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dsh 发表于 2009-7-2 15:16

三国志11中的战略眼光

三国中的战略眼光很重要。像陈宫辅佐吕布,只有近谋,没有远略,最后只有小胜,成不了霸业。
诸葛亮的智慧高出当时许多谋士,因为他不仅仅重视眼前,更在意全局。

真正能成就霸业的战略,我认为有三种:

一.魏谋.东北七城(平原 邺 晋阳 蓟 北平 南皮 襄平)
东北七城处在极好的环境中,以此地为根据地,进可尽占中原之地,退可安于一方,待天下有变,以一支奇兵攻濮阳,
则大事可成。袁绍便是这样,可惜遇上了曹操。
像曹操把此处当作大后方,补给钱粮,巩固了曹操的实力,直接导致他窜升至汉末第一强

二.吴策.东南四镇(会稽 吴 建业 庐江)
有人会说庐江隔太远了,连不成一片。其实庐江十分重要,若无庐江,建业将三面受敌,其势岌岌可危。
庐江牵制了寿春等北方陆路的进攻,截断了西方水路的侵犯,建业防好下邳的水路后,全部精力都可投入庐江。
当然,要建立真正的长江防线,还需要连点成线,将江北的江陵 江夏 庐江得到,以荆南四郡和东南三镇(无庐江)
为大后方,柴桑为中转站,这样敌人就很难攻过长江,而我军却可从任意一点进攻。

三.蜀略.西南七城(云南 建宁 江州 永安 成都 梓潼 汉中)
其实汉中和永安是进攻时屯军的,没有这两座城也守得住。所有三种战略中这一种是最完美的,几乎可以将全部力量
集中于两座城,其他城留几千兵防蛮贼就可以了,除非有像邓艾那样的强人走那条直到成都的山路,一般敌人是攻不
进来的。
进攻上,理论上有两条路线,但是攻江陵的那一条路太远,而且就是攻下来也很难守住,没有发展潜力。六出祁山攻
西北三城倒是很有前途,但是要有很强的后方支持。建议大家不要直接打长安,那样分兵两处,会腹背受敌。

除此以外,会有人说西北的三城也很有前途。我认为西北虽然自成一体,但都相距较远,路况也不好,很难照应,而且
敌人入侵点很多,要分兵于天水 安定,很累人。

个人喜欢的一条战略,虽然不如以上三条好打,但很刺激。那就是先派骑兵占领空城许昌,再拿下洛阳,阻住敌人几次
进攻后,占领长安!!之后就好打了,三座大城市,洛阳作补给,东 西选择一城出兵,另一城守住后方,则霸业可成



本人首次发帖,请支持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国志11中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