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長之野望系列 讓我第一次了解日本戰國歷史
以為對日本歷史不了解 直到玩到第一款信長系列 11 天下創世才對日本歷史有興趣 開始購買書籍閱讀
希望這款能繼續做下去 但是太閣系列也該出了巴...
这系列太不赚钱,所以能坚持已经不错了... 小日本的历史就是个渣啊。打仗都只是千人马 还是太阁更容易了解,玩猴子的故事,好多人都认识了 哈哈,楼主的历程和我一样呢!!! 日本历史的了解也是始于信长之野望,当初最早玩的是12代革新 从太阁4开始 对日本历史感兴趣,后来接触太阁5就沉迷了..
然后索性把战国游戏(有剧情的)都玩了一遍 太阁和大航海估计烂尾的原因都一样——受众小,而且创作太复杂,太多文字、剧情
猴子的故事才是真的可以了解日本战国史吧,大魔王合战似乎也没什么历史可以了解的 我是玩太閣的時候對日本史有興趣的 我是因为切腹姬。。。 我最开始玩的是太阁4 看的德川家康~ 也不是小日本吹得那么厉害,还不被我大明打的屁滚尿流 所谓的合战也就几个大地主带了几百几千的佃农拿着竹枪长矛之类的在一起乱斗而已,游戏里却动不动几万人大战。 66655588 发表于 2013-12-2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是小日本吹得那么厉害,还不被我大明打的屁滚尿流
还有被李舜臣...
感谢分享... 有些武将的后裔现在在日本政、商界混的还不错,细川藤孝的直系子孙还做过首相是第一位向中国道歉的首相,历史上好像就2个道过谦。 其实了解途径是不错的,但了解的多数是个大概,因为游戏始终跟历史有出入。 最开始接触是太阁立志传2,然后就迷上了 66655588 发表于 2013-12-2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是小日本吹得那么厉害,还不被我大明打的屁滚尿流
日本战国时候打法太落后,基本上都是打正面和单一的侧面。都不用说明朝,就三国时候打法都甩他们好几条街。 別人學習西方 方陣對戰。。。 別人脫亞入歐 你的明白!? 66655588 发表于 2013-12-2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不是小日本吹得那么厉害,还不被我大明打的屁滚尿流
行了吧.. 萬曆朝鮮戰爭明朝戰損一點都不低..靠聯軍的優勢兵力也只和日軍打個膠著戰而已
日軍撤退不是因為打不過.. 而且五大老五奉行打頭就根本不想去搞什麽"入明"所以猴子死了就一致決定立刻退兵
我了解日本历史主要靠大河剧,当然游戏也有一部分 日本历史就是他牛x时出来折腾然后被打回家 三国志和信野都是fans向严重的游戏,能坚持到今天,真心不容易 日本战国时代我是从太阁4开始接触的 是我表哥介绍给我的 一玩相见恨晚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到目前也牢牢占据本人所有游戏中花费时间第一的记录 我是先玩的太阁入的门,虽然后来玩了信长,也玩了幕府将军2,但是再也没有当初玩太阁升职时的那种兴奋了。 here3211 发表于 2013-12-8 0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行了吧.. 萬曆朝鮮戰爭明朝戰損一點都不低..靠聯軍的優勢兵力也只和日軍打個膠著戰而已
日軍撤退不是因 ...
得了吧,前后两次战役明军投入总兵力不到12万人,一共战死3万余人(wiki英文版说是29014人),日军两次战役一共投入将近30w兵力,阵亡人数超过10w人(西方统计的)。说什么靠联军优势,就棒子那些光前期送人头送了10w余的渣渣部队,不拖后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联军优势?棒子也就海军稍微靠谱点。
前三个月日军势如破竹打得棒子哭爹喊娘一路北上都快到中国边境了,结果还不是半年多就被明军4万人反推回汉城前沿,靠着人数优势花费巨大代价才击退明军(当然那场明军也不好过就是了),不甘地由攻转守。
第一次战役棒子军队渣如狗,明军中前期粮草短缺,人数也处于极度劣势,就这样举全国之力处于战国末年兵锋鼎盛时期的日军也只能交出平壤退守汉城,最后粮草被烧议和的时候连汉城都不要了,撤退到釜山,这样还要说日军强大无双能信服?
再来说第二次战役。一开始日军大举强攻,用离间计提前干掉了棒子的海军,14万人上岸真是声势浩大无比。那时明军大部都还没到朝鲜,留守的明军人数不足万人,即使这次棒子军队战力有了提升,但守不住也很正常,就这样占据如此明显的优势,日军也没能大举突进。第一波明军不超过5w人,推上前线的才3w余人,打起来也不过是互有胜负罢了。后面明军逐渐增兵到近8万,配合升级了的棒子军一起撸,日军立马就保持不住攻势了,一开始的牛气冲天全没了,退到釜山前沿,又开始防守。
明军入朝前,日军都快打到中国边境了,朝鲜国王没地方躲躲到了明朝境内。明军入朝后,先是收复平壤,然后以少打多把日军逼回汉城,烧了日军粮草促成了双方议和,日军放弃汉城退守釜山。没几年日军又声势浩大打上来,小股明军帮着受过洗礼的棒子军硬是拖慢了日军前进,结果明军大部到来,日军立马又被打回釜山,各种防守,这才变成了所谓的胶着战。
这段时间除了朝鲜之外,明朝还打了另外两场大战,国库不堪重负,矛盾各种加深,北边还要防着蒙古人寇边。第一次战役李如松带进朝鲜的还能算是精兵,到了第二次战役,从各省抽调的兵,有一半都是杂兵,战斗力比第一批差了好多。而日军呢,倾举国之战力,御各家之菁英,却打成这副摸样,最后还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说自己被人从鸭绿江边一路赶到釜山其实是相持胶着,这还真是犀利。。
看看人家西方人怎么说吧:"the war reaffirmed Ming China's status as the supreme military power in East Asia."
songsongyu 发表于 2013-11-8 2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小日本的历史就是个渣啊。打仗都只是千人马
战术往往在人少的时候迸发出价值,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