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不是有意淘汰机械硬盘了大容量的都是叠瓦式废盘
貌似2t开始都是缓存256m的叠瓦式硬盘,不小心入手一块,本来的坏了。真是噩梦。读取速度极不稳定,磁头老是时不时就响,游戏或bt下载易死机。用希捷的专用测试软件又测不出问题,用起来问题极大。看来这硬盘除了存储数据,放放片子,没别的用了。看来还得买固态硬盘了,机械的不敢买了。这个叠瓦式是不是厂商故意出来淘汰机械硬盘的。 本帖最后由 StrollerRalphy 于 2019-8-14 19:41 编辑逐句回答:
1、不是,比如东芝还坚持PMR,如P300,也是2T的。
2、SMR本身就是技术向容量妥协的产物,要解释这一问题,必须要讲一个更加通俗可懂的例子。在CPU领域,22纳米工艺成熟后,以后各大半导体厂推出的所谓3D晶体管技术,强行将工艺推进至14纳米、7纳米甚至5纳米,但时至今日,3D晶体管的漏电问题依然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妥协,都是原有工艺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在如此小的单位面积上再增加更多的晶体管数了,只能换个姿势续着。其原因与本帖所谈的硬盘盘片堆叠问题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CPU本身就不是为了追求稳定而生的,所以消费者对其稳定性不如硬盘敏感(毕竟硬盘里的数据是无价的,所以硬盘的稳定性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机械硬盘技术发展至今,其几英寸的盘片上已基本无法再扩充更多的数据,技术难度与CPU相比也不遑多让。如今厂商要在速度和容量之间做“尽可能两全”的选择,因此,叠瓦式的盘片就自然成为无可奈何的选择。具体的技术就不谈了,你既然问这种问题,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相关知识的。
3、要速度,买SSD;要数据安全,多备份。如果看重数据安全,用一块机械硬盘放数据显然是不够的,苹果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对吧。
4、是不是故意的,个人认为不是,目前SSD的单位制造成本还是比HDD高不少,HDD的边际成本已经很低了,而SSD每年还要巨额研究经费要支出,厂商没必要自断手脚,个人更倾向于这是目前技术瓶颈期无可奈何的选择。阴谋论不可取。
是不是SMR还是看类型吧,希捷的酷狼酷鹰系列应该都是PMR,这种NAS或者监控硬盘用SMR可太恐怖了。楼主可以考虑入手企业级硬盘,希捷的银河或者西数HGST都是很好的选择,价格也很香,就是吵一点 register1027 发表于 2019-8-15 08:29
是不是SMR还是看类型吧,希捷的酷狼酷鹰系列应该都是PMR,这种NAS或者监控硬盘用SMR可太恐怖了。楼主可以考 ...
这种都是只能台式机用吧? newkyo 发表于 2019-8-16 08:29
这种都是只能台式机用吧?
这些确实都是3.5寸盘,塞不进笔记本,不过现在硬盘盒硬盘柜满大街都是,也可以搞家用NAS,这个影响不大。
如果说2.5寸硬盘的话,SMR提高磁记录密度,比较容易减小体积,可能是2.5寸盘倾向于使用SMR的原因之一。
这是什么一死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