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的跑分與實際
{:3_93:}很多人习惯拿ASSSD中的“4K”说事,认为日常操作中经常涉及到随机寻址,4K性能高的盘用起来就“快”。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不是因为日常使用中随机操作不常用,而是因为这个指标完全不能表现出影响使用体验的差异性——响应时间是人类反应的几百分之一就算了,谁没事去随机读写几十万个小文件?要知道整个Photoshop才1000个文件,就算全部随机读取花在寻址上面的时间也就0.1-0.2秒,而PS的启动时间远不止0.1秒。。。
那么我们不如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盘子是否会在某些时候发生高到影响使用感受的延迟(卡顿)?毕竟,人们永远注意的,1000秒里999秒流畅运行不会让人感到什么,而卡1秒则可能会让人非常在意。
而应对这种问题的测试,我们显然不能每一个盘用一个月,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经济也不允许。我们必须像其他硬件测试那样“浓缩”一下,以有代表性的相对短时间的测试来获得一个估计。这里采取的方法就是离散度测试,也就是上面测试的“稳定态”。
离散度测试使用IOMeter等测试工具,通过较长时间的读取/写入,并且记录每一次的最小、最大、平均延迟与IOPS来观察这短时间内SSD的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波动。
对于读取测试,我们大可放心研究,看看盘是否经常出现高延迟点。但是对于写入测试,我们要注意一下,因为写入测试可能会使磁盘跑到高负载的稳定态,这时被动GC与写入同时进行,导致延迟较高,而这种情况虽然在企业级应用中经常发生,但是在日常使用中是很少发生的。也就是说,在家用环境中,长时间高负载写入测试有的是指示性,以最坏情形的方式显示出硬盘处理偶发复杂状况的能力。与之对应,我们只需要看看其图线是否经常出现IOPS很低接近0或延迟很高的点。如果经常出现这种点,我们就要考虑使用中在高负载下此盘是否可能出现卡顿的状况。
但是,性能绝不是SSD选择的唯一要素。
我们再讨论数据安全性与稳定性的问题。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到“掉速”这个问题。使用者在实际使用中感觉到卡顿或速度变慢,于是他跑了个分,分数下降了一些,于是就兴奋地去发帖:“我的盘掉速了”。于是,厂家开始通过使GC更激进的方法减轻所谓“掉速”,然后固件编写水平次,GC卡到了正常操作。。。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以下问题:
1.机械盘不会因为写入的位置有数据而掉速,但是系统仍然可能越用越慢,重装则会恢复
2.某些低端主控如JMF667H使用上速度下降非常明显,而美光M4虽然GC较为消极跑分明显掉速,使用时却感觉不出来,SF主控更是如此
3.可能某次异常掉电以后,每次开机时都会卡一会,比如网络连接图标卡住,系统也无法打开应用程序
可以看到,因闪存上原先有无用数据造成的掉速对实际使用没有什么影响。即使需要重新擦除再写入,性能也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就是说,越用越慢与跑分掉速是无关的。
其实,速度下降与与很多问题有关。系统本身复杂度必须排第一,特别是各种大师、各种卫士和各种流氓软件的受害者。对于SSD本身而言,数据出错也是降速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异常掉电导致某个驱动程序出现错误,开机就会卡住;某个系统文件出错,更新过程就可能花费比较长的时间。这些我都经历过。
当然掉电造成的数据出错显然不仅仅能造成某些东西卡住导致响应时间变长。有些时候,某些程序安装以后莫名的无法启动、系统更新安装失败、游戏出现莫名的bug需要重装都可能与数据错误有关。
拥有完整的掉电保护,首先,已经完成写入的数据是不会损坏的。这样原有的系统和各程序就不会因为“低位page损坏”而受到影响,自然就解决了各种奇怪的问题。其次,拥有掉电保护,虽然你最后写入的那些数据可能没有什么用,但是至少系统会准确的知道哪些文件可能损坏,在下一次开机的时候试图修复或者chkdsk。当然最重要的是,有掉电保护的存在,单一的掉电很难使SSD变砖。
在零售市场上与大部分所谓“评测”中,ASSSD跑分这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则更能吸引眼球(其实大部分国内所谓评测站其实IOMeter都不会用吧)人家可没研究过过剩不过剩、自己需要什么,跑出来分好看就是强。
由于优化跑分比优化性能容易得多,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底力,不需要管混合操作,不需要进行复杂的需求分析;频率超起,数据保护一缩,颗粒一堆,分数自然就上来了,效果非常明显。所以厂商非常乐于“顺应”这种“需求”。其实,在ASSSD跑分里所有计分测试(持续、爆发4kQD1/QD32)840pro这种跑分王都是领先的,而一旦涉及到不是跑分需要的项目,引入实际中经常出现的混合操作,这类货就会落后,如果考虑到“一致性”或者“安全性”这些因素,这货更是直接变成残废。但是厂商不会管,有些厂商甚至会派出水军来强调那些没有用的东西,引导消费者在偏离需求的同时向着厂商利益的方向前进。其实,这种营销也可以算是一种“软欺诈”了。所以如今,可以说ASSSD这种跑分与盘的实际素质基本已成负相关。
那么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加进“金钱”这个因素加以讨论:
性能与安全性、稳定性的选择方面。对于使用感受而言,相对于偶发的细小卡顿或者开机快那么1、2秒,用的省心、不出问题显然重要得多。一颗数据保护好的SSD不仅相当于内部已经做了冗余阵列处理,而且不容易出现意外问题。不要总是认为备份能解决一切问题,频繁的备份本身需要大量连续大块的时间,并且问题发生时往往有些临时数据,如设计草稿、素材、表格等没有备份。这都会影响用户体验。如果有一套好的存储设备,备份可以不那么频繁,数据不出错,偶尔还能相信一下,那不是更好吗?
另外,因为家用级对一致性的要求很容易满足(低QD、低压力下不要出现过高延迟的点即可),这两者其实是不矛盾的,素质好的盘两者都好。那些不顾一切优化跑分的货,才会一事无成。
其实总结一下,对使用体验需求比较高的用户的需求其实和企业级的需求是相当同步的,基本只是评价标准的问题。而家用级高端则完全是一个另类定位,通过极限的优化来让盘跑出高分。我觉得有必要划分出一个叫“跑分级”的定位,因为大部分所谓“高端家用级”除了跑分高以外还不一定赶得上某些便宜货。
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说,我SSD绝对不会存重要的东西,只是个游戏盘、二奶。那么我选哪个呢?
答:两者都不选
细想一下,你是钱多的花不出去么?不管是数据保护还是性能都是要拿钱换的。既然它们都对使用感受没什么影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买它们?SSD上省出来的钱可以花在显卡、CPU上面,提升一个档次。这才能带来游戏等常用应用中切实感觉到的性能差距。我们为什么要去和一个不重要的因素较劲?
另外某些玩家会折腾跑分,通过跑出高分来获得价值。这也不一定是错误的,毕竟硬件拿来玩也是可以的。但是,在你花几百上千在ASSSD这种跑分上的时候,你需要注意几点:
1.这种一键跑分能带来多少价值呢?一般情况下,买了个跑分盘,跑出来老高的分发在群里论坛上贴吧里,duang,很亮,很炫,吸引了一批小白围观赞美。然后,就完了,该怎么用怎么用,没有提升,几百上千就当烟花放完了,存在感还是那么低。
2.可玩性不高。一键跑分,最多关节能超内存CPU把它发挥到极致。如果闪存的时序、主控频率都能调节,那么作为玩具也不错,但是实际上不能,因此也不会有玩这货的圈子。HWBOT上这是个冷门项目。
3.这些钱花在其他方面会不会更好?1000块足以让显卡、CPU或者内存从低端变高端。这些东西实际提升足,可玩性更大,更能展示水平。
4.是否有其他方式玩这个跑分?比如通过内存虚拟磁盘的方式跑分。
5.极力优化跑分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的对使用感受的牺牲。不如说到现在这种跑分营销做到如火如荼的程度,不牺牲安全性、稳定性之类使用体验就跑不出最高的分。
对于消费者而言,发展趋势仅供参考,如未来资金规划。不要总是想着“领先于时代”,因为往往这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浪费,而且买来的往往是不成熟甚至没有什么实际优势的产品。以目前的PCI-e总线SSD为例,撇开跑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PCI-e SSD相对于SATA并没有什么实际优势。PCI-E总线是有低延迟优势,但是SSD本身的固件设计真的能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提升使用体验吗?
我们不仅需要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产品,更要准确认清自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最近“信仰”这个词很火,甚至有某些牌子的NC粉公开说“我们要创造自己的信仰”其实,创造出来的只是一种畸形的需求,和一个无视科学的权重分配体系。
在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产品在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更要看到强弱的程度与自身需求有多高,各个需求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在当前的预算下把钱花在某方面的提升上是否是最高效的。虽然大可不必每次都使用数学工具,但是一定要有综合评估的意识。 SSD还是稳定比速度重要啊。速度再快,老是丢盘就没得玩了!{:3_100:} 主板的PCI-E插槽不够用,不然真心想搞个NVMe的PCI-E SSD。
葱妹又在科普了~~{:3_135:} 跑出来老高的分发在群里论坛上贴吧里,duang,很亮,很炫, 本来向上浦科特 M6e的M.2
结果128G价格太销魂
今天就随便入了256G的创见340(虽然没缓存但是有特价钻石会员还有券)
SSD还是当做系统盘和游戏盘比较好
片片啥的还是用HDD吧
liushan528 发表于 2015-5-23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来向上浦科特 M6e的M.2
结果128G价格太销魂
今天就随便入了256G的创见340(虽然没缓存但是有特价钻石会员 ...
{:3_93:}
创见。。。。。。。。。。。。。。。。。。。。。
无语了
本帖最后由 liushan528 于 2015-5-23 23:42 编辑
71540476 发表于 2015-5-23 23: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创见。。。。。。。。。。。。。。。。。。。。。
无语了
没事
先凑活用,到时候就换
创见的就扔给老爹的笔记本用
现在不是年底,小金库里钱不多
AS跑分927
第一块固态还是12年买的海盗船120G ,今年换了镁光512G的。 游戏载入什么的我自己也没掐过秒表,但是 剪切复制文件或者安装游戏 明显固态快很多 {:3_101:}我不知道为啥 跑分突然从1000左右到了1200 一直没想出为何来 你知道吗? 3dmstradust 发表于 2015-5-24 01: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为啥 跑分突然从1000左右到了1200 一直没想出为何来 你知道吗? ...
{:3_93:}
一種是跑分工具更新了
一種是固件更新
還有就是運氣。。。。。。。。。
71540476 发表于 2015-5-24 09: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種是跑分工具更新了
一種是固件更新
{:3_101:} 软件没更新 固件一直1.03 难道是我开了xmp?
3dmstradust 发表于 2015-5-24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软件没更新 固件一直1.03 难道是我开了xmp?
{:3_93:}
然
提升了讀取速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