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uzheng 发表于 2009-10-13 08:44

吹响全面反击号角 ATI镭5770全国首测试

转载自IT168

http://image3.it168.com//2009/9/23/0fd616e1-5379-4248-ab1f-3e4acfd0b81e.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408b61eb-aba2-448a-aaff-919dba876fb5.jpg
  【IT168显卡频道】RadeonHD5800系列的发布标志着ATI首先进入DirectX11时代,同时也在踏时效性的基础上赢得了最强性能的地位。不过无论ATI还是NVIDIA都清楚知道,本着Sweet Spot中型核心策略的RadeonHD5800系列优胜的只是策略,它是无法在单核性能上与大核心策略的G100攀比的。策略性的胜利并真正全面稳妥的胜利,ATI真正要和NVIDIA争夺的战场并不在高端旗舰市场,ATI Sweet Spot中型核心策略最大的威力在于性能级乃至主流级的市场,所以ATI在RadeonHD5800系列发布之后并没有怠慢,而是很快又为我们带来了今天的主角——RadeonHD5700系列。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9ea8a554-7a80-4cef-b6d3-085b8e180de7.jpg
快速推进DX11产品线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a9bd69d4-210f-430e-820a-2f0be89b9d68.jpg
进一步细分产品线
  RadeonHD5700系列距离RadeonHD5800系列发布仅20天,ATI如此火速推出RadeonHD5770的目的很简单,进一步加速普及自身的DX11产品线,让中端产品也能在API标准上领先对手一代。从目前NVIDIA所泄露的消息来看,除了G100旗舰外的所有即将推出的产品都不支持DX11,并且已经确定的GeforceGT220和GeforceGT240都仅属于入门级和主流级产品,中端始终仍然由3年前的G92系列产品和高成本的GeforceGTX260支撑。RadeonHD5700的来临正是要让NVIDIA为前两年停滞不前的马甲战术而埋单。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64485e85-a671-4ce2-a513-835525aa2172.jpg
  RadeonHD5700系列和上代ATI上代旗舰核心RV770一样拥有800个流处理单元,但因为使用新40nm工艺和仅配备128Bit显存位宽(显存控制器部分会占用相当数量的晶体管)的缘故,RadeonHD5700系列的核心面积大幅度缩小至178平方毫米,这个数字仅比55nm工艺、320个流处理器单元的RV730(RadeonHD4600系列)大30平方毫米左右,可见40nm工艺实在在制造成本上又大跨了一步。
  在产品规格划分方面,RadeonHD5700系列同样是仿效了RadeonHD5800系列的方法,以流处理器单元的硬性方法来进行划分,而不再象以往RadeonHD4000系列那样以频率的软方法划分,这样的规划是因为ATI考虑到5系列是首批采用40nm新工艺的核心,成品率控制方面会有所风险,所以部分非成品可以通过屏蔽工作单元的方法来进行芯片消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RadeonHD5000系列的产品也首次把PCI-E总线升级至2.1,由于目前还未有过多关于PCI-E 2.1的介绍,所以这里暂不详细叙述。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ce80f14a-360d-4f34-b9d9-d5099f91ec84.jpg

今次我们显卡频道收到的是来自迪兰恒进的HD5770,如大家拟知道的一样迪兰恒进是国内外知名的两大AIB之一,不但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而且更拥有着雄厚实力的工厂。看来迪兰恒进也不甘心被景钛和华硕两家厂商出尽风头,在HD5770上来了个先发制人。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e58347bf-57f6-4269-9efa-fd2f0a2467c8.jpg


接口配置与高端的RadeonHD5800系列一致,双DVI+HDMI+DisplayPort的高端输出配置,废弃掉老旧的D-SUB模拟输出口。真正的做到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7a576229-2177-45f7-a3d9-91ffd38d98ba.jpg


整体设计沿用高端RadeonHD5800系列的风格,全罩式散热起只露出尾部两个空口,与RadeonHD5850的电源接口位置一样,被安置在其中一个空口里面,从美观角度方面看有点欠妥。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c2a8d701-f462-44e1-8bbb-07440daa9fe3.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cfbc9614-fa26-4aa6-9d92-7683c949004d.jpg


从外观来看,RadeonHD5770与RadeonHD5800系列只在长度方面有所不一样,无论是PCB还是散热器,RadeonHD5850都可以看成是RadeonHD5800系列的迷你版。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27d412fc-3eb4-48b5-9f4d-8f3c9eb1d659.jpg
核心宽度为11.65mm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cdf72c47-6e7f-466a-9a17-49b23a09ab65.jpg
核心长度为15.25mm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3cace021-c4e1-40ed-b242-0bd1842820a4.jpg

上图为由40nm工艺制造的HD5770核心,核心程长方形设计,拥有800个流处理器、40个纹理单元、16个ROP单元,核心频率高达850Mhz。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dc734a9a-612c-4067-ad8d-a68fbf90b2d8.jpg

此次收到的HD5770采用的是现代的GDDR5显存颗粒,正反面各四颗共8颗组成了1GB/128bit的显存规格,默认频率为1200Mhz(等效于4800Mhz)。虽然显存位宽只有128bit,但仍然能提供了76.8GB/s带宽,浮点性能更高达1.36TFlops。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5074d87e-4d3b-4805-92c8-1399315865fc.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3ee27f25-d35b-4a68-8379-3d7f023ad91e.jpg


与高端的HD5800系列一样,PCB颜色仍然为黑色,看来ATI已经抛弃掉使用已久的经典红色转投黑色PCB的怀抱。初看PCB的感觉就似心前的HD4770一样,核心和供电位置的布局都级为相似。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d8ab2400-5bf7-4781-b6dc-0c8a119b59c6.jpg

3相供电设计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859eafcd-1736-4e32-b8b5-a89661d4479e.jpg
由ST出品的L6788A供电控制芯片


与高端的HD5800系列不同,HD5770的核心供电部分抛弃数字供电模块转而使用价格低廉的传统PWM供电模块。3个YAGEO的G25电感配备了九个英飞凌MOSFET,再配合大量的固态电感组成了三相核心供电模块,虽然用料算不上豪华,但也相当讲究。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f084fee4-a276-46e4-8854-f4519492673b.jpg

此驵供电模块为前端显存和I/O的供电,以获得更纯净更稳定的电流,确保GDDR5能够高速正确的与GPU协同工作。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be62b0be-8e12-4fc9-afde-1c8d84543f9a.jpg


显存供电部分为两相供电设计,两个R23配合两个颗VT243WF高集成控制芯片。VT234WF不但整合MOS而且整合主控和驱动IC,这种设计适合要求不高、只需要一两相供电的场合,可以进一步简化PCB设计。每颗VT234WF即能提供30A,两颗为显存输出最大60A电流,可满足GDDR5在超高频率下稳定运行。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c1e57718-838c-4bd9-afae-a3ca8646b229.jpg

HD5770散热器仍为涡轮散热器。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e2d054e1-0fd9-4010-8fd6-d66433c14104.jpg


HD5770的这个公版散热器构造比HD5850的更要简单,同时分量也更轻。唯一最吸引编辑的是,小巧的散热器下原来内有奥秒。咱看是一个没有热管扶助的散热器,其实散热器的底部是“真空腔”比传统的热管更快的把热量传达出去。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15c5fadb-c568-440e-ab8b-7ea26e48adc4.jpg

要知道高频率的GDDR5往往都会带来不容小看的热量,显存配以散热片已经是厂商们的共识,不过最巧妙的是HD5770的显存散热片也能起来固定PCB板的作用,一举两得。


测试平台: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101df9b5-8299-48db-b647-55702eb76db4.jpg
  性能测试项目方面,我们舍弃了老旧的3Dmark06,只采用最新的3DMarkVantage作为理论性能的项目。游戏方面我们选取了10款游戏,其中的极品飞车和超级房车赛使用Fraps手动测试,其余游戏采用自带或者第三方Benchamark软件测试。分辨率方面,考虑到测试对象为中端级显卡,所以采用1680x1050和1920x1200这两个较常见的分辨率对显卡进行测试。
关于游戏的FPS:
   衡量一块显卡的性能我们通常都会用到FPS这个单位,帧数这个数字越大代表着显卡的每秒渲染能力越强,数值越高代表着用户在游戏中将获得体验效果越流畅。
   通常一个游戏的FPS数值是通过测试数值求平均值获得,这样的测试通常可以展现真实游戏中场景与体验的一个预先录制片段。这个录制的片段将会被应用在每款测试的显卡上,测试的前提是每款显卡都采用相同的画质设置,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客观真实的测试结果。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317/images/1385333.jpg
◆假如一款显卡在测试中平均帧数低于30FPS,那就意味着无法顺畅的玩该款游戏。
◆达到大约30~40FPS左右,我们将可以较为流畅的运行游戏,当然也会有片刻停顿的状况。总的来说,还是能够获得较好的游戏享受。在这个分辨率下获得匹配的最佳分辨率。
◆当一款显卡的平均帧数可以达到或者超越60FPS,那就是说我们可以放心地享受游戏带来的快感,并且打开所有可以打开的画质设置。
◆超越100FPS的显卡?或许这是一款怪兽级的显卡有或者是在一款相当老的游戏才会遇到的情况。


理论测试——3Dmark Vantage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820/images/1655425.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e7416c17-9dab-49ea-9c8b-6257ef8f29bb.jpg

游戏测试——孤岛危机:弹头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8/1104/images/1222155.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9e304693-0e70-4b3b-9db6-5a4c2523c31a.jpg
游戏测试——孤岛惊魂2
http://publish.it168.com/2008/1113/images/1236106.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41d3596f-4923-4c03-a14c-bf569248b28d.jpg

游戏测试——街头霸王4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617/images/1530451.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7c86997c-0647-4def-b44a-6518feab8dde.jpg
游戏测试——生化危机5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721/images/1593273.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f8d9b8df-1808-43cc-8be2-d4140822190d.jpg


游戏测试——极品飞车:变速
http://image3.it168.com//2009/9/22/07ff6900-b8f8-4324-bdef-680d065f348d.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98fdb4d4-1c31-450d-856e-d771befa0c70.jpg
游戏测试——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816/images/1644212.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b3ff4148-ad83-4b30-8a66-1a8d25c178c8.jpg


游戏测试——冲突世界:苏联入侵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816/images/1644210.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d813b01f-fb08-4766-b550-78359373b1c7.jpg
游戏测试——潜行者:晴空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9/0515/images/1468039.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fbd15737-44c9-446d-aed4-c7b387e6a123.jpg


游戏测试——鬼泣4
http://publish.it168.com/2008/0709/images/1076774.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59d86ac3-a266-477c-8f1f-d741b2cb6dea.jpg
游戏测试——超级房车赛
http://publish.it168.com/2008/1113/images/1236112.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50c7d1b8-dcc9-44b2-aafb-fd62998c06f0.jpg


功耗测试:
  功耗因素测试说明 :
  http://img.publish.it168.com/2007/0530/images/457743.jpg
  在功耗的对比方面,我们选择了Seasonic的Powerangel功率测试仪器进行平台的功耗对比(不包含光驱、显示器及其他周边配件和外设)即机箱内设备功耗。测试主要划分为闲置与满载两个项目,其中闲置主要是针对进入系统后闲置的状态下,而满载则针对的是FURMARK进行渲染平均功耗读数测试进行。
  注:都关闭主板板载的CPU节能功能。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8a08524a-a264-44a7-bee2-612847dfaa1c.jpg


http://image3.it168.com//2009/10/13/847085c4-b033-45aa-937f-5ab82de1f45f.jpg测试总结:
  这次测试的对比对象我们选取了昔日ATI的旗舰RadeonHD4870和NVIDIA的次旗舰GeforceGTX260+,理由是因为他们三者目前的售价都比较接近。从测试看来RadeonHD5770并没有超乎想象之外的性能,仍然不敌两位老前辈,不过也已经相当接近昔日A卡旗舰RadeonHD4870。对于一款当代中端显卡来说,RadeonHD5770也足够给观众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RadeonHD5770上市价为1299元,比目前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的GeforceGTX260+售价还高,单单从性能价格比方面考虑的话其竞争力相当一般。不过考虑到RadeonHD5770拥有更低的功耗、支持更新的DirectX版本,在功能方面还包含Eyefintiy多屏输出、加强版UVD 2.0等等方面综合来说的话,其实这个定价也并不算高。
RadeonHD5700系列的未来:
  尽管3D性能不及目前千元级的上代显卡,但RadeonHD5770的未来是可预见的,首先1299元仅仅是它的上市价,和RadeonHD4870、GeforceGTX260等高端卡2000元以上的上市价相差甚远,加上其核心成本要比RV770和GT200低得多,所以价格下潜空间是RadeonHD4870和GeforceGTX260+不能比拟的。按照ATI过去两年的定价策略可以猜测,RadeonHD5770走进成熟期后的售价应该在599-699元左右。
  目前NVIDIA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款产品能在和RadeonHD5770性能相若的基础上,又可以拼价格下潜空间,根据我们了解GeforceGT240 GDDR5版本的性能仅仅是和Geforce9800GT差不多甚至还有所不及,而代替GeforceGTS250接班人到现在还未有任何消息。ATI这款中端级DX11显卡如果在短期内进入千元以下,那将成为NVIDIA最担忧的问题。
http://image4.it168.com/2009/10/12/af7f18a6-2861-46c4-999f-31523c8182a9.jpg


编者后记:
  在笔者看到RadeonHD5770裸卡那一刻,仿佛明白了一些事情。RadeonHD5770核心RV840与RadeonHD4770的RV740是同样针脚定义的,我们从RadeonHD4770胎死腹中一事中联想到,这会不会是ATI给NVIDIA设的一个烟雾弹?ATI突然取消RadeonHD4770的计划或许并非因为是台积电的产能问题,而是要把珍贵的40nm工艺产能让出来给予更重要的RadeonHD5800和RadeonHD5700系列?当业界都认为ATI在40nm新工艺上吃了大亏的时候,ATI却因为这个烟雾弹好好保密了新的RadeonHD5000系列,以至在预想时间前就接二连三地爆发出新的DirectX11产品线。如果这场公关战役确实如此的话,那么ATI这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实在太美妙了!

Holy_Wood 发表于 2009-10-13 08:55

明白了,LZ是A饭。

tayuzheng 发表于 2009-10-13 09:08

也不算A饭,不过在用3A平台

5770价格不厚道

现在4870 1G 最低才卖800多元

wwkk1985 发表于 2009-10-13 09:46

800多的2敏缩的产不忍赌,频率也降了。这价格还不错,毕竟是新品,DX11,低功耗。非公版一出,核心这么小,降到799指日可待啊

LBT 发表于 2009-10-13 10:05

5770以1300的价格上市,先捞第一票,等GTX3xx显卡和GT240上市之后,再降价——ATi够狠。。。
我想收一块性能介于4830和4750之间的A卡,500块以内,但愿明年2月份之前能实现这个愿望。

..g 发表于 2009-10-13 10:20

OYES 楼主受教了

a149111430 发表于 2009-10-13 10:52

作为硬件小白,楼主的帖太深奥,看不懂~
我只想知道那种卡比较便宜,性能又好,能玩目前最主流的大作,且在未来几年仍能胜任而不那么容易被淘汰~~

Holy_Wood 发表于 2009-10-13 11:00

对了,LZ请吧原文地址给我,我要看看这小便怎么被喷得娘都不认得的。

tayuzheng 发表于 2009-10-13 11:07

回复 8# Holy_Wood 的帖子

http://vga.it168.com/a2009/1013/757/000000757485.shtml

wmydt 发表于 2009-10-13 12:11

回复 8# Holy_Wood 的帖子

这也算枪?这个评测算中肯了,原文也没人喷这个小编。


刚上市这个价格不算高了,想想4870刚上市什么价格,过2个月价格虚高期过了这个卡绝对会跌到900左右。略低于4870的性能,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温度,支持新的API,竞争力还是有的。不过我还是等5850,HUHU~

allsTop 发表于 2009-10-13 12:14

N卡顶住呀..
要不然以后没的便宜A卡买了

bacidwid 发表于 2009-10-13 12:24

阉割版or简化版

tomoe520 发表于 2009-10-13 12:34

后记也有几分道理~
嗯....

nadabb 发表于 2009-10-13 12:44

5770的性能表现太中庸了   要是这样的话   价格必须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比如799因为260价格也就999

天依 发表于 2009-10-13 15:22

5770比4870阉割了128bit的位宽还能赶上4870还算见得了人

难怪成绩差不多..

原来流处理器也一样了

仲夏夜之梦 发表于 2009-10-13 19:39

原帖由 nadabb 于 2009-10-13 12:44:00 发表
5770的性能表现太中庸了   要是这样的话   价格必须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比如799因为260价格也就999
260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999,因为4890才1499元。
4890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1499,因为GTX275才1599元。
GTX 275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1599,因为GTX285才2399元。
GTX 285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2399,因为5850才2299元。
5850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2299,因为4870X2才3199元。
4870X2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3199,因为5870才2999元。
5870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2999,因为GTX 295才3799元。
GTX 295的性能太平庸了!要是这样的话,价格是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比如3799,因为.............

仲夏夜之梦 发表于 2009-10-13 19:56

原帖由 LBT 于 2009-10-13 10:05:00 发表
5770以1300的价格上市,先捞第一票,等GTX3xx显卡和GT240上市之后,再降价——ATi够狠。。。
我想收一块性能介于4830和4750之间的A卡,500块以内,但愿明年2月份之前能实现这个愿望。
等5650吧!估计性能达不到,流处理器估计又是320个的,不过估计比9600GT强!

Cysmg 发表于 2009-10-13 20:03

dx11 5770的128bit位宽实在阉割的太厉害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吹响全面反击号角 ATI镭5770全国首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