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枫霜叶 发表于 2018-10-28 10:12

三信仰之战:希拉克略家族的野望

本帖最后由 清枫霜叶 于 2018-10-28 10:13 编辑

序言东罗马的查士丁尼大帝恋恋不忘西罗马旧土,一心收复罗马,耗尽了帝国财富,然而光复的土地随着他的死立刻烟消雨散,犹如一个分手的浪子一样头也不回的走了,辉煌之后即是混乱,百夫长福克斯于君士坦丁堡夺取皇位后,帝国一片大乱,年轻的阿非利加总督之子希拉克略决定渡海进攻君堡,赌一把钱财,几十年的征战,希拉克略不仅成了东罗马的皇帝,也击败了宿敌波斯帝国,收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一时间皇帝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一个新的信仰却在阿拉伯兴起,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启......
始皇帝:弗拉维斯·希拉克略希拉克略皇帝已经年迈,即将60大寿,可是阿拉伯帝国的兴起让皇帝难以安享晚年,昔日的波斯帝国被这个新宗教打的一败涂地,很快首都泰西封便陷落了。皇帝意识到如果不加以干预,下个被进攻的地方便是东帝国,于是皇帝立刻将埃及、巴勒斯坦军团调集至两国边界,皇帝亲率禁卫军从君堡急行军赶赴安条克。准备从杜马萨撕开阿拉伯帝国的战线,缓解萨珊帝国的压力。然而欧洲领国塞尔维亚却在此时宣战帝国,准备在帝国欧洲偷一片土地,皇帝不得不让心腹统帅率不占优势的军团直取塞尔维亚,两军在塞尔维亚城首都展开决战,帝国取得大胜,迫使塞尔维亚王国变成藩属国,西线危机解除。没了后顾之忧的皇帝专心攻略阿拉伯帝国,突袭杜马萨成功,东帝国大军兵锋直指阿拉伯首都麦加城,阿拉伯帝国立刻改变战略,开始从萨珊波斯撤军,满腔怒火向帝国军团扑来,然而皇帝极为英勇,决定让自己的军团独守杜马萨,1个军团抵挡阿拉伯帝国4支军团,而埃及军团继续进攻麦加。一场史诗战斗在杜马萨展开,希拉克略以一敌四,大胆出击,在阿拉伯4军未合围之前,一一迎战沙漠军团,个个击破,取得血战险胜,可是由此阿拉伯4个主力军仅剩1个向泰西封方向撤退,然而阿拉伯想不到的是帝国新军安提克军团早已组建直奔泰西封而去。很快泰西封陷落,哈里发欧麦尔战死城中,阿拉伯军大惊,再次向沙漠逃遁而去。东帝国准备将这个还未成形的噩梦扼杀在摇篮中,可是空虚的埃及很快传来坏消息。阿克苏姆帝国向希拉克略宣战,目的只有一个即是夺取埃及行省,后方的空虚让皇帝难以继续追击阿拉伯帝国,希拉克略不得不含恨率军撤退埃及,于是开始一场漫长的追击战,由如躲猫猫一样阿克苏姆与希拉克略在埃及不断追赶,终于在亚历山大里亚沙漠两军决战,皇帝取得大胜,终于歼灭了阿克苏姆帝国的主力部队。然而此时帝国各边境行省都不安分,治安秩序大跌,动荡不安,皇帝占领了麦加、泰西封两地,却牵制了帝国两个军团驻守该地维持治安,皇帝可用的野战军捉襟见肘,于是皇帝大胆决定焚毁这两个首都城市,大火足足烧了10余天,昔日文明的都城一片废墟。多了两个军团后,皇帝痛定思痛,决定乘兵力充足,测地解决埃及边境的隐患,即是阿克苏姆帝国,皇帝深入尼罗河追击,攻陷其首都,迫使其臣服帝国,成为附庸国。然后回军假道伐虢征服了诺帕夏王国,至此尼罗河只有帝国的势力了。希拉克略认为安全了,正要重新进入阿拉伯时,年迈的皇帝终于抵挡不了死神的召唤,魂归天国。
东二世:希拉克勒奥斯希拉克勒奥斯是先帝的幼子,在他之前有一个嫡出兄长和一个私生子大哥,不过因为血统的高贵,希拉克略还是把皇位给了这个幼子。希拉克勒奥斯28岁继位,但帝国远不如先帝预期的安全,非洲第一大国葛尔马提亚王国与帝国开战,目的也是富饶的埃及,阿克苏姆等沙漠国也反叛,希拉克勒奥斯执政理念与父亲不同,他不是要敌国臣服,而是要彻底毁灭,因为这样的臣服并不牢靠。帝国与葛尔马提亚在北非沙漠展开决战,皇帝取得酣畅大胜,歼灭其主力,然后率军长驱直入,攻取了葛尔马提亚首都,葛尔马提亚灭亡,出手不凡的希拉克勒奥斯迅速让各国君主看出了新帝的狠辣。安定了北非西部局势后,可恶的南斯拉夫王国宣战帝国,皇帝又渡海回击,夺取了其首都多马维亚,欧洲再次安宁。同时备受打击的阿拉伯帝国也被萨珊波斯吞并。日益坐大的萨珊波斯帝国,让皇帝看到了危机,这个庞然大物组建了一个巨大的势力“东方王朝”,萨珊帝国为宗主,麾下包括辛德拉王国、厌达汗国、可达利克王国等诸多东方王国,依然称霸东方亚洲,新的萨珊万王之王性格是反复无常,这以为着昔日联手打击阿拉伯的情谊并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皇帝预判萨珊一定会宣战帝国,必须在萨珊开战前彻底稳定帝国边疆,皇帝集结军团重新进入尼罗河,一举歼灭阿克苏姆、诺帕夏两国,统一尼罗河流域。新的世界局势:天下四分。“东方王朝”:萨珊帝国,麾下包括辛德拉王国、厌达汗国、可达利克王国等诸多东方王国。“罗马同盟”:东罗马帝国,麾下包括南斯拉夫王国、阿齐卡、意大利、北非等王国。“西欧蛮盟”:法兰克帝国、西哥特王国、伦巴第王国、巴克斯王国。“罗斯联邦”:阿瓦尔汗国,伏尔加联邦、黑、百克罗地亚、立宛淘大公国。果然不出皇帝所料,刚刚平定阿克苏姆帝国,萨珊帝国就向帝国宣战,并且迅速夺取帝国边境多座小城,当时帝国只有一支军团驻扎在亚美尼亚行省,可萨珊已经派出四个军团直奔而来,皇帝军团一路急行军,而在红海帝国大军决定渡海攻击阿拉伯行省,但却遭遇同样战略的萨珊海军,两条战线大战一触即发。
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托西普之战第一次托西普之战:在皇帝大军还未到达前,埃及军团已经率先抵达亚美尼亚行省,和当地军团联合防守,萨珊4支满编展开进攻,第一次托西普之战是一次艰苦的守城之战,因为严寒的帮助,萨珊没能歼灭帝国行省军团,只能暂时包围。战果:平手而在红海,帝国两个军团苦战萨珊海军主力,还是获得的血战险胜,顺利返回埃及,逃过了被歼灭的命运。第二次托西普之战:萨珊战略上的失误即是没有果然在皇帝大军抵达前歼灭当地驻军,可是上天已经不会给他机会了,皇帝大军已经到达,这场皇帝主动出击,4对4,双方展开了一次巨大规模的战争,帝国重装步兵配合骑兵侧袭发挥了绝对作用,萨珊打败。第三次托西普之战:打败的萨珊4个军团各自撤退,可是才半年萨珊再次包围托西普,皇帝不会再有一丝仁慈,第三次托西普之战,帝国主力彻底击败萨珊波斯,波斯门户洞开。波斯主力丧失之后,终于到了帝国追击波斯的时候了,很快萨珊土地一个一个被夺去,就连首都埃克巴坦那也沦陷了,一路进攻的帝国很快收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并在新泰西封之战歼灭新组建的萨珊主力,因为萨珊太过庞大,难以一口吃掉,皇帝明智的选择了克制,同意萨珊求和称臣,变为帝国附庸国,至此,“东方王朝”基本瓦解,其麾下小弟统统加入“罗马同盟”。完成此等伟业的皇帝希拉克勒奥斯,满意的去了。
东三世:君士坦提乌斯·优西比娅君士坦提乌斯系先帝长子,36岁继位,之前一直就职野战军,同“东方王朝”的大战极大了锻炼了君士坦提乌斯,东方的大战才刚刚结束,“西欧蛮盟”就蠢蠢欲动,在帝国大战波斯之时,“西欧蛮盟”发生内讧,法兰克帝国欲一统西欧,得罪了昔日盟友,西哥特联合巴克斯、伦巴第王国直接灭亡了法兰克帝国,西哥特势力控制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半个高卢,伦巴第则控制了意大利北部,伦巴第不满意现在的成果,联手西哥特王国向帝国宣战,意图夺取巴尔干半岛,帝国小弟南斯拉夫王国首当其冲,皇帝君士坦提乌斯率军支援,没了东方后顾之忧后,皇帝集中了5个军团进入南斯拉夫,首战就展现了绝对的实力,击败入侵的哥特、伦巴第联军,随后进入伦巴第领土,决战其主力部队。胜利后开始鲸吞北意大利各省。此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帝国主力灭亡伦巴第王国时,不甘心的萨珊帝国反叛,可是皇帝留在东方的军团时刻监视着萨珊,叛意一起,罗马军团迅速包围萨珊最后一城,饿到敌军相互吃人时,攻灭了萨珊,这个“东方王朝”彻底消失了。接下来的日子,伦巴第灭亡,罗马大军大战西哥特王国,取得连连大胜。皇帝逝世。
东四世:泽德尼乌斯·米拉米拉53岁继位,是先帝君士坦提乌斯的兄弟,之所以会继位,是因为先帝三个儿子都不让人满意,为了帝国大业,先帝将皇位传给了兄弟米拉,米拉皇帝异常老练,和兄长一直征战,既跟随父亲希拉克勒奥斯攻打波斯,又随兄长攻略西欧各国,继位时威望已经接近300,经验丰富的米拉皇帝早已有了自己的战略,那就是灭亡西哥特主力,通过艾露莎、罗托马古斯两场战役,歼灭了西哥特主力,控制了西哥特的西班牙全境、高卢领土,西哥特灭亡,“西欧蛮盟”瓦解,完成这一战略后,年迈的皇帝也随先帝离去。
东五世:泽狄姆斯·第欧根尼泽狄姆斯皇帝28岁继位,年轻富有朝力,皇帝泽狄姆斯就职位于迦太基西班牙总督,可他并不是米拉的后代,而是君士坦提乌斯皇帝的孙子,米拉高风亮节将皇位还给了兄长的子孙,这就是泽狄姆斯。到这个时候,帝国已经击败了“东方王朝”、“西欧蛮盟”两大联盟,“罗马同盟”的势力已经震慑到整个世界,雄踞北欧、罗斯的“罗斯联邦”各国感到了压力与机会,他们从两条战线进攻帝国,一条是兵力不足的高加索,一条是东欧,泽狄姆斯皇帝看着地图各国,决定了帝国日后的战略:死守东方,开辟东欧,渡海英伦。皇帝没有选择立刻决战,而是稳打推进,即便是损失了东方“伏尔甘”军团,也不回军东方。皇帝集结了6个满编军团于欧洲,对阵夸狄、阿瓦尔汗国,首先于乌伯齐斯战役收拾了突入阿瓦尔大军,然后于锡塞亚决战夸狄、阿瓦尔汗国联军,锡塞亚决战决定了西欧的最终战局,罗马取得劣势的大胜。接着,罗斯联邦第一大国伏尔加联邦、亚美里亚叛军也加入战局,皇帝无意进入东欧荒原,因为那样容易被已经同意不列颠的诺森特里亚王国抄了后路,进军不列颠才是战略的第一要务,因此皇帝现在必须首先消灭北欧、东欧各国的联军主力,稳住欧洲东线。这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战役,包括亚美里亚战役、黑海战役、稳住了战线的东帝国,开始渡海不列颠,开始了对诺森布里亚王国的征战,皇帝亲率3支军团进入不列颠,一路凯歌高奏,通过伊博拉科姆之战、忒希斯、艾布拉纳攻城战,彻底消灭了诺森布里亚王国的有生力量,统一了不列颠地区。有了安定大后方的帝国开始了对“罗斯联邦”的战役,首先开始对阵阿瓦尔汗国的主力部队,两军会战于尼特拉瓦,尼特拉瓦之战,帝国2个军团对阵阿瓦尔汗国3个军团,此时的帝国经年累战,已经是一支百战之师,军事科技极繁盛,帝国取得大捷,阿瓦尔汗国灭亡。灭亡阿瓦尔汗国、诺森布里亚王国后,帝国再也没有后顾之忧,皇帝集结各路大军开始真正的全面战争,帝国军团奔赴三条战线,北欧战线、东欧战线、高加索战线。罗斯各国也全面应战,皇帝逝世。

东六世:埃尔比第乌斯·特里波利特里波利皇帝37岁继位,系先帝嫡子,一直在北欧战线奋战,后逐步提拔至北欧集团军总司令,继位时威望已经258,皇帝特里波利继续沿着帝国战略攻打蛮荒的“罗斯联邦”,战争已经到了绝对物量的压倒优势,皇帝不和任何一国外交,只为了土地,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攻略,罗斯各国逐渐被击败,伏尔加联邦、阿勒曼、克罗地亚、立宛陶各国相继被灭,帝国6只军团征战罗斯荒原,成了这里唯一的武装力量,放眼地中海,已经没有了任何敌对势力,皇帝撕毁外交协议,逐渐将附庸国一一除掉,这些跟随帝国的盟国也在历时的大势下烟消云散,公元788年,东罗马成为了唯一的帝国,皇帝还有众多子嗣正在长成,帝国的故事还在延续......

Liyanhao18 发表于 2020-3-25 10:19

请问大哥,您这是啥MOD呀

清枫霜叶 发表于 2020-4-5 19:50

Liyanhao18 发表于 2020-3-25 10:19
请问大哥,您这是啥MOD呀

希拉克略三信仰之战

屋大维娅 发表于 2020-9-10 14:35

人才啊,你应该去写小说,写一部从罗马分裂开始,多少代帝王励精图治,终于完成一统西方的伟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信仰之战:希拉克略家族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