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l1135m 发表于 2012-8-22 03:29

哈佛开发DNA硬盘:1立方毫米存储704TB数据

  早期的研究已经可以把DNA做成电路或小工厂,但从没见过将DNA当做存储介质的。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却将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

  这个由乔治·切齐(George Church)、瑟里拉姆·库苏里(Sriram Kosuri)和高原(Yuan Gao,音译)领导的团队可以将96比特数据存储到DNA链中。具体方法则是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分别赋予二进制值,随后通过微流体芯片对基因序列进行合成,从而使该序列的位置与相关数据集相匹配。

  这项技术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了不起,但用微观物质存储宏观数据却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立方毫米即可存储704TB的数据,相当于数百个硬盘的容量。虽然这一成果令人振奋,但流程还很缓慢,因此不能存储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数据。另外,DNA中的细胞可能会破坏DNA链,所以不适合数据传输。

  但无论如何,如此大的数据密度还是有望备份全人类的知识。不过,多数人的想法可能更加实际——什么时候能用可以承受的价格买到一块有机硬盘?

12962662 发表于 2012-8-22 09:55

虽不明但觉厉

xjsb1212 发表于 2012-8-22 10:04

人家跑地铁的时候 咱们还跑驴车了 天 朝 落后美利坚100年看来不是假的 估计100还少说了

zengpower 发表于 2012-8-22 13:08

生物硬盘,这个可以民用吗,再说人都是健忘的,用DNA做硬盘靠得住吗

屎凹心葛 发表于 2012-8-22 15:16

杰士邦果然能阻挡世界上最大的DDOS攻击{:3_160:}

liuhui000224 发表于 2012-8-22 15:21

这一项技术暂时还不能替代机械或固态硬盘。。。

文中提到了两个致命的缺陷:

1,无法快速写入

2,可能无法安全的改写数据


不过这种技术推测可以在一开始作为只读介质存储海量信息,雷同光碟,起初也没有刻录机来刻录的,而是厂商一次性压制,未来的DNA硬盘可能也是如此。


但是因为工艺的难度和费时,所以一开始运用时可能作为企业备份资料用,比如迅雷这样的海量存储企业,对于有价值的数据可以缓慢的转存到DNA硬盘上,作为永久备份!


当然,国防,工业,医学,科研上更是极有必要,作为海量数据永久备份之用。



各位我们有生之年里家庭中可能很难用上这种技术的产品。。。。

dy00544 发表于 2012-8-22 17:13

我想问如果DNA挂了怎么办?数据没影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佛开发DNA硬盘:1立方毫米存储704TB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