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Hoo` 发表于 2009-10-2 14:48

罗技G500第一手超详评测(不是我的。。。)from pcwaishe

罗技G500这个SuperStar,终于从苏州来到我的手里,经过近1小时的体验,给我的感觉是:“罗技这次是在真的用心作一款产品,而不是简单的“换壳”鼠标升级!”细节处小改变,带来的是使用感受上大改观!
在写评测之前,先致歉坛友,由于某通快递,我今天才拿到鼠标,本想在周末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没想到三天才到,发帖也早了,看到150楼的回复,体会到真诚大家的期待,我会用心去写,虽然文采不行,相机也不专业,但我会很认真,希望奉上一篇好文。
今年8月罗技发布了G5的升级版的消息——G500,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升级,分辨率达到5700dpi的G500表明了罗技在游戏鼠标领域强势出击的决心。
先上G500性能参数:
G500使用了改良后的“游戏级激光引擎”,精度在200到5700dpi之间可调,图像处理能力为每秒1200万像素,最大加速度30G,最大速度每秒4.19m,USB报告率每秒1000次。10个可编程按键,左右键寿命为800万次按键,双模式滚轮(精确滚动模式对应游戏内武器切换,平滑滚动模式对应网页浏览),聚四氟乙烯脚垫寿命为250公里,内置预设存储空间,27克砝码重量可调。

一、外观-颜色篇:

1、G500外壳颜色采用了不规则喷洒状的银灰色,给人既复古又现代的感觉;

2、DPI调节处采用了红色DPI灯,整体效果比较鲜艳;

3、配重盒与G5、G9的类似,当然盒子上写得G500;

4、配重仓为蓝黑色,与G500外壳的颜色很搭配;

5、滚轮采用了大革命和G9的MicroGear?银灰色滚轮,看样子以后在罗技中高档产线上是标配了;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1528e45146af36b6513.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1524c4016c12b94add7.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4eaf2e3f894b60016.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4fbfb185fcf827eb1.jpg


二、外观-设计篇:

1、G500的人体工学有不小的改进,左侧的侧翼面积较MX518、G5增加近1/5,别小看这1/5,会为你的拇指长时间使用带来更好的舒适感;

2、DPI调节按钮调整至左上方,不像G5调整DPI时,还需要将食指从左侧移动至中间的位置进行调节,游戏中只需要将食指稍稍向左侧移动不到2CM,就可以适时切换DPI;

3、滚轮的模式切换,从G9X的底部,调整至滚轮下方,方便调节;

4、左侧键除前进、后退外增加一自定义键,支持指定应用程序,动作和宏操作;

http://images.5d6d.net/dz7/default/attachimg.gif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1edb00cc47c4b39a.jpg

http://images.5d6d.net/dz7/default/attachimg.gif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2b62575afa6072e7.jpg

http://images.5d6d.net/dz7/default/attachimg.gif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1df405626b5db036.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b694f49d5060d4fe.jpg


三、外观-对比篇;

这里与罗技MX518和G7限量版进行比较,因为他们都是罗技“5”系列的代表,由于手中G5都是密封的,暂时就先不作对比了;同时,也与一些热“鼠”作了下对比,如G9X和Ikari,主要是在大小上,这样比较直观的让有意购买的兄弟,能清楚了解到G500的大小。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bd8354fa8a4e6356.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9e4ad142b0374a9d.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8/0908312355ea7d50e155b1acce.jpg


四、使用篇

在写使用篇之前,我觉得没有足够时间的体验,是不会带来真正的使用感受的,因此在下笔之前,我进行了进30分钟的上网和进20分钟的游戏,务求得到G500一个真实的表现。

1、手感

G500沿袭了MX5系列经典的外型,但沿袭不等于没有创新,前文提到的G500左侧侧翼的面积增加就是一种创新,当然还不能和MXRevolution的大侧翼相比,不过这一点点小的改变,带来的却是长时间使用手部的舒适感。在说外壳手感,MX518是亮漆面,G5-2007是磨砂面,那G500就像是亮漆面上涂了一层防滑粉,长时间使用汗手也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手感非常不错。左右两侧仍然采用了广受大家喜欢的磨砂感材质,这种材质在G5、G7se上都在使用手感非常棒,但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长时间使用磨损后,会出现打油或掉漆的现象。宽大的底盘移动非常平稳,不像G1、铜斑蛇等小鼠标那么飘。左右键采用了omron微动,型号应该是OmronD2FC-F-7N,这种微动软硬适中,声音非常清脆,罗技MX518和G9X也是使用了这种微动,看样要成为罗技“御用”了。DPI切换键、滚轮模式键和侧键手感有点偏硬,不知道是哪种微动,经验来看,有可能是国产omron,具体型号未知,相比较左右键按键的频率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23479541ef9fba61129.jpg

2、兼容性与游戏性能

说实话,我对光头前后位置设计和原理不太清楚,在兼容性与游戏性能测试中,主要是在CS1.6和War3中进行了一小场战斗,在兼容性上主要在icemat2和heavy二种不同材质的垫子上进行了测试。游戏中icemat2在CS1.6测试中大范围甩动鼠标时,会出现定位不准确的现象,heavy确没有这种现象,在War3中大范围移动、编队、小范围的微操都能精确定位,而icemat2的控制感与heavy差了一个档次,因此heavy仍然是兼容性和操控性最好的鼠标垫之一,惊喜的是使用中二个鼠标垫都没有发现丢帧的现象和挑垫的现象。在游戏时在CS1.6中准星定位非常精确,可以说指哪到哪,而且由于微动弹性适中,点射非常有节奏感,但三连发之后不像IE3那样稳,有点飘。War3中,由于使用了2000dpi,大范围的移动非常迅速,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游戏或软件中调节下水平移动速度,以免出现飘逸的现象,由于鼠标较大,在保证了舒适度的同时,也失去了灵活性,这点在短时间游戏感觉不太明显,如果长时间使用,会较快出现手部疲劳,因此加强优育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2252e7d371efefb6da0.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225a1f2edb2cac4b74a.jpg


3、重量

在不加配重的情况下,G500比G5和MX518略重,关系如下G500>G5>MX518。

4、脚帖

G500搭配了原厂的特氟龙脚帖,移动非常平滑,G5的脚帖还不能完美用在G500上,当然经过裁剪也可以使用。其实我觉得在MX518大脚时代起,罗技原装脚帖就非常好,根本不用在花10几块钱去买火线什么的脚帖,磨坏了直接淘宝上5块钱买一付原装的,又能用很长时间。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243e373c04cc575ace2.jpg

五、驱动及软件篇

罗技英文网站提供了的Setpoint 5.20的下载,这个版本支持G9/G9x/G500, 新版驱动下G9x可以调到5700dpi,注意要卸载老驱动,安装新驱动才有5700dpi的选项。

下载地址链接:http://logitech-tojp.navisite.net/web/ftp/pub/techsupport/mouse/setpoint520_g9.exe

安装后,G9X和G500可以完美识别。

安装软件后,实现5档DPI设置,从400-5700dpi。我一般在CS时调至最低400dpi,war3时2000dpi就很好了,这么高的dpi,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到5700dpi。

同时G500支持存储功能,你可以把个人设置存储在鼠标中,下次安装系统或外出时就不用在进行设置了,非常方便,这点G500学习了G9x和巨腹的好的经验。

X、Y轴的调节,能够自定义个人的使用习惯也可以充分发挥出鼠标的性能。

USB报告率,从125-1000hz6档调节,默认在500hz位置上,这本身已经可以使瞄准和准星移动的精度会有显著提高,1000hz就没必要了,当然你是硬件狂人,主机性能强悍,也可以调整到1000hz使用,这样会带来更好的性能。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344ee82d8eefde21165.jpg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12344b3e9cc047fb7116f.jpg

Fr.Hoo` 发表于 2009-10-2 14:48

六、主流“热鼠”对比
1、G500 VS G9X
G500与G9x的定位不一样,在G500没有上市之前,G9x的性能是鼠标中的王者,高达5000dpi(在更新Setpoint5.2后达到5700dpi)和150英寸/秒的最高速度其他的性能参数也是一路绝尘在有线鼠标领域无他能及,因此G9x无愧于当时的最高端游戏鼠标。G500出现并没有打乱罗技的市场布局,相反作为新一代的旗舰级产品,为后续的G900、G900X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对比之前,先通过表格了解下G500与G9x的参数,前文所说的不是简单换壳升级,通过这里很清晰的看到。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122ce9a303adecfa670.jpg下载 (38.28 KB)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罗技G500在性能参数上要领先于G9x,得益于改进的激光引擎也带来了更好的性能与兼容性。

对比更多请见图片:

1、外形上G500延用并改进了MX5系列经典的造型,手掌可以完全贴合在鼠标上,侧键的磨砂材质也带来使用和控制上的舒适感;G9x的外形较G500来说算很小巧,大约小了近1/5,适合手较小的人,我用的是银色大壳,配在g9X上,手掌前半部分可以帖全在鼠标上,但手的后半部分就感觉很空了,我手长17.5CM不算大,拿在手里仍感觉有点小,用的时候是在推着使劲,不好形容,大家有条件可以感受一下,从外形上来说我更喜欢G500。G9x银色大壳是这次G9升级的亮点,漆面的感觉但不滑与G500的表面材质有点像,同时摈弃了G9大壳掉漆的问题。侧翼方面从图中就可以看出,G500的侧翼面积增加但仍与G9x的侧翼面积仍有一点点差距不超过0.5cm,可能也是罗技有意这样设计。右握侧设计我认为G500与G9X的设计是各有千秋,对于习惯了MX5系列的兄弟可以很快上手,但初次使用罗技5系列的兄弟可能就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了,上文中我已把我认为比较舒服的握法照图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供大家参考,G9x的右握侧设计很普通,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很快上手,也算是G9X(G9)的一个改进吧,这一关二者可以说平分秋色。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134acfb6d76422e4667.jpg下载 (144.57 KB)


2、配置上G500与G9X基本相同,我来说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微动由于G500采用了一体式按键设计,使用中手感偏硬,而G9x由于按键的不同设计方式,手感则偏软,在CS中连射的节奏感非常好。二者都采用了MicroGear?滚轮,但不同的是模式切换按键(模式切换按钮分2档,自由滚动模式和普通点击模式)位置,G500由G9x的底部调整至滚轮下方,这个人性化的设计非常不寻常,非常符合我说的小改变带来大改观,G500可以定义10个自定义键,而G9x是9个,由于G500在侧键中间增加一按键设计,这一关G500小优势胜出。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1340f6b6b7181041246.jpg下载 (164.03 KB)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234bede626778066f3d.jpg下载 (98.08 KB)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2344ec46a7ed0c1a545.jpg下载 (95.29 KB)


3、特色功能上G9x完全胜出,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1)可更换外壳;2组大小壳,可兼容G9的2组,还有一种自定义壳,共计5种壳可用。
(2)三组配置切换;可以存储三组配置文件,在重新安装系统后或更换使用地点不用重新调整。
(3)15种颜色调节;这个没的说,就是绚丽。
G500只能存储一组配置,dpi颜色也只有单一的红色,这就是产品定位吧,因此我非常期待G9X的下代产品出现,一定带来不同反响。这一关G9X完胜。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134c623adbc487fa4e0.jpg下载 (148.75 KB)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322234fd53f29e7afb477.jpg下载 (103.94 KB)


综合评价:
G500:★★★★☆
G9X :★★★★★

2、G500 VS Ikari Optical

Ikari Optical这款鼠标,可以说用喜忧参半来评价,一方面采用稳定成熟的光电引擎,设计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另一方面只为FPS游戏玩家的设计鼠标体型较大缺乏移动的灵活性,驱动程序功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手感非常差的左右键微动,对于广大玩家来说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不过这仍可以看出是Steelseries专注设计产品,相比罗技、微软、Razer,Steelseries还是鼠标领域的新军,我们应该给他更多的机会,相信它将为电竞鼠标带来一次质的飞跃。

1、外形上Ikari的体型较大,比G500还要长出近3CM,这个设计也基本决定了他只适用于部分手大人士,但人体工学设计仍是我用过的鼠标中算是最好的TOP3,第一是IE3.0、每二是IO、第三就是Ikari,左右两侧大面积的侧翼,为拇指还有无名指和小指每一寸都有位置可放,握感非常舒适,唯一需要改进的是Ikari的鼠标后部分,设计偏低,长时间使用手会比较疲劳。G500改进的外形设计人体工学与 Ikari Optical相比来说仍然有差距,看来罗技仍不愿意放弃这一经典造型,让很多第一次用罗技鼠标的玩家感受着“无名指尴尬”痛并快乐着,这一关 IkariOptical以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胜出。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119daaec4900f79e105.jpg下载 (121.89 KB)


2、配置上G500与Ikari Optical都采用了一体化的按键设计,国产Omron微动,G500左右按键清脆而IkariOptical按键手感偏肉、偏粘,IkariOptical定位于FPS的鼠标,这样的按键设计,确实让人有些失望。在CS中G500的点射和连续射击的节奏感都非常好,而Ikari由于按键的设计问题,始终让我找不到感觉。G500采用的MicroGear?滚轮和模式切换按键以及人性化的按键位置设计,同时G500还可以定义10个自定义键,都令Ikari Optical无法比拟,这一关G500兵不血刃完胜。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11940c288405249c870.jpg下载 (158.09 KB)


3、特色功能上二者亮点不多,G500支持5档DPI定义与调节,不装驱动可以实现硬件3档调节,IkariOptica则需要安装驱动后软件实现2档调节。驱动软件的界面Ikari Optical更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而G500的设置界面则非常丰富,这一关G500胜出。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12329e708e491cd4f8e.jpg下载 (128.64 KB)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123b45742ada0774f39.jpg下载 (63.83 KB)


综合评价:
G500:★★★★☆
Ikari Optical:★★★


3、G500 VS DeathAdder

蝰蛇是Razer 产线中销量以及在玩家中口碑最好的一款游戏鼠标,随着蝰蛇的停产,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鼠标也即将离开历史舞台,在它被我封存之前,将与新的王者G500进行一次横向对比。

1、外形上G500与蝰蛇长度上基本相仿,蝰蛇采用仿肤质的材质(较容易脏)而G500采用的是防滑漆面材料,二者握感都不错。鼠标中间部分,蝰蛇束腰适中而背部隆起较大这与IE3.0基本类似,G500则是很宽很厚重的感觉,从长时间使用上蝰蛇更舒服一些,可以说蝰蛇充分借鉴了IE3的人体工学优点。蝰蛇的滚轮也是亮点,在滚动时的刻度感非常好,软硬适中,在较暗的环境下,蓝色的滚轮看起来更是一种享受,与G500的MicroGear?滚轮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侧键的按键,G500手感要比蝰蛇胜出,蝰蛇的侧键弹性也不错,但感觉键程较长,不如G500来得爽快。右握侧设计,蝰蛇胜出,我想这是与MX5系列的“无名指尴尬”有关,仁者见仁吧,客观讲蝰蛇握感要舒服,当然与IE3.0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外形上还是要提一下蝰蛇的美杜莎呼吸灯,一明一暗给人很神秘的感觉,除Razer外的其他鼠标生产厂商,都不能很好的将这点传神的用在鼠标外观设计中,这一关以出色的握感和YY的呼吸灯,DeathAdder胜出。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501bcbf4116cc161d15.jpg下载 (138.49 KB)


2、配置上G500与DeathAdder都采用了一体化的按键设计,蝰蛇的左右键手感偏软,宽大的底盘移动起来较平稳,不像金环蛇和铜斑蛇那样飘,而G500左右键清脆且弹力十足,同样的宽大底盘,在点射和Awp中都非常稳定,而且节奏感非常好。CS中二者准星定位都很精确,连续移动点射时,G500由于光头靠前能够控制压住枪和移动的节奏,而蝰蛇按键偏软,导致连续点射后有发飘的感觉,稳定性较G500略弱,这一关G500凭借改良后的激光引擎获胜。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45882cf2ffe0f93dc6e.jpg下载 (145.48 KB)


3、特色功能上,蝰蛇的美杜莎呼吸灯是最大的亮点,某种意义上这个YY的程度要大于实际的使用感受,不过由于蝰蛇不支持硬件调节DPI,也是比较大的一个遗憾,而G500的硬件调节DPI,10个自定义键和比较完善的驱动软件在特色功能上更胜一筹,这一关G500与蝰蛇平分秋色。

http://gg.a.5d6d.com/userdirs/a/d/jjws/attachments/month_0909/090906145808f0a0bc8a090cde.jpg下载 (128.8 KB)


综合评价:
G500:★★★★☆
蝰蛇:★★★★

tomoe520 发表于 2009-10-2 15:02

HOO版也来曝曝~
曝曝更健康~
话说上面HOO版基本都有了

Fr.Hoo` 发表于 2009-10-2 15:03

回复 3# tomoe520 的帖子

我没G500和G7啊。。。

PS:那些数据其实是浮云,像某些鼠标,数据标得比他祖宗都牛X,但丢帧、漂移、质量问题,让他永远只能是二流。
G500一改MX500系列的手感问题,价格又没高多少,注定成为一代精品。

tomoe520 发表于 2009-10-2 15:10

回复 4# Fr.Hoo` 的帖子

那就.....?
嘿嘿

Holy_Wood 发表于 2009-10-2 15:16

嗯,都是米,我新G1一样用得好好的~

天依 发表于 2009-10-2 15:35

都是浮云 用最入门的无线套装的飘过

IronMartYn 发表于 2009-10-2 19:23

话说,G500挺不错的

比我的G7看起来舒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技G500第一手超详评测(不是我的。。。)from pcwai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