU的专门游戏才能享受 这些游戏屈指可数(比如 比较有名的 蝙蝠侠 黑手党2) 当然 有总比没有好 绝大部分用PHYSX物理引擎制作的游戏都是通过CPU处理的  更何况还有intel的havok物理引擎这个老大哥(CPU的大佬基本是不可能让havok采用GPU去处理的 最近的代表作 战地3) 还有bullet物理引擎(大名鼎鼎的GTA4物理效果就是采用bullet物理引擎制作的)

引用一下
Bullet是一个开源的物理模拟计算引擎,世界三大物理模拟引擎之一(另外两种是Havok和PhysX)。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和电影制作中。Bullet也是AMD开放物理计划成员之一。(所以请小白以后不要说A卡没有物理 其实havok和physx都可以用CPU或GPU处理这些物理特效 只不过现在是他们的专利 没有开源而已)   

Bullet是一个跨平台的物理模拟计算引擎。支持Windows、Linux、MAC、Playstation3、XBOX360、Nintendo Wii。Bullet也整合到了Maya和Blender 3D中。   

大部分的物理引擎都是通过CPU完成物理模拟计算,目前仅有nVIDIA PhysX可以调用GPU完成物理模拟计算且将其实用化。GPU有着CPU无法比拟的并行计算和浮点计算能力,而复杂的物理模拟计算(例如流体模拟和柔性物体模拟)却十分依赖并行计算能力和浮点计算能力。在与AMD合作后,Bullet Physics物理引擎可以透过OpenCL或者DirectCompute,使用GPU完成物理模拟计算,这也是AMD开放物理计划的内容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4

主题

7448

帖子

7796

积分

游戏精英

Rank: 8Rank: 8

贡献度
929
金元
40797
积分
779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9
6#
发表于 2011-11-9 23:55 | 只看该作者
A卡玩PHYSX TO GPU的游戏 其实只要再弄一块低端卡(GTS250)作为物理卡就能完美解决问题了 效率很高

以前的老A卡+GTS250 混交测试 黑手党2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700

帖子

590

积分

高级玩家

Rank: 4

贡献度
38
金元
4378
积分
59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3-15
7#
发表于 2011-11-15 00:59 | 只看该作者
好强大,选择AMD确实不错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572

帖子

470

积分

高级玩家

Rank: 4

贡献度
7
金元
4418
积分
47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5-3
8#
发表于 2011-11-15 01:16 | 只看该作者
要不怎么出性价比,N/A两卡设计方面都一样,那玩家选择显卡就费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1813

帖子

1578

积分

游戏狂人

Rank: 6Rank: 6

贡献度
109
金元
11416
积分
1578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7-20
9#
发表于 2011-11-15 18:20 | 只看该作者
N卡有N卡的强项,个人看好N卡能够大量处理细分曲面的能力和物理加速。另外就是价格,价格给力最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669

帖子

662

积分

超级玩家

Rank: 5Rank: 5

贡献度
2
金元
6539
积分
662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6-26
10#
发表于 2015-5-29 11:38 | 只看该作者
好强大,选择AMD确实不错哈哈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3DMGAME ( 京ICP备14006952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753号

GMT+8, 2025-2-5 16:57 , Processed in 0.138432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