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uzheng 发表于 2009-3-27 13:13

超频:Core i7 对决 Phenom II

导言
这次比拼不需进一步简介了吧-但我还是照例得写一段。Intel 处理器左右着我们过去一年的效能测试排行,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首先是该公司的 45 nm Core 2 Duo 为玩家提供了大幅却相对安全超频空间的优异平台。Intel Core 2 Quad 定价比 AMD 处理器多了不少,但它们的确能在针对多执行绪执行优化的应用软件中快得冒烟发烫。
最近推出的 Core i7 又进一步巩固了 Intel 的效能冠军之地位。时脉 3.20 GHz 的 Core i7 965 Extreme 较之前代旗舰 Core 2 Extreme QX9770,展现了全面性的效能增益。Intel 定价不到三百美元、时脉 2.66 GHz 的初阶型号,若要以风冷达到 4 GHz 时脉,似乎也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

然而,Intel 也有过未能顺利因应技术转移的尴尬期。以最近一次的 Pentium 4 Prescott 核心而言(好吧,这的确有段时间了),Intel 费尽力气以保持较之 AMD Athlon 64 的优势。但现在透过改良蚀刻技术与微架构改良轮流进行的「滴答」(tick-tock) 策略,情况终于逆转。这次AMD 将如何与之竞争呢?
http://media.bestofmicro.com/overclock-phenom-ii,N-B-174503-13.jpg

截至目前为止,AMD 一向是依赖换算方式模糊的「超值」一辞,以保持处理器竞赛的选手资格。个别而言,Phenom X4 系列是一款效能中等的产品,AMD 也了解这个事实,因此将这款处理器的价位订得比 Intel 四核产品来得有竞争力,以吸引目光焦点。不过 Phenom 不必活在协力厂商创造的生态系统中;反之,Phenom 是由 AMD 自家芯片组相辅相成-主要是 790GX 与 790FX。AMD 平台延伸了自家绘图卡的全面 CrossFire 支持,而且 ATI 绘图卡从 2008 年中期开始受到愈来愈多使用者的青睐。

AMD 处理器、芯片组与 GPU 连手出击的效果,的确也优于这些零组件的个别总合。因此我们认为该公司强调 Spider (这三大组件拼图所组成) 平台的努力的确可谓「成功」。

AMD 需要新东西
有鉴于新近的竞争挑战-Intel Core i7-AMD 以新处理器及整合所有硬件的软件,翻新 Spider 平台。读者在阅读 Ber的报导后已经知道,AMD 最近着力的重点称为 Dragon (飞龙)。

但我们这次不想老调重弹再述 Phenom II 的细节。反之,根据这款 CPU 架构的超频能力 (AMD 也证实 ACC 中的「魔法」都已纳入 Phenom II 中) 的大幅强化,我们热切于比较 AMD 最快 45 nm 处理器与 Intel 低阶 Core i7 920 (多数玩家会视为其超频竞争者的型号) 之间的相对价值。

在后续的段落中,我们将描述两个平台的超频方式、两个系统的温度、其成本、最高速时的效能并决定读者下一次升级的对象。

Intel Core i7 平台、组态与价位我们的建议


Intel Platform
Motherboard
Gigabyte GA-EX58-DS4
Processor
Intel Core i7 920
Cooler
Thermalright Ultra 120 Extreme
Memory
Corsair XMS3 6 GB (3 x 2 GB) DDR3-1600
Graphics
AMD Radeon HD 4870 X2
Storage
Samsung Spinpoint F1 1TB 7,200 RPM
Power
PC Power and Cooling 750 W
Optical
Lite-On DH-4O1S

这次评比中采用的零组件决定受到 Tom's Hardware 南加州实验室手上现有硬件的影响。但我们这次项目由 Thomas Soderstrom、Don Woligroski 与我自己 (Chris Angelini) 合作进行,使用零售的硬件,确认以较平价组件进行超频的可行性。

http://media.bestofmicro.com/overclock-phenom-ii,N-C-174504-1.jpghttp://m.bestofmedia.com/i/presencepc/design/loupe.gifZoom

因此我们这次以 Asus (华硕) 的 Rampage II Extreme 与一颗工程样品处理器进行效能测试。这块主机板并非廉价采购者的选择,i7 920 ES 也非零售产品。但如果你翻阅Don 的 1,250 美元系统组装者马拉松设定,可以看到他以较平价的 Gigabyte X58 主机板与盒装 i7 920,达成类似的超频数字。不过让人吃惊的是他的零售 CPU 有内存倍频限制,我的样品则无-这是 Thomas 在其《2,500 美元系统组装者马拉松报导》中展现的事实。

按照这种组态,我们的超值导向 Intel 系统在本文撰写之时的成本稍高于 1,550 美元。请记住,AMD 与 Intel 组建系统只有四项组件不一样:主机板、处理器、散热器与内存。为了比较超频环境的效能,我们保持其它组件完全一样。

i7 超频

现在 Core i7 超频已经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非 Extreme 型号锁住了倍频,因此额外效能来自 Bclk (基本时脉) 的调整。调整你的 Bclk、处理器电压、内存倍频 (零售产品带来的弹性远大于工程样品) 与 QPI 电压。

我们可以 4.0 GHz 开机,在 3.9 GHz 时运作颇为稳定。不过即使在我们最终妥协的 3.80 GHz 时,仍见到最高摄氏 85 度的负载温度。对日常使用而言,这种温度有点过度,那就谢谢再联络了。我们的最终设定为 20x CPU 倍频、190 MHz Bclk 与预设电压。

我们并不期望每一颗 920 都可以达到 4.0 GHz 水准,因此这些设定已计入每一颗 CPU 之间的体质差异。
AMD Phenom II 平台、组态与价位我们的建议

AMD Platform
Motherboard
Asus M3A78-T
Processor
Phenom II X4 940
Cooler
Ajigo MF091
Memory
Corsair XMS2 4 GB (2 x 2 GB) DDR2-1066
Graphics
AMD Radeon HD 4870 X2
Storage
Samsung Spinpoint F1 1TB 7,200 RPM
Power
PC Power and Cooling 750 W
Optical
Lite-On DH-4O1S

AMD Dragon 平台虽然是新推广的名词,但骨子里却是已经存在一段时间的 790GX 芯片组,所以为这个平台找到所有搭配零组件就容易多了。

在本文撰写的同时,此平台的零组件总计约 1,300 美元-比 Intel 组态少了 250 美元。节省下来的钱并不少,这点绝对会在我们的结论中提及。毕竟这种价差可以让你为 AMD 系统加上一台 Blu-ray 烧录机、升级处理器散热系统或是直接把钱存下来。

http://media.bestofmicro.com/overclock-phenom-ii,O-7-174535-1.jpghttp://m.bestofmedia.com/i/presencepc/design/loupe.gifZoom

超频 Phenom II

较之 Core i7 的已知超频潜力,Phenom II 仍是一块未知的处女地。当然 Phenom II 可以插上如前身一样的 AM2+ 脚座,但 AMD 表示,这颗处理器的重点在于新制程并整合了 Overdrive 应用软件与 ACC 自动启用的所有好处。AMD 指出这些强化都已纳入处理器硬件之中。因此,我们已见到 Phenom II 以液态氮散热可以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但这个事实几乎无助于组装家用系统的玩家。

AMD 似乎早已相当清楚 Phenom II X4 940 在气冷之下的表现。根据我们与该公司实验室的人员谈论,3.6 与 3.9 GHz 应该可行。我们一开始将放眼高标准,直指 3.9 GHz 的目标。

超频 Black Edition (黑盒版) Phenom II 就如同前代 Phenom 一样容易-在 200 MHz 的外频参考时脉之下,未锁的倍频是往上或往下调整 100 MHz 的最直接方式。在输入 19.5x 后,我们将处理器电压设定为 AMD 建议的气冷最高处理器电压值 1.55 V。

加载 Windows 时出现了蓝色屏幕-这样行不通。

下降到 19x 倍频时的 3.80 GHz,可让我们开机进 Windows,但开始任何效能测试时都会立即当机。然后我们再尝试 18.5x,形成 3.7 GHz 总时脉。以这个速度 (在增加处理器电压到 1.625 V 之后-但远高于我们放心让系统长期运作的数值),我们可以完成大多数的综合与游戏效能测试。但《决战时刻》与生产力导向的软件测试并不稳定。我们妥协在 3.64 GHz,降低倍频到 18 并让参考时脉增加 2 MHz (容许我们降低电压到 1.6 V)。较之 65 nm Phenom,这个超频结果好多了,但离我们对 Phenom II 的原始预期有点差距。

http://media.bestofmicro.com/overclock-phenom-ii,O-6-174534-13.jpghttp://m.bestofmedia.com/i/presencepc/design/loupe.gifZoom

不过好消息是即使在 1.625 V 时,废热也不成问题,在整个测试套餐执行时,OverDrive 报告的温度都低于摄氏 60 度。话说回来,即使是 AMD 建议使用的 OverDrive 软件新版本,也错误报告了这个平台的处理器与内存时脉速度。庆幸的是,我们对于 BIOS 超频方案还是比较安心。

测试系统与效能测试以下是两种超频后组态的并列对比:

System
Intel
AMD
CPU
Core i7 920 @ 3.8 GHz (190 MHz x 20)
Phenom II X4 940 @ 3.64 GHz (202 MHz x 18)
Cooler
Thermalright Ultra 120 Extreme
Ajigo MF091
Motherboard
Asus Rampage II Extreme
Asus M3A78-T
RAM
Corsair 6 GB Dominator DDR3-1600 CAS 8
Corsair 4 GB Dominator DDR2-1066 CAS 5
Graphics
AMD Radeon HD 4870 X2 (8.12 special)
AMD Radeon HD 4870 X2 (8.12 special)
Hard Drives
Seagate Barracuda 7200.11 250 GB
Intel 80 GB MLC SS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1 250 GB
Intel 80 GB MLC SSD
Sound
Integrated
Integrated
Network
Integrated
Integrated
Power
Cooler Master UCP 1100W
Cooler Master UCP 1100W
Optical
Lite-On DH-4O1S
Lite-On DH-4O1S

当然这张表会有一些争议点。首先是内存容量:4 GB vs. 6 GB。这是系统架构细节不同的问题,但我们认为这两种容量都是个别系统的最佳击球位置。另外还有测试主机板差异的问题:高阶 Asus 主机板对中阶 Asus 主机板的其间差价 150 美元。我们决定 Core i7 固定超频在 3.8 GHz,不过 Thomas 可以将他手上的零售样品超频到 4 GHz。这里选择的较保守时脉速度应该也是反映我们的较低价零组件建议清单而已。虽然德国团队可以将手上的 Phenom II 超频到 3.80 GHz,但我们最高只能超频到稍低于 3.65 GHz-即使套用高出标准相当多的设定。我们可以 3.70 GHz 完成大多数测试数字,但无法完成的那一部分迫使我们选择稍降频率。

这些测试都是在 Windows Vista x64 底下完成。值得一提的是 AMD 为 Phenom II 测试提供特殊驱动程序,但这应该无关统计数字,因为我们在这次测试中并未比较任何 Nvidia 绘图卡。

Benchmarks and Settings
3D Games
Crysis
Version: 1.2.1, Video Quality: Very High Details, Demo: CPU-Benchmark + Tom’s Hardware Tool
Far Cry 2
Quality settings set to max, 2560x1600/1920x1200, latest Steam version, in-game benchmark (Ranch medium).
Left 4 Dead

Quality settings set to max, 2560x1600/1920x1200, latest Steam version, timed demo.
Call of Duty: World at War

Quality settings set to max, 2560x1600/1920x1200, Patch v1.1, 60s FRAPS run through Semper Fi campaign.
Audio Encoding
iTunes
Version: 7.7.0.43, Audio CD (Terminator II SE), 53 min., Default format AAC
Lame MP3
Version: 3.98 Beta 3 (05-22-2007), Audio CD ""Terminator II" SE, 53 min, wave to MP3, 160 Kb/s
Video Encoding
TMPEG 4.5
Version: 4.5.1.254, Import File: Terminator 2 SE DVD (5 Minutes), Resolution: 720x576 (PAL) 16:9
DivX 6.8.3
Encoding mode: Insane Quality, Enhanced Multi-threading, Enabled using SSE4, Quarter-pixel search
XviD 1.1.3
Display encoding status=off
Mainconcept Reference 1.5.1
Reference H.264 Plugin Pro 1.5.1
MPEG2 to MPEG2 (H.264), MainConcept H.264/AVC Codec, 28 sec HDTV 1920x1080 (MPEG2), Audio: MPEG2 (44.1 KHz, 2 Channel, 16-Bit, 224 Kbp/s), Mode: PAL (25 FPS), Profile: Tom’s Hardware Settings for Qct-Core
Applications
Autodesk 3D Studio Max 9
Version: 9.0, Rendering Dragon Image at 1920x1080 (HDTV)
Grisoft AVG Anti-Virus 8
Version: 8.0.134, Virus base: 270.4.5/1533, Benchmark: Scan 334 MB Folder of ZIP/RAR compressed files
Winrar 3.80
Version 3.70 BETA 8, WinZIP Commandline Version 2.3, Compression= Best, Dictionary= 4,096 KB, Benchmark: THG-Workload (334 MB)
Winzip 11
Version 11.2, Compression=Best, Benchmark: THG-Workload (139 MB)
Synthetic Benchmarks and Settings
3DMark Vantage
Version: 1.02, GPU and CPU scores
PCMark Vantage
Version: 1.00, System, Memory, Hard Disk Drive benchmarks, Windows Media Player 10.00.00.3646
SiSoftware Sandra XII SP2
Version 2008.5.14.24, CPU Test=CPU Arithmetic/MultiMedia, Memory Test=Bandwidth Benchmark


效能测试结果:综合软件读者在查看 Sandra 分数时,请记得综合软件常会强调特定优化,但这可能不一定会反映出现实世界的效能测试结果。比方说 Core i7 在算术与多媒体测试上的胜出,可能不一定符合我们许多应用软件的测试结果;不过内存频宽比较表就引人玩味,这展现了 Core i7 的三通道控制器可以提供的出色输送量 (throughput)。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Z/174527/original/image039.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O/0/174528/original/image040.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O/1/174529/original/image042.png

3DMark Vantage 看起来接近许多,其中 GPU 测试最为类似,再来是 Overall (整体) 测试,最后是处理器度量-它极度偏袒 Intel 处理器,我们认为这无法反映高分辨率下的现实世界游戏效能。请再往下看……

http://media.bestofmicro.com/O/2/174530/original/image043.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O/4/174532/original/image045.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O/5/174533/original/image046.png

PCMark Vantage 看待事情比较清楚一些,但Intel Core i7 仍在整体、内存与生产力测试上领先;不过 AMD 在硬盘效能测试上领先。让我们前往现实世界的测试,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更清楚这些综合软件度量转化为时下应用软件的精确度。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V/174523/original/image034.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W/174524/original/image036.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X/174525/original/image037.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O/3/174531/original/image044.png

效能测试结果: A/V 编码http://media.bestofmicro.com/N/N/174515/original/image021.png

两颗超频后的处理器都创记录完成我们的 iTunes 效能测试,Core i7 以 11 秒胜出 AMD Phenom II。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O/174516/original/image022.png

LAME 3.98 中也是同样情况,只是在此例中, Intel 的优势稍大。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P/174517/original/image023.png

我们以 TMPG 跑的 DivX 与 Xvid 测试都显示相同的事实。Intel Core i7 微架构擅长于多媒体软件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 3.8 GHz i7 920 可在这些工作负载下压倒 Phenom II。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Q/174518/original/image024.png

Mainconcept 的 MPEG 2 转 H.264 在最后又显现了 Core i7 处理音讯与视讯的擅长程度。让我们再往下看套餐中的生产力测试,看相同结果是否能再延续多媒体测试的趋势。
效能测试结果:生产力软件http://media.bestofmicro.com/O/6/175830/original/image025.png


更新:从CES (消费性电子展) 返回后,对于 Phenom II 一开始在这项测试上超越 Intel Core i7 表现的事实 (即使前往拉斯韦加斯之前已经一再重复测试),我们深感困扰。因此我们将 X58 平台完全拆下,安装相同的 Windows Vista 与所有效能测试软件以重新组装系统。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的分数在 3ds Max 一项上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以上结果。

我们思考这可能是节流 (throttling) 问题导致,因此我们开开关关许多设定,但都未再出现效能上的变化。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S/174520/original/image027.png

我们的防毒测试再次偏向超频到 3.80 GHz 的 Intel Core i7 920。AMD Phenom II 落后 Core i7 53 秒。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T/174521/original/image028.png

我们过去已以实例证明 WinRAR 效能测试已针对多执行绪环境高度优化,而它似乎也受益于 i7 920 具备 Hyper-Threading 的四实体核心,能比超频后的 Phenom II 快 58 秒完成我们的压缩测试。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U/174522/original/image029.png

Winzip 是针对双执行绪优化,因此这项测试并未完整用到 CPU 的可用执行资源。即便如此,Core i7 微架构在这项测试上的表现仍好上许多。
效能测试结果:游戏http://media.bestofmicro.com/N/F/174507/original/image013.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G/174508/original/image014.png

一对 AMD RV770 GPU 需要强劲的 CPU 才能展现潜能,这也不是秘密。我们可在两张比较表中看出,超频后的 Core i7 与 Phenom II 处理器都可以带来足够马力,以发挥 4870 X2 的潜力。若要创造更高的画面更新率 (frame rate),我们需要更高的绘图卡马力。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H/174509/original/image015.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I/174510/original/image016.png

在不启用反锯齿 (AA) 的情况下,Core i7 与 Phenom II 均可以在 1920x1200 或 2560x1600 时提供可玩的画面率。读者可以看到 Phenom II 可以一路延展身段,切换为较高分辨率也不会牺牲什么效能。在 1920x1200 时开启视觉细节会加重绘图卡的负载,并出现重大效能差距。2560x1600 时也没有太大差别。两种组态都降到每秒 60 个画面 (FPS) 以下,而Intel Core i7 多了 10 FPS 的差距并不算小。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J/174511/original/image017.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K/174512/original/image018.png

不开启 AA 或各向异性滤镜 (anisotropic filtering; AF) 的情况下,Intel 平台仍能在 1920x1200 分辨率下发挥潜力。在 2560x1600 时,绘图卡马力是速度的瓶颈所在,因为两者分数类似。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启用 AA 与 AF 时-效能都一样,无论是购买哪一种平台组态。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L/174513/original/image019.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M/174514/original/image020.png

《恶灵势力》(Left 4 Dead) 重度依赖绘图卡马力,而《决战时刻》似乎则对 CPU 要求较高。不开 AA 与 AF 的情况下,AMD Phenom 的瓶颈出现在稍高于 70 FPS,而 Intel 最高在 111。即使绘图卡需求更高,只要启用 AA 与 AF,瓶颈似乎在同一点上,只有在 Core i7 平台上的 1920x1200 分辨率下才可见高于 70 FPS 的表现。
功耗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已确定的是,超频到 3.80 GHz 的 Core i7 920 在几乎所有项目上都快过超频后的 Phenom II X4 940。但 Core i7 的搭配主机板与 DDR3 内存配备较贵,因此整体代价也高。但两大平台在超频后的耗电数字呢?

http://media.bestofmicro.com/N/D/174505/original/image010.pnghttp://media.bestofmicro.com/N/E/174506/original/image012.png

闲置时它们双方是没得比的。在 Windows Vista 电源计划的平衡设定下,Cool’n’Quiet 会让 Phenom II 降频到大约 800 MHz。因此整个平台在 175 W 功耗左右盘旋。Enhanced SpeedStep 技术对 Core i7 就没那么友善了,闲置时它的降频时脉仍高达 1.6 GHz。因此 i7 920 系统在闲置时未曾降到 255 W 之下。

提高负载后的数字就开始对 Phenom II 不利,因为它加压会导致较高的功耗。闲置时的功耗差距已经不再,现在 3.64 GHz 处理器比 Core i7 多吃了 10 瓦电力。

不过请记住,系统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闲置的。所以整体而言,Phenom II 会是较低耗电的方案。不过在上路狂飙之后,它就和 Core i7 一样是吃电怪兽-即使获得 AMD 新 45 nm 制程之助。
结论就我们的观点而言,采购两大次世代平台之一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四。

第一是价格。AMD 占了上风。虽然 Phenom II X4 940 定价相当接近 Intel Core i7 920,790GX 架构主机板定价在 150 美元左右,而高阶 X58 平台通常接近 300 美元 (虽然我们此处是推荐 250 美元的型号)。DDR3 内存仍比 DDR2 贵了许多。若要组成三通道,这项较先进的技术较之较为主流的双通道,会产生明显的价差。一般而言,打造 Phenom II 会比 Core i7 系统便宜 250 美元,但为 AMD 平台加装比较好的独立散热器,会抵销约 50 美元的优势。

第二则是效能。Intel 保持了在这方面的优势-即使两大组态都已超频时。我们只是将 Bclk 提高到 190 MHz 并保持其它设定原状,即可轻松让 Core i7 920 提高到 3.80 GHz 的水平。在得知我们德国实验室可以气冷达到 3.80 GHz (AMD 实验室团队表示预期可以 1.55 V 达到 3.90 GHz) 的前提之下,我们这次是以极限方式来超频手上这颗 X4 940。虽然我们可以最高 3.80 GHz 开机,但在降到 3.64 GHz 之前都无法始终如一跑完效能测试-而且还调整为 1.6 V 的核心电压-各项条件少了一点都无法在此速度下 100% 稳定。根据我们可以达成的最高速度,Intel Core i7 在我们的每一项测试中都击败 AMD 最快的 Phenom II。

第三是耗电问题,这一项我们也要夸奖 AMD。闲置时-计算机绝大多数时间下的状态-超频后的 Phenom II 降频到 800 MHz 并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省电数字。只要提速到 3.64 GHz,它的耗电就比 Intel 3.80 GHz Core i7 来得高。不过我们想大多数玩家不会从这个观点对处理器另眼相看。

最后还有升级的问题。对现有 AM2+ 主机板拥有者而言,Phenom II 是可以随时插上的升级组件。只要主机板与绘图卡可以配得上新 CPU,升级只要花 275 美元。反之,采用 Core i7 代表至少要购买 CPU、主机板与 DDR3 内存。这对 Intel 而言不一定是坏事,Intel 一向积极逐步推动与拥护最新技术-有时候是以危害本身市场的方式为之。我们知道 DDR3 将取代 DDR2,而且购买可同时支持 CrossFireX 与 SLI 的 X58 主机板也是一件好事。AMD 的升级之路可以让玩家再多延长一下老迈硬件的生命。

那么该买哪一种?

Core i7 与 Phenom II 似乎是迎合两种不同的客群。事实上,总是会有采用全 AMD 架构的游戏玩家,愿意牺牲一点 CPU 速度以节省经费;也是会有愿意为 Core i7 较新技术多花成本的 Intel 死忠者,我们见到两种平台都有明显优势。

对于在意效能的游戏玩家或多媒体狂热者,超频到 3.80 GHz 的 Intel Core i7 920 就是能带来最引人注目的体验;250 美元左右的价差是舍 AMD 方案的代价,我们认为这笔钱也付得值得。AMD 计划在 2009 年上半移转到 DDR3 技术,而较平价的 X58 主机板也正逐步出笼 (目前最便宜的是 Gigabyte 的 210 美元 EX58-UD3R),所以其间的价差会慢慢缩小。

如果你是考虑较为生产力导向的目的采购者,那选择 Phenom II 较为合理。毕竟,Phenom II 处理每一种任务的能力也接近 Core i7 (当然是两大平台都超频的情况下)、它可以插上现有 AM2+ 主机板、价位较低;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耗电也较低-即使像我们一样已高度超频时。这次我们没有那么幸运可以将Phenom II 超频到原先预期的水平,但较之 AMD 65 nm Phenom 系列,Phenom II 仍是可见明显改良的一款产品。

-----Tom's

候鸟过天 发表于 2009-3-27 20:27

.......看不懂这么高深的语言文章...................

IronMartYn 发表于 2009-3-27 20:30

终于看完了
总的来说,爱妻还是领先肥龙不少的

fengwumao 发表于 2009-3-27 20:34

intel目前的u整体水平比amd强点,期待amd的反击~~~

pheonixp 发表于 2009-3-27 20:37

肥龙2的对手是Q8,Q9
I7还谈不上,要不然P55主板早出来了

鼻屎鸟 发表于 2009-3-27 21:18

看着爱妻直流口水,可惜我07年,大约在冬季上了Q6600了

asi 发表于 2009-3-27 21:43

amd加油啊。。。用了你几代了

zero14134 发表于 2009-3-27 21:53

翻译的中文修饰能力都待加强

Gamma 发表于 2009-3-28 01:13

一套i7的价格等于两条套肥龙2的价格

alloy 发表于 2009-3-28 02:52

I7加X58平台还是太贵,暂时把目标锁定在I5上

mars9999 发表于 2009-3-28 09:45

游戏性能相差不算太多,看来肥龙2还是不错的

manu239 发表于 2009-3-28 15:34

太多了 么看完
显示器太大看的眼睛痛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频:Core i7 对决 Phenom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