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皓子 发表于 2016-7-4 23:09

【浦科特M7V固态硬盘震撼上市】最强TLC SSD!!M7V超详细测评。【搬运】

    为了降低成本,让SSD的价格更加亲民,从去年开始很多厂家都先后推出了采用TLC颗粒的SSD产品,价格也不断的创出新低。不过有两个品牌始终没有TLC的SSD产品上市,那就是intel和浦科特。现在已经有消息说intel会在4月发布TLC   SSD产品。而浦科特也会在4月发布7系列SSD中的首个产品M7V。我一直以为M7V依然会是慧荣主控+MLC的方案,但是在看到网上评测的时候才发现浦科特在M7V上采用了全新的Marvell   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 TLC NAND颗粒。很多媒体都对M7V做了简单的评测,评价普遍都很高,只要百度一下“浦科特   M7V”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报道,甚至有些媒体冠上了“可能是最靠谱的TLC”的字样。我一直对TLC SSD持不友好的态度。这次究竟是浦科特的公关做的好,还得这个盘真的很好?我从某媒体评测室借到一个512G的盘,迅速也来亲自体验了一下M7V。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149/70/2395348621/136657/e978dce4/57062125N64bbbcb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97/57/186993131/173093/87a9bb2/5706211bN8c42a38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887/348/163959692/29431/e34805f4/57062119Nefc2c172.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902/273/178875470/76742/bb6687d1/5706211aN4d11a02c.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200/31/2451265404/53864/a2957771/5706211aN66f7e0db.jpg
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85/311/159016130/249206/f2ce3142/5706211fN4a9595d9.jpg                   浦科特M7V采用红白相间的外包装风格,包装盒背面按照老惯例标明了M7V系列下各个不同容量SSD的缓存、电压、电流、最大读写速度、MTBF等参数,但并未注明是采用TLC          NAND颗粒。从包装盒来看,M7V系列总共有三个容量的版本:128G、256G、512G,128G的缓存是256MB,256G的缓存是512MB,512G的缓存则是768MB。和其他SSD一样,128G版本的性能比较差,而256G和512G版本的性能基本持平。从标称参数来看,这个盘的持续写入性能是非常强悍的,超过了目前所有的TLC SSD,达到了530MB/s。另外从包装盒上我们还可以知道这款SSD居然支持浦科特的PlexTurbo功能,售后方面质保是3年。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1999/159/2479252606/122582/eb96dc2e/57062122N1d368d6b.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695/322/193373902/167348/e831fee1/5706211dNd1f4e4fa.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581/100/161323664/184385/ed06356e/57062120N8356d07d.jpg
       M7V的SSD盘体延用了M6V胜利红版的红色铝合金外壳,之前浦科特的盘基本都是冷色调为主,我个人还是喜欢冷色调多一点。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620/237/171229039/121261/1c6f3402/57062123N9b5f72ef.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149/70/2395348621/136657/e978dce4/57062125N64bbbcb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25/271/162009170/207940/4708acc0/57062128N2d353010.jpg  由于这个盘已经被媒体拆过,所以我也无需撕保修标签,直接拧开螺丝就能够把盘体拆开。PCB依然是熟悉的绿色,背面是四个NAND颗粒。拆下PCB后可以看到外壳的内面上贴有绝缘贴和散热贴。PCB的正面是主控芯片+两个缓存颗粒+另外四个NAND颗粒。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437/108/2410136524/225051/f7a3f284/57062128N0ecc07f3.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650/217/170599892/181668/f934c11c/5706212aNfb3e8dae.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88/278/174160088/245760/7c04efd7/5706212eN3179d133.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64/51/167941092/436023/31ca43af/57062130N2d9e8b19.jpg      主控芯片采用Marvell的新一代主控88SS1074-BSW2,很久没看到Marvell的新品,所以小小的激动了一下,从感情上来讲,我对Marvell一直是情有独钟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在用这个牌子主控的SSD。关于这个主控的资料现在非常少,从网上现有的资料来看,只能粗略的知道这是一款针对15nm制程NAND Flash推出的四通道主控,貌似最高只能支持512G容量,具备了以下的特点:1、SATA 6Gb/s2、Advanced 28 nm CMOS process3、15 nm TLC/MLC/SLC and 3D NAND support4、Low power support with integrated DEVSLP (Device Sleep)5、ONFI 3/Toggle 2 support at 400MT/s6、Security - 256 AES encryption
翻译过来就是1、支持SATA 6Gb/s接口标准2、采用先进的28nm CMOS制造工艺3、可以支持15nm制程的TLC/MLC/SLC和3D堆栈闪存4、支持DEVSLP休眠模式以实现低功耗5、以400MT/s的速率支持ONFI 3/Toggle 2接口标准6、支持256位AES加密技术  另外还有就是支持Marvell的第三代NANDEdge纠错技术和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技术。从浦科特官方的宣传资料来看,M7V支持   PlexTurbo 、PlexCompressor、PlexVault 三个浦科特自家的SSD   应用软件。在寿命方面,号称最高支持2000PE。而所宣传的PlexNitro效能优化缓冲技术,官方的资料也说明了是以“SLC   Mode”优化效能表现,按照我的理解,其实也就是SLC Cache。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881/34/173414121/150078/9914ff92/57062131Ne84dd475.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1858/289/2386447688/177162/9c991a43/57062130N67bebe96.jpg
       缓存由两个南亚的缓存颗粒组成,编号分别为NT5CC128M16IP-DI、NT5CC256M16DP-DI,均为DDR3L 1600颗粒,CL=11。其中一个容量为256MB,一个容量为512MB,组成总容量为768MB的缓存。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16/365/182957708/273788/f545f80a/57062135N541c8675.jpg
  NAND颗粒编号TC58TFG9UHLTA2D,有东芝的原厂LOGO。从编号上来看,是东芝原厂的TSOP封装的Toggle NAND,制程为15nm,属于企业级的eTLC,单颗容量为64GB,一共8颗组成512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07/42/171999715/255193/4ebbd613/57062136Nfe187cdc.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827/358/155080344/51232/1ade13ef/57062135N9c8e06d0.jpg
  作为SSD最主要元件之一的NAND闪存,目前最常见的有SLC、MLC、TLC三种。SLC的速度快、寿命长,但是价格昂贵,约10万次擦写寿命;MLC的速度与寿命都一般,价格适中,约5000次擦写寿命;TLC速度较慢,寿命较短,但是价格便宜,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最早期的SSD几乎全部都是采用SLC颗粒,因此价格昂贵。后来各厂家纷纷推出采用MLC的SSD产品,使得SSD更加的亲民,也逐渐的普及。为了提高MLC的寿命,很多厂家在生产MLC时会对晶圆进行筛选,选出部分优质的晶圆作为eMLC颗粒,即企业级的MLC,这部分颗粒的寿命比普通的MLC要长。厂家还通过调整eMLC的内部参数来达到增加P/E的目的,eMLC的PE甚至可以达到10000次。由于TLC   NAND颗粒的价格比MLC还要低很多,所以很多厂家都纷纷推出TLC   SSD产品来占领低端市场,但是很多消费者一直对TLC的使用寿命心存芥蒂。于是有厂家就依样画葫芦,通过筛选TLC晶圆来生产eTLC颗粒,即企业级的TLC颗粒,目前东芝的eTLC颗粒已经号称能够达到2000   PE的水平,虽然依然达不到MLC的3000-5000 PE,但是对比普通的TLC也算是提高了一倍。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386/134/2492249871/27678/ac95866e/57062137N7d077b1f.jpg
  下面就来实测浦科特M7V的实际性能究竟如何。一、理论性能测试  首先跑一下测SSD的常规五项。第一项是菜鸟最喜欢的AS SSD   Benchmark。接着是测试SSD必备的其他常规项目:CrystalDisk Mark、ATTO Disk   Bench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TxBENCH。CrystalDisk   Mark和TxBENCH可以测得SSD队列深度QD32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Anvil’s Storage   UtilitiesSSD可以测得队列深度QD4、QD16下的随机4K读写速度。ATTO Disk Benchmark则是测SSD的最高持续读写速度。       在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浦科特M7V的得分非常惊人,达到了1122分,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得分为4586.29,这两个分数都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中端MLC SSD,属于目前跑分最高的TLC   SSD。最为出人意料的是CrystalDisk Mark测得的持续写入速度,居然超过500 MB/s,达到了530.7   MB/s(证明包装盒上没有虚标)。我们知道,目前TLC SSD最大的短板就是写入速度。而M7V的理论性能测试确实让我们刮目相看。后面就来讨论一下浦科特究竟使用什么方法让M7V的跑分如此美丽。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1963/224/2434265261/201530/81351679/57062138N7f7b4a08.jpg
      AS SSD   Benchmark还自带了一个压缩数据的测试,这项测试主要是针对主控是否具备SF-2281那样的压缩属性进行测试。如果主控好像SF-2281那样具备压缩属性的话,写入速度会变成一条平抛物线。测试结果显示浦科特M7V采用的Marvell 88SS1074主控循例不具备压缩属性。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239/150/2428892658/59755/61719f15/57062139N5adfc96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908/186/147764837/31662/627d1f41/5706213bN3c99d01f.jpg
二、M7V的SLC Cache机制探讨  目前几乎所有的TLC SSD都是采用SLC   Cache的方法,也就是把部分空间模拟SLC颗粒来运作,以达到提高测试成绩、改善用户使用体验的目的。很明显,浦科特M7V也不例外。不过其SLC   Cache的机制应该和其他TLC SSD又有所不同。M7V所支持的PlexNitro效能优化技术,其实应该就是SLC   Cache的一种。从网上下载的关于PlexNitro效能优化技术的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到,PlexNitro效能优化技术就是利用记忆体的额外空间加速存储,其中128G   SSD的Cache空间为1.5GB,256G SSD的Cache空间为3GB,512G SSD的Cache空间为6GB。这个SLC   Cache空间的大小与其他很多TLC SSD并没有很大的区别。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611/124/160151975/23911/45cfa2b8/5706213fN190b9bdc.jpg
  下面来探讨一下M7V的SLC Cache机制。这次选择作为对比参照物的是OCZ   Trion150。这个SSD同样强悍,在M7V出来之前,它是我测过的最强TLC SSD,同样采用东芝原厂的15nm制程 TLC   NAND颗粒,同样采用SLC Cache机制,SLC   Cache空间大小约为4.5G。下图是两个盘在数据模块分别设置为1GB、8GB、16GB时的CrystalDisk   Mark测试图,左边为浦科特M7V,右边为OCZ Trion150。在我接触过的TLC SSD中,如果持续写入的数据模块大于SLC   Cache空间大小,那么持续写入性能就会出现断层式的下降,而此时主控就会处于非常忙碌的状态,忙于尽快清理出更多的SLC   Cache空间来供给测试使用,因此也同时影响到随机4K读写成绩,尤其是深队列下的4K随机读写成绩。8GB的测试数据已经明显大于M7V的6GB   SLC Cache空间,也明显大约OCZ Trion150的4.5GB SLC   Cache空间。在测试数据模块为1GB时,两个盘的性能差距并不大,可以说都是最强TLC   SSD的代表。当测试数据模块增加到8GB时,浦科特M7V的性能下降并不明显,而OCZ   Trion150的持续写入性能已经掉到了大约175MB/s,这个速度其实就是TLC NAND的真实写入速度,可见SLC   Cache空间已经爆掉,主控也已经忙坏了。当测试数据模块增加到16GB时,两个盘的性能下降都比较明显,而下降的特点却不一样。M7V是持续读写同时下降,但是持续写入速度依然达到375MB/s,持续读取却降至约400MB/s。QD32的随机4K读取性能基本不变,写入性能只下降了约30MB/s。OCZ   Trion150的持续读取依旧维持在560MB/s的高水平,而持续写入只有175MB/s,损失最严重的是QD32随机4K读写,分别掉至186MB/s、196MB/s。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浦科特M7V的Marvell   88SS1074主控在处理SLC Cache溢出时的效率更高,在SLC   Cache轻微不够用的情况下,主控通过及时的数据整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数据溢出对性能的影响,例如测试数据模块为8GB时的情况。在测试数据模块明显大于SLC   Cache空间大小时(例如测试数据模块为16GB时)。Marvell   88SS1074主控表现出了非常突出的“救火”能力,虽然持续写入速度有了小幅度的下降,但是在深队列4K随机读写性能上仅出现轻微的损失。这个特点正好对之前TLC   SSD遇到SLC Cache空间爆仓时性能暴降的缺点做了针对性的处理。可见马牌主控确实老辣。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302/134/2448503131/238648/ba2137c/5706213fNecf46d28.jpg
测试成绩汇总对比与结果分析: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059/110/2430209609/279101/1fdf6d0c/57062142N2e045fd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005/257/2371409409/238835/96f8ff53/57062144N40f479f7.jpg
  在各个软件的测试中,浦科特M7V的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依靠SLC Cache的爆发力,在SSD常规五项的测试中甚至把很多MLC   SSD甩在身后,部分测试居然超过了浦科特3月发布的新品M6S+。不过仔细分析测试数据就不难发现,虽然单队列的随机4K读写性能非常不错,但是在深队列下(QD32、QD64)下的随机4K性能依然与高端MLC   SSD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是TLC SSD先天的不足。这个特点也决定了TLC SSD在普通家用环境、低负载下能够接近甚至反超MLC   SSD,但是如果遇到高负载的情况,还是不如MLC SSD。
  随后进行满盘的性能衰减测试,照旧使用软件对M7V进行反复的大量数据写入,写满、删除、再写满、再删除。当M7V被填满数据后,我们先删除2GB数据以供运行CrystalDisk   Mark使用。在之前的很多TLC SSD测试中,只要剩余空间小于SLC   Cache时,不管垃圾回收效率如何,都会出现性能的暴降。而M7V即使在几乎100%空间被占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接近空盘时的性能,这个应该得益于更加先进的SLC   Cache和浦科特的True Speed技术。不过在实际使用中还是建议要保留10GB左右的空间。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350/348/2396832591/37476/c88a08e1/57062145Ncd0cd4b0.jpg
二、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性能测试         PCMARK8是目前最接近实际使用环境的模拟测试软件,其中的存储设备测试部分有游戏、办公、图形处理等几个项目,因此测试成绩比上述五个软件都更能真实的反映出SSD的实战性能。更确切的说,是在普通家用、游戏以及小型办公情况下的SSD实际性能。在反复满盘写入、删除后进行PCMARK8测试就更能够反映出一个SSD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实际性能表现。总分4915的得分更能够综合反映出浦科特M7V的性能定位。因为PCMARK8的测试数据量巨大,远远超过了M7V的SLC   Cache空间,因此PCMARK8测试成绩比之前的常规五项测试更能够准确表现出SSD的实际性能。很多在常规五项中表现出色的TLC   SSD,一到PCMARK8就原形毕露。M7V在PCMARK8的表现也没有在常规五项中的表现那么彪悍,但依然是最强的TLC   SSD,甚至小幅度领先于低端的MLC SSD。仔细分析M7V在PCMARK8各子项中的表现,不难发现其特点依旧非常符合TLC   SSD的特性。在游戏和普通办公测试中,M7V能够小幅度反超一些低端的MLC   SSD,但在PhotoShop的重载测试中,M7V就要弱于之前的这些低端MLC   SSD。可见虽然在理论性能测试中,M7V在多队列深度下的随机4K读写性能并不差,但在高负载、大数据量的情况下,TLC SSD对比MLC   SSD依然处于劣势,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劣势正在逐步被缩小。测试结果也说明了在SLC   Cache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普通的常规五项SSD测试只能反映出低负载、低数据量下的性能表现,而无法完整反映出一个SSD的真实整体性能。如果要使用常规五项SSD测试的话,除了默认测试外,还应该把测试数据量增大到8GB-16GB,只有测试数据大于SLC Cache空间才可以更真实的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负载、大数据量下SSD的性能。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91/147/164125450/275238/ec6212ec/57062145N850db619.jpg
三、实际使用测试  这部分测试主要从平时的实际应用中来测试浦科特M7V的性能表现。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1954/263/2475855086/118410/74b82706/57062148Nd38ee7c4.jpg
四、配套软件  对于DIY硬件产品来说,软件附加值其实也很重要,因为软件是用户和硬件之间交互的桥梁。华硕的主板敢卖那么贵,除了主板本身的品质之外,配套的软件也有很高的附加值,非常方便的就可以在系统里使用超频软件对BIOS的各个超频参数进行调整。其他品牌的主板可能可以在外观、做工、用料上和华硕叫板,但是配套软件往往就体现出两者的差距。形似与神似的区别就在于此。前面已经说到过,M7V和浦科特的高端产品一样,都能够支持PlexTurbo   、PlexCompressor、PlexVault 这三款浦科特自家的SSD 应用软件。  浦科特SSD通用的Plextool软件就不用多介绍了,能够监测SSD信息、读取SMART数据以及进行Trim优化、SecretErase、固件升级等操作。不过目前还不支持在系统下调整OP冗余空间的大小。  PlexTurbo之前只针对浦科特的高端SSD开放,现在M7V也同样能够使用。PlexTurbo以系统内存作为SSD的缓存,以此来达到系统加速及减少NAND写入量的效果。PlexTurbo软件可以自由设定用于SSD缓存的系统内存大小和内存数据写入SSD的间隔时间。当交换的数据量小于内存缓存的时候,读写操作其实都是在内存内部进行,因此测得的SSD性能非常强劲。这个功能对于系统内存在16GB以上的用户才比较有用。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101/333/2412415322/21137/6a4ab108/57062147N5b6492ba.jpg
  PlexCompressor是一套智能压缩软件,其实就是通过压缩文件来变相增加SSD存储空间:  1.能够针对使用者长时间未使用的档案进行压缩,以达成节约空间的效果。  2.每次进行压缩时,仅压缩部分空间,避免长时间占用系统资源。  3.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系统中大部分不常使用的档案为压缩状态,而常使用的档案均为非压缩文件案。  PlexVault则是一个加密软件,可以在SSD上划分出一部分空间作为秘密空间,平时这个空间在电脑里不会显示出来。要访问时就按下快捷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我的电脑里就会多出一个盘符出来,就可以访问秘密空间的内容了。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443/34/2437103694/42126/7883e94e/5706214bNeca12c5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446/124/2390231695/37616/599c47b0/5706214cNafd17ce0.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746/46/164601066/41475/cc369510/5706214dN2b4665f4.jpghttp://img30.360buyimg.com/club_community/jfs/t2482/308/2494922894/16145/933fc6a0/5706214fN1d57fe99.jpg  下载地址:http://www.goplextor.com/cn/Support/Downloads

  总结:  1、性能  从前面各项测试中可以看出,浦科特M7V在对比主流的MLC SSD时,理论跑分上不仅不落下风,反而领先于部分中端MLC   SSD。在残酷的PCMARK8测试中,M7V同样有部分项目的测试成绩超过了低端MLC SSD。在与其他几款入门级TLC   SSD对比时,M7V不管是理论跑分还是实际性能表现,都有不小的领先优势。整体而言,浦科特M7V确实是目前TLC   SSD中的佼佼者,在性能上甚至可以和低端MLC SSD一较高下。在普通游戏载入、办公、上网等情况下,浦科特M7V与主流MLC   SSD的差距已经非常的小。在家庭使用环境下,用户可以获得不逊于MLC SSD的使用体验。  2、定价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400元往上一点是240-256G SSD最为集中的一个区间。这也是低端MLC SSD和高端TLC   SSD的汇集点。低端MLC SSD以慧荣、群联主控+白片NAND为主,高端TLC SSD以群联S10主控+东芝原厂TLC   NAND为主。说实话,两者都不是很值得买,除非你的预算真的很有限。浦科特M6V的定价并不低,256G定价是579元。作为一款采用了Marvell   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 eTLC NAND颗粒的产品来说,浦科特让M7V卖白菜价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我个人觉得,M7V的定价应该比M6V更低,如果256G能够定在449元以下,才能对用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3、优缺点:  先说优点,第一是品质有保证。Marvell 88SS1074主控+东芝原厂15nm eTLC   NAND颗粒,比起群联、慧荣主控的产品我觉得更放心,而且eTLC   NAND颗粒的使用寿命比普通TLC更加有保证。第二是性能不俗,M7V在TLC SSD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产品,甚至具备了和低端MLC SSD叫板的实力。第三是配套软件功能丰富,软件附加值较高。  再说缺点,我想最大的缺点肯定是一直让用户纠结的TLC使用寿命问题,这也是我一直对TLC   SSD不友好的原因。不管如何进行优化,TLC的P/E数始终是短板,不过M7V使用了东芝原厂的eMLC颗粒,理论上达到了2000   P/E,远高于普通TLC NAND的500-1000的P/E数。家用环境下稳定使用个三五年是没有问题的。在IT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谁能预料到三五年后将会有什么黑科技产品来替代SSD呢。而且比TLC更不靠谱的QLC都要上市了,使用寿命的问题我个人觉得真是无需纠结,如果真的太纠结,就直接买MLC。另外就是最近网上有些SB论坛喜欢用持续暴力写入的方法来进行所谓的“P/E数验证测试”,动下脑子想想,正常使用环境下的SSD并不是用来进行持续暴力写入的,数据写入量其实并不大,连续工作的时间也不会很长。用持续暴力写入的方法来进行所谓的“P/E数验证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SSD盘的日常使用情况。也许你可以测得一个盘达到或者达不到标称的P/E数,但是这和实际使用情况相去甚远,有意义吗?而且电子产品还需要看运气,真的达到标称P/E数也不代表你在用完P/E之前产品不会因为其他原因坏掉。  浦科特M7V确实是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至于能不能算是最强TLC SSD,还得看看intel答不答应,intel的TLC SSD产品很快也将上市,这带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intel对TLC也是有信心的,二是新产品带来的竞争应该会引起一些旧产品的降价,有入手SSD需要的用户可以先观望一下。原帖地址:http://group.jd.com/thread/20000001/21011249/20000004.htm#none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17

本帖最后由 adsl1986 于 2016-7-4 23:18 编辑

INTEL的540不就是TLC嘛{:3_119:}
我2000块的730跑分才700多一点点,你这廉价的TLC跑1000多分只能说明主控好~~~

买SSD要买就买有自主产权的牌子,比如三星,INTEL,镁光,东芝,闪迪等等这些牌子都有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东西在里面,而浦科特就是一贴牌厂商和显卡界的七彩虹差不多,所以你这软文我给0分不怕你骄傲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22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27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22
我想买个三星的,是买750 256g好,还是850 128g好啊

三星750 850分EVO和PRO,PRO属于高端和INTEL 750/730差不多~~~

有钱上PRO没钱EVO,750和850区别不大,840和850区别大,区别不大当然容量多的好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30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38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30
850说是有什么3d技术,质保5年。750只保3年。

你去看任何一个靠前的SSD商家,广告里都提起3D NADA什么的,因为这是个烂大街的技术人人都在用,三星的优势不是他的廉价TLC闪存,而是主控,据说高端点的主控用的和S6手机SOC一样的U

疯狂的皓子 发表于 2016-7-4 23:40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17
INTEL的540不就是TLC嘛
我2000块的730跑分才700多一点点,你这廉价的TLC跑1000多分只能说明主控好 ...

SSD只要寿命和速度有稳定的保障。其他的管他呢。。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40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44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40
那我就考虑 750 256g吧

你这自干五不去升级显卡和CPU,升级硬盘不能提升逼格啊{:3_109:}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46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4 23:51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46
970得用到下代构架啊

这代构架我不满意

你不是个合格的N炮~~~不与时俱进~~~~

我虽然不是A枪也不是N炮,但我是个果粉,谁说苹果不好我跟谁刚正面,苹果每出一部手机必须第一时间买到,然后去别的论坛贴吧喷三星华为什么的。这才是一个自干五该做的!!{:3_119:}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56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5 00:00

good999 发表于 2016-7-4 23:56
这代构架改变太少,没多大意思,看看下代吧

又要不到你多少钱,1500你把970出了,添个800左右搞个1060,然后又可以在论坛吹一阵了,你用970去喷AMD不信服啊。还是你看不起60字头的,非得上70 80或者TI后缀的?那你得好好搬砖呀!{:3_102:}

good999 发表于 2016-7-5 00:08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5 00:19

good999 发表于 2016-7-5 00:08
参考680 780 980你自然就明白了

第一波就是试手,第二波堆料,第三波才是改进

信仰不够不愿意花钱的理由有一万总。我要是你这种N炮就算不吃喝也要搞个旗舰级别的出来装逼喷人!这样才有信服力~~~随着970日落西山我看你以后怎么去跟人喷{:3_94:}

good999 发表于 2016-7-5 00:23

19204679 发表于 2016-7-5 00:29

买不起啊:)

adsl1986 发表于 2016-7-5 21:26

good999 发表于 2016-7-5 00:23
反正不比你的480差

买块1070都比你那2块480体验强,能单卡就不双卡,这都不懂?


双卡是一种信仰,你看着吧,过段时间我又来2块非公480上来肛你{:3_102:}

qingfengmingyue 发表于 2016-7-5 23:20

楼上的2位都是土豪{:3_94:}

zaizai64225573 发表于 2016-7-6 05:43

....这AV一样的。。。画风我选着。。。金X盾

素还真 发表于 2016-7-6 08:18

用英特尔固态的路过(忒贵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浦科特M7V固态硬盘震撼上市】最强TLC SSD!!M7V超详细测评。【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