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士顿UV400系列240G固态硬盘试用体验
本帖最后由 cxx9000 于 2016-7-26 11:19 编辑金士顿UV400系列240G固态硬盘试用体验2016年tlc颗粒的固态硬盘的技术有所进步,所以企业推行低成本的tlc颗粒的固态硬盘。各厂商都纷纷推出自己的TLC产品,6月份金士顿低调地推出了全新的入门级SSDNow UV400系列硬盘。作为一名上古卷轴5的忠实玩家,面对将在10月份推出的重置版,不得不下决心出点血,配台配置好一些的电脑。庆幸的是参加活动获得了金士顿UV400 240G固态硬盘的试用资格,京东第二天就到货了,尽量详细的发下试用体验:
一、写在前面:扫盲1、SLC与MLC之间的结构差异Flash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电流通过对Flash中的栅极充电放电,来实现数据的写入和擦除工作。目前NAND Flash的类型分为三大类:SLC(Single Level Cell)、MLC(Multi Level Cell)以及TLC(Triple Level Cell)。大家可能看着这些名词会感到一头雾水,那么笔者下面做一个形容:SLC就像是我们住的平房,进出虽然方便,但是可以使用的面积却是有限的。MLC和TLC就相当于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再盖成多层楼房,这样虽然人员进出没有原来方便,但是可以容纳更多的人。SLC的优势就是读写速度快,寿命长,但是相对的成本较高且能够提供的容量有限;MLC相比SLC在容量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且成本更低,但是相对的寿命和读写寿命和速度就不如SLC;TLC是最近厂商开始使用的Flash 类型,优点就是成本非常低廉,但是缺点就是读写次数比较有限,且性能相对较差。目前市面上使用SLC的固态硬盘由于售价太高,所以已经绝迹,中高端的固态硬盘会使用MLC Flash,而入门级或者主流产品会使用TLC Flash。对于追求性能的用户来说,使用MLC Flash的固态硬盘就是绝对的首选,当然,在价格上要稍微贵一些。而采用TLC Flash的固态硬盘虽然在寿命上可能不及MLC,但是价格更加便宜。如果你在购买固态硬盘方面没有太多的预算,也可以选择TLC Flash 的产品,对于日常应用来说也是没有一点问题的。2、主控芯片抛开Flash颗粒,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主控芯片。无论是什么类型,NAND Flash的读写次数(寿命)都是有限的。如何在保证性能的情况下让Flash的寿命更长就是主控芯片需要做的事情。与机械硬盘不同的是,NAND Flash只能进行“写入”或者”擦除”的工作,而不能有“覆盖”的操作。固态硬盘的写入数据时可以以页(Page)的方式写入,一般最小单位为4KB。但是擦除的时候却只能以块(Block)的单位擦除,一般一个块为128~256页。如果按照这个规则来执行的话,如果想要将一个4KB的数据覆盖掉固态硬盘中的一个数据的时候,就需要先将一个块的数据移除后将块擦除,然后连带4KB一起再写回到块中。即使我们按照1块=128页来算的话,我们写入4KB的数据就需要固态硬盘进行512KB的写入操作,这对于Flash的寿命来说绝对是个噩梦。主控芯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将每次写入动作的实际写入量将至最低,而我们将实际写入量与写入数据量的比值称作写入放大。刚才举的例子,写入放大就高达128(倍),而理想中的写入放大就是1。目前市面上固态硬盘所使用的主控芯片能够将写入放大趋近于1。而Sandforce主控的压缩算法甚至可以让写入放大值小于1,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固态硬盘整体的寿命。就目前厂商的青睐以及市场的口碑上看,Sandforce SF-2281、Marvell 88SS9174、三星S4LN021X01等主控无论是在性能还是稳定性上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大家可以优先选择采用这些主控芯片组的固态硬盘。另外还有一些主控主打性价比,比如说JMicron JMF667H,虽然在性能上不如前面的那些顶级主控,但是胜在较低的售价,整体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3、固态硬盘的寿命再将目光转回到固态硬盘本身。刚才说了这么多,都在强调固态硬盘本身寿命的有限性。固态硬盘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为了性能提升而发展,更多地是在和使用寿命作斗争。这其中,有着矛盾的关系在里面。我们已经知道,固态硬盘为了能够在售价上更为低廉而开始大量使用TLC Flash。TLC Flash的另一大劣势就是可擦写次数少,再加上不断更新的制程让NAND Flash的寿命进一步缩短。事实上,固态硬盘使用的NAND Flash的使用寿命是在慢慢缩短的,为了不让固态硬盘整体的寿命缩短,主控芯片就要在算法上进一步优化。所以在主控同样的情况下,建议大家尽可能选购MLC Flash的产品。而在使用同样类型的Flash 的情况下,主控越先进,整体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付出的代价就是金钱,大家需要在价格和寿命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二、试用手里有一块浦科特的M6S 128G固态硬盘,本来想与之对比,但是考虑到Flash颗粒不同,价格相差悬殊,没有可比性,所以单就金士顿这款放出自己的真实测试数据。1、UV400硬件配置:UV400固态硬盘为标准的2.5寸规格7毫米厚度,搭载四通道 Marvell 控制器,TLC Flash闪存颗粒(浦科特是MLC Flash)。主控方面,该固态硬盘选用的是Marvell 88SS1074,采用28nm CMOS工艺制造,SATA 6Gbps接口,支持ONFI 3、Toggle 2传输介面,最高速率400MT/s。它还支持DEVSLP低功耗技术、AES-256加密技术。2、现有条件下的测试:
测试平台硬件配置
CPUAPU: A10-7800
主板华硕A88XM-E
内存DDR3-1600 4G*2
操作系统WIN7 旗舰版64位
(1)AS SSD Benchmark 如其名,是一款专门用于测试 SSD 固态硬盘性能的工具,此软件可以测出固态硬盘持续读写等的性能,让您只要使用此软件来测试就可以评估这个固态硬盘的传输速度好与不好。小结:744的得分比官方给出的数据和很多评测网站的1000多分有不少差距。
(2)HD Tune Pro:经典且小巧易用的磁盘测试工具软件,其主要功能有硬盘传输速率检测,健康状态检测,温度检测及磁盘表面扫描等。另外,还能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 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 Ultra DMA 模式等。虽然这些功能其它软件也有,但难能可贵的是此软件把所有这些功能积于一身,而且非常小巧,速度又快,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费软件,可自由使用。
(3)CrystalDiskInfo 简称 CDI,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用于测试性能,而是一款实用的硬盘健康诊断工具,启动它之后你就可以直观地检查硬盘的全部健康状态、温度以及更多一些相关的资料。它除了支持一般的机械硬盘之外,也支持 SSD 固态硬盘甚至部分移动硬盘。
(4)CrystalDiskMark 简称 CDM,是一款比较流行的硬盘/存储器性能测试工具,它的体积很小巧,而且界面比较简单,上手很容易,而且使用也很方便,你可以带在身上随时测试你的设备。它能够测试硬盘的连续读写、随机读写的速度,借此可以比较硬盘性能的优劣。
(5)ATTO Disk Benchmark:这款工具同样比较受玩家们推荐,也是我们比较推荐的一款。ATTO Disk Benchmark 是由ATTO公司出品的一款磁盘/网络性能测试工具,该软件使用了64KB—256MB的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
总结:或许是由于试用平台配置低的缘故,很多测试数据与其他网站的差距较明显。总的来说这是一款中规中矩的入门级的固态硬盘,主要胜在价格和质保。SSD市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拥有多种规格、完整的高中低端产品线划分的成熟行业。而金士顿UV400则乘着全新NAND TLC颗粒与Marvell主控芯片的风,再结合其亲民的售价与金士顿安稳的三年保固承诺,还是值得大家够买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