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终于买到了。晒一下新主机,以及折腾中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心得。长文多图
本帖最后由 billmarx 于 2021-8-10 04:26 编辑这主机前后陆陆续续折腾了快3个月。长这个样子:
现在这是租的房子。以后要搬地方,所以盖板的膜就不撕了。不知道为什么图横不过来。
背面:
搞机环境:
开机状态下显卡温度不上50度,风扇不会转。
我是坚定的无光死忠份子,显卡中间的风扇**原本是有跑马灯效并且不能调节,所以我就把RGB灯的小插头给拨了
配置如下:
测试环节:
双拷5分钟后的状态,原图有1M,实在是传不上来,只能压了又压:
不知道是不是手欠把2004版本的WIN10更新到了21H1的原因,AIDA64的缓存测试没了数值,懒得再折腾系统了,不管他了。
跑分:
前前后后差不多3个月的搞机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
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微星B560M迫击炮主板。冷启动开机,NV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只有800M左右。基本就是只有PICE 1X的速度。马上热重启后速度就恢复正常了。各种重装系统,把BIOS都改得面目全非,都没办法。最后是更新BIOS了事。
第二就是慎重选择东芝铠侠硬盘,坑保修是往死里坑的那种。RD20 500G版本号称保修写入量是200TB,保修条例的角落头里还有一行小字:大至意思就是健康度降到零,就没保修了。
实际用起来,1T左右的写入量就会掉1%的健康度。真是坑人坑到佬佬家。其实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是去找京东客服硬肛退款退货?还是将就着用,拼人品指望他健康度掉零了,还能像新盘一样飞起。
真是血压升高。。。双面厚得不得了的硬盘,性能和1T和2T版本的一样。有理由相信500G版本的就是1T,2T版本的残次品。唯一还能说得过去的就是性能勉强能和970EVO PLUS打得有来有回。
第三,两块机械硬盘,都是希捷,一个是1T的垂直盘,用得很正常。另一个2t 5400转的叠瓦盘,我是拿1T的来下电影,下好了移到叠瓦盘上。
叠瓦盘,待机或不用读写这块硬盘时,很有规律的每隔10多20秒就会发出咯吱咯吱两声。网上查过了,是磁头归位的声音。如果有用到这块硬盘,那这种声音就不会出现,比如说看这个盘上的电影。
有试过想用CrystalDiskInfo和HDTune去设置这块硬盘的AAM/APM控制,不过失败了,设置不了。1t这块就可以设置,不过它又不响,我去设他干嘛。到现在我还在为这块叠瓦盘脑门发疼,都是从其他电脑上拆下来的,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第四,条件合适,还是选择全尺寸ATX大板为好(废话),我是因为外地工作,租房。为以后的移动考虑,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MATX小板和相对的小机箱,但又为日后上30CM以上的大显卡做了预留。然后以前一直都是在摆弄箱式机箱。看到这种脚手架全漏风格的很新奇,就忍不住换个品味试试。当然也有MATX小主板便宜的原因,矮个子里拨高,选了个供电看起来最好的就是了。但MATX的NV位还是太紧凑了,一块夹在显卡和CPU的中间,一块正好在显卡散热鳍片的底下无时的都在下面最大化的吃着显卡的尾气。。。无解。双拷或游戏一开,哪怕没什么读写,两块NV盘的温度马上节节升高。
CPU散热1公斤,显卡没称过,过手感觉也差不多。虽然上了个显卡支撑架,但感觉还是太单薄了,显卡下面是镂空直通地板的,常规的支撑杆没办法用。
一是怕总计2公斤以上的重量在拉扯主板,二是怕显卡长期下垂之后变形。所以感觉还是躺着放比较稳妥,问我为啥不上240水,问就是水冷从入门到理赔无门。
最后最大的心得,排线比装机子要难,费时又费力,最后还不咋滴,反正水平有限,机箱一躺,眼不见为净。
除了970EVO PLUS 2T是闲鱼上1550买的无保全新美版,还有CPU是散片,其他都是京东自营自购一手货。
显卡前几天很偶然的随手刷了一下京东购物车,发现竟然有货,丽台的,5899,然后下单交钱,有150元的券,5749入手。是从上海调货过来的。100%是别人退货的。到手时包装袋封条完好。
关于显卡,就不想多说了。去年6月份开始关注30系,然后就去关注显卡吧。一直到今天,水贴加签到都到了12级。历代各界大型耍猴现场都没有缺席过,但总是没有成为天选之猴的命。现在回想起来,满满的恶心反胃。
现在多出一块应该是七彩虹1650,还没想清楚要怎么处理。
感觉性能和我家里从13年用到现在的第一代I7 990X的服务器版W3960带的GTX970基本差不多。跑分也差不多。
不知道为什么在WIN10自带的看图软件里已经把图片的方向调整好了,上传到这里又是这个样子。
没钱上2K 144的了,先1080P 75将就用吧,我这桌子太小,靠得太近了,现在27寸都用得脑子有点发昏,我都在考虑是不是换回21.5寸的这个。但又有点不舍得75的刷新率。总比60要多嘛。这两个显示器都不是我的,都是带不走的。
回顾一下,我第一台电脑是赛扬II366,依次走过赛扬II 800, 图拉丁赛扬III1G, BT2500+,AM2 3000+,X2 3800+,x4 940,第一代I7 990X(现在还在用着)。
显卡是野人4 8M。TNT 16M。TNT2 M64 32M。GF4 MX400 64M。GF3 TI200 64M。GF4 TI4200 64M。9550 64M。X1300XT 128M。3850 512M。9800GTX+ 512M。GTX260+ 768M。7850 1G(送朋友了,现在还在用着)。GTX970(现在还在用着)
还买过一台ROG 超神2,i7 8750+1070,祼机4.7公斤,17寸的重装笔记本。摆弄了几个月,后边缺钱卖掉了。
以上都是我自己买配件自己一点一点拼起来完全属于我100%支配的电脑,帮别人装机或摆弄一些有一时使用权工作用的电脑没算在里边。
还在考虑是不是再多花六百块,换个10850K
没有生产力需求,就是打游戏和看电影。
花这几百值不值得? 现在买RTX3XXX感觉很像49年入国军!{:3_94:} 在那之后的你 发表于 2021-8-10 04:56
现在买RTX3XXX感觉很像49年入国军!
现在买顶多算是抗战时期,毕竟40系还需要至少一年才有希望,生命周期上还是有保障的。
价格上来说面对刚需就不要等,没有谁能当预言家,有的只是不同时期的各种骚操作罢了。
在那之后的你 发表于 2021-8-10 04:56
现在买RTX3XXX感觉很像49年入国军!
入国军,40系怎么怎么样的问题我闭口不谈。容易引战伤坏心情血压高。
我的观点就是自己想要,当期下承受得起觉得合适就行。
现在这种畸形的显卡市场大环境下,任何不以赚钱为目的(包括专业软件生产力,挖矿,黄牛倒卖等)的购入显卡行为,都是在交智商税。
像我这样的纯粹看看电影打打游戏的,交的智商税是最高的。
我工作时间平均10个小时以上,一般晚上9~10点回到房间,也就可以摆弄电脑到凌晨两三点,然后早上9~10点就要起来去上班。
折腾这套电脑的出发点就是冲动,就单纯想堆一个性能主流偏上一点的配置,体验一下大部分的3A大作无脑拉高,反正自己承受得起。因为以前用I7 990X+GTX970,玩个游戏还要抠抠嗖嗖的去细调画质选项,以求在画质和速度之间找个均衡点。各种细调测试之后,感觉OK了,时间都过去,该睡觉 本帖最后由 billmarx 于 2021-8-10 15:17 编辑
ho_haohao 发表于 2021-8-10 09:55
很好的配置。在当下看来性价比不错!
10850K 2350,10700KF回收价1700,有没必要折腾一下。 本帖最后由 shuiyuedao 于 2021-8-10 16:58 编辑
有需求就买,无所谓入不入国军,只要自己觉得可以承受那点溢价何必和自己过不去
ho_haohao 发表于 2021-8-10 16:03
要看你的10700KF体质,假如你的10700KF体质不错轻松超5G,就不要换。体质不行可以摸一把10850K.
10850K是 ...
既然当初选择了560M主板就没考虑过超频问题,一切按默认频率来算。
我这块10700KF,BIOS里全按默认来,烤鸡顶峰150瓦,电压1.28V。稍微设置了一下防掉压等级到3(默认是9),还有个什么什么cpu voltage offset的选项,里边有+-和自动选项,我从自动改成了-。再烤鸡,峰值功耗就降到131W,电压1.18V。
如果换主板解锁超频姿势,预计CPU会上到220~250W左右,散热扛不住,换主板代价太高,勉强可以看得上的Z590都要1500以上。我电源也不是什么坚货,就便宜的安钛克NE750。CPU220W+显卡290W+两条内存,2块NV,1SATA SSD+2机械保守70W。这款电源的品质让我认为不怎么扛得住。
总之,就是为了默频上提升的那100MHZ和多出来的两个核而已。默频战未来。 恭喜!这套配置估计能坚持又一个五年了 DDDDDWWWWWLLLLL 发表于 2021-8-10 17:46
恭喜!这套配置估计能坚持又一个五年了
我上一套配置坚持了8年,I7 990X+GTX970。现在在家里还处于正常使用中的状态。 你这个电脑操作台真够小的。。。。。 joyeehappy 发表于 2021-8-10 19:39
你这个电脑操作台真够小的。。。。。
换大台了,这环境咋样
billmarx 发表于 2022-3-27 21:59
换大台了,这环境咋样
机箱还不如放桌子底下,噪音小一点,而且可以把显示器再放后面点,一般30寸左右的显示器,怎么都要70厘米左右的视距。
我是弄了一个升降桌,主机放桌子底下,弄一个小桌子搁着,显示器后续考虑用支架,节约点地方,桌子上显得干净,现在用的27寸显示器,视距65厘米左右,显得有点近,如果用支架,可以调节到最远80厘米,就算32寸也差不多够用。
本帖最后由 billmarx 于 2022-3-28 23:28 编辑
joyeehappy 发表于 2022-3-28 10:30
机箱还不如放桌子底下,噪音小一点,而且可以把显示器再放后面点,一般30寸左右的显示器,怎么都要70厘米 ...
我这个脚手架机箱镂空的,吃灰很严重,放地上吃灰BUFF提升200%,而且扫地拖地的时候很容易扯着线或捅到玻璃盖板,有隐患。
噪音是蛮大的,CPU散热几乎没声音,主要是3070TI这个东西,大家都懂,我还自设多少度风扇就%多少转,但没关系,我有原道悔恨之泪耳机:loveliness:
距离问题因为我的个人习惯,我觉得现在的刚刚好,正好一个标准键盘的长度,具体是多少没量。27寸2K的显示器,我用的缩放与布局是100%,再拉远就看不清字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