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MartYn 发表于 2009-5-6 18:58

尝尝全铜的威力!OC3红海至尊版评测

超频三红海散热器最早上市于去年夏天,当时铝鳍片加双热管的设计被很多人称为南海MINI的简化版,不久红海升级为红海豪华版,铝鳍片镀上了铜色,并且在底部增加了一根热管,性能比前者略有提升,最近红海豪华版再次升级,变身为红海至尊版,这次升级为全铜材质的散热器,为了让大家提前了解性能我们测一侧。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2.jpg

红海至尊版包装    红海的包装延续了南海包装的形式,左边放散热器,包装透明,右侧放附件和风扇。正面突出了2个最大的特点:纯铜鳍片与HDT(热管直接接触)技术。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22.jpg
HDT技术    采用热管直接接触的字样反复出现在包装盒上,超频三对自己的专利很有信心。此外这个散热器还用了4PIN PWM风扇。



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21.jpg
包装盒说明    在包装盒背面有详细的散热器参数,拍得比较清楚就不再手打出来了,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重量:660克,全铜的散热器确实比较重。散热器支持LGA775、LGA1366与AMDK8之后的全平台。
散热器酮体是铜色,比较沉,不过并没有包装上660g那么重,我们用电子秤量了一下为590g,可能包装是毛重吧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51.jpg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3.jpg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4.jpg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正面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5.jpg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侧面    铜底铜鳍片的散热器大多是价格在350块以上的高端货,红海全铜的材质应该能达到比较好的散热效果,之后我们会上机测试。红海在底座上另加了一组鳍片,这对散热效果的助益很大,来不及传到上侧鳍片的热量会传至这里被散发出去。
   散热器的顶部写着超频三的大Logo,三根热管的收尾也在这里,不过他们并没有伸出鳍片,所有最靠上的1,2片鳍片对散热效果贡献将比较小。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8.jpg
红海至尊版散热器顶部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6.jpg
散热器底部鳍片    红海底部的鳍片和铜底座是一体成型的,开槽很密,充分利用了鳍片底部到底座之间的空间。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7.jpg
直接接触热管    热管直接接触技术在超频三很多散热器上都可以看到,这款散热器使用了3根6mm热管,在途中可以看到热管之间缝隙均匀,平整度也很好。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49.jpg
散热器风扇    散热风扇直径为9.2cm,采用4PIN脉宽调制方式控制,风扇中心写着超频3的标志,不过风扇正反面都没有标注工作电流,采用了液压轴承,这属于油封轴的一种,不过改进了供油回路,增大了储油空间,也增加了使用寿命。超频三为这款散热器特地设计了新的扣具,可以支持Intel LGA1366/775和AMD全平台,第一次安装散热器的玩家一定要认真看说明书,不然肯定会出错。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50.jpg
散热器扣具及附件    安装LGA775/1366的用户之需要用到除小塑料袋以外的所有附件。安装AMD平台的用户需要用到除左侧螺丝外的所有附件。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23.jpg
扣具安装说明书一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24.jpg
扣具安装说明书二
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278.jpg
安装过程一    散热器安装过程比较繁琐,我们展示一下AMD平台的安装过程,首先把扣具安装在散热体上,其次把长螺丝和螺母安装在背板上。
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279.jpg
安装过程二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280.jpg
AMD平台短螺母    AMD平台的螺母是图中的样子,Intel平台的和他不一样,下一页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之处。背板和扣具分别装好之后把背板垫在主板下面,螺母的凸起正好对正主板上四个孔位。
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281.jpg
安装过程三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282.jpg
安装过程四    最后把大头的螺母拧在长螺丝上,螺母上带有弹簧,可以调整松紧。这样就安装就完成了。我之前安装出时用错了螺母,拧起来不太方便,这种带弹簧的螺母拧起来要方便很多。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9/001049302.jpg
错误安装方法    上图就是之前的错误安装方法,可以看见我用了一枚Intel平台的小螺母代替了原来的正确元件。这个小螺母原本应该安装在主板底部背板上,用来固定长螺丝的。这次测试和以往一样,使用Raytek MT04红外测温仪测量主板供电部分温度和环境温度。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3/001043893.jpg
环境温度一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3/001043894.jpg
环境温度二    红外测温仪虽然方便,但也有偏差较大的时候,我们在工具盒和相机包两个物体上都测了温度,红色处是测温点。两个物体都闲置在环境温度很久了,取他们温度的平均值27.6℃做为环境温度。   测试平台的参数如下,如果您经常看散热器频道会有所了解,我们之前没有固定的平台做测试,长期以来一直在东借西借,虽然借来的都是当前最高端的设备,可这对长期积累资料做对比不利。所以这次依旧是老平台,各位网友多海涵。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0x0/1/1044/001044054.jpg
平台配置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0x0/1/1044/001044055.jpg
CPU信息    平台中速龙64 X2 4200+超频到2640MHz,电压加到1.38V,不过在满载时掉到1.36左右。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33.jpg
测试平台    散热器不是下吹的,一会儿我们也测一测主板MOSFET的温度和内存的温度。此外这款散热器支持4PIN的调速,我们先测量风扇全速工作地温度,再测使用脉宽调制时的最高温度。我们使用everest中的稳定性测试让CPU满载,并记录温度,风扇全速时,测试一共进行了16分钟,最高温度为57℃,平均温度为55℃。风扇慢速时最高温度为60℃,平均温度为59℃。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0x0/1/1044/001044152.jpg
风扇全速运转的最高温度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0x0/1/1044/001044153.jpg
使用4PIN控制时最高温度    在上图中您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断档,我们在那时把风扇转到了4PIN的接口上,这款散热器的风声无论全速还是慢速,声音都非常的小。想要静音的用户不要错过它。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39.jpg
主板MOSFET温度    我们还测量了主板上MOSFET的温度,因为不是下吹式,MOSFET又没有贴散热片,所以在CPU全速工作时,它的温度达到了61℃,对于塔式散热器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缺陷:无法照顾主板上元件的散热。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21/001021244.jpg
主板MOSFET特写    我们记录温度的MOSFET位于主板上内存插槽和CPU插槽之间,它用于这款主板的PWM控制,型号为D452是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晶体管,出自Alpha & Omega半导体公司,漏源电压25V,漏极电流55A。http://img5.pcpop.com/ArticleImages/500x375/1/1044/001044138.jpg
内存温度    我们之后又测量了内存散热片上的温度,为43.2℃。    总结:    超频三红海散热器从最初的版本进化到现在全铜三热管的版本,改进非常大,这款散热器凭借不大的体积获得了不错的性能和他的全铜材质是分不开的,这款散热器报价为199元,市售散热器中这个价位能和它比拼的还有其他几款,比如南海就是一个,如果考虑到静音的因素,这款散热器几乎可以完胜,很多散热器风扇全速旋转时,你就好像坐在发动机旁边,而红海至尊版几乎听不到声音。此外扣具支持Intel最新的1366平台。    缺点就是扣具安装很复杂,如果安装不当,性能大打折扣,您如果打算购买,一定要认真读说明书,仔细安装。

allsTop 发表于 2009-5-6 19:07

这么重的东西 主板受得了不..
难道又回到卧式机箱的年代

IronMartYn 发表于 2009-5-6 19:13

回复 2# allsTop 的帖子

这个好说,那绳子吊一下就解决了

moondehua 发表于 2009-5-6 19:22

怎么用个 4200+ 来试啊 怎么也要上I的U啊 A的U不怎么热啊

天灰灰 发表于 2009-5-6 19:26

不知散热性能有南海3的几成?

清水长流 发表于 2009-5-6 19:36

这个和豪华版是一模一样的,区别两点:有镀铜到全铜,扣具重新设计
虽然重了,但有背板的话其实对主板的“威胁度”比豪华版要小(偶的豪华版啊OTL),只是安装麻烦点;但这个全铜能有多大提升偶就很怀疑了


另外这个199的报价肯定贵了

chenhehehehe 发表于 2009-5-6 19:51

从测试来看,温度控制的并不出彩。

alone1985 发表于 2009-5-6 20:26

好重,而且听说,超频3的风扇安装向来很麻烦,对于新手来说,真的很头疼!
而且咱还是喜欢向下吹的风扇,起码可以照顾一下主板周围

zero14134 发表于 2009-5-6 20:30

这重量确实太尴尬,一般一个9CM要120G左右,这样整个散热器要700多G啊,和南海2差不多重了,如果不是小机箱用户,还是选南海2吧。

waltwangs 发表于 2009-5-6 20:32

OC的东海 红海 都是很经典的东西啊~

pool 发表于 2009-5-6 20:44

真TMD后悔买了豪华版啊
要烧就烧至尊版的,分量足,可以考验一下主板的承受能力

清水长流 发表于 2009-5-6 21:20

回复 11# pool 的帖子

有背板的话一般主板都受得了,偶倒觉得多花近100买个纯铜没多大必要,要炫耀的话长相都一样

纯当书桌摆设的话豪华版也很合算了,只比一款普通国产PVC手办贵一点点

chenhehehehe 发表于 2009-5-6 22:08

要炫耀我觉得黑版U120E比较适合

IronMartYn 发表于 2009-5-6 22:10

回复 8# alone1985 的帖子

一直用直吹式的飘过

天依 发表于 2009-5-7 03:51

4200+的U能测试什么...换个发热大点的

sfgggg 发表于 2009-5-7 05:57

居然没有放进机箱做测试,看来没有风道的话CPU散热器也是独木难支啊

fengwumao 发表于 2009-5-7 09:36

感觉除了看着大点散热效果一般~~~

冰怨 发表于 2009-5-7 10:39

这个玩意装上去,主板能不变形吗?拿根绳子吊着先

taizer 发表于 2009-5-7 10:56

金属的加强架 纯铜的底 纯铜的鳍片 199的价格
真不错啊。

候鸟过天 发表于 2009-5-7 11:21

实在垃圾...............不是我随便骂人...那效果也敢拿出来来见人.还190.......去死吧...比AMD原装的都比不上.....渣..

evangel 发表于 2009-5-7 16:44

这个能PK过U120E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尝尝全铜的威力!OC3红海至尊版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