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dashi 发表于 2011-12-21 15:04

年底的礼物,也来谈谈我是如何选购一块主板的

攒机一般人们称为"cuán jī",和人们所知的DIY一个概念,即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意指「自助的」。 两者都是同一个意思,就是自己动手组装电脑,前者也可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把电脑的各部件一件一件攒起来组装成一台电脑,就称为"攒机"

支持DIY攒机的七大理由
理由之一:价格低廉,钱少也办事
理由之二:性价优异,便宜有好货
理由之三:兼容性佳,调试方便
理由之四:组合自由,张扬个性
理由之五:升级空间更大
理由之六:更大限度发挥硬件潜能
理由之七:攒机,高手的必由之路

“我要组装一台电脑,3500左右的价格,哪个哥哥给我发一份配置 谢谢了”
“我要买电脑,6000块钱的,要能玩游戏的啊,要那个能玩孤岛危机的啊”
“我要组装玩大型游戏电脑。各位哥哥姐姐 救救我把。好人一生平安”
“小白求套 5000-6000配置 带显示器,啊要独显的啊”
其实,论坛里面最多的声音就是这些了。
如何才能攒到一台好的电脑呢?
其实攒机无非就是自己买:CPU,内存,硬盘,主板,显卡,显示器,机箱,电源,键盘,鼠标,光驱
攒机最重要的一点:要确认自己到底想要买什么样的电脑!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hjxaudOCz2YaDRDr.jpg
这里举个比较诙谐点的例子
朋友小张来找我,要我帮他写个配置
小张:“我要装个3500块的电脑,玩游戏的,要显示器”
我给他推荐了一个H61+I3+HD6770的配置。
小张:“这显卡怎么样呀?能玩游戏吗?”
我:“还可以,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游戏玩起来都不错”
小张:“能玩孤岛危机吗?”
我:“能吧,只是特效方面可能要少开一点”
小张:“那我不要这平台了,我要全开特效不卡的”
我:“但你的预算只有这么多呀,这个配置已经是很有性价比了”
小张:“我不管,你给我换个高级的平台,你是高手,你绝对可以弄的”
我:“。。。。。”
相信上面的故事有很多帮朋友写配置的DIYer或多或少都遇见过,这确实是件很头疼的事情。很多小白在装机的时候并没有为自己定位好,究其原因是自己对电脑硬件的不熟悉。要学好DIY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购买一台电脑之前,多上上论坛,多学习些硬件方面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话题扯远了,扯回来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自己对主板方面的选购知识
希望能给各位新人及小白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其他硬件方面的知识我并不能完全的掌握,所以这贴只贴出我比较熟悉的主板(因为我的主板知识是向一位主板layout工程师学习的,所以我自认还是比较有把握的),更多详细的硬件知识,是需要大量的积累的。)虽然之前已经有很多论坛前辈做过此类的话题了,但我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是应该不断更新的,而且有些帖子确实比较老了。帖子中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高手多多指正,我尽量写的通俗易懂点哈。

正文:
一、 主板说明书其实很重要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tIDljCjYXsNGQ06j.jpg
很多人在购买一款主板的时候都是比较盲目的,有些朋友甚至连看都不看就直接买其他人推荐的产品了,这样其实是不对的。我个人在买一块主板的时候会去先看它的主板说明书(上图是我自己买的Z68主板的使用手册,并不是买来以后才有使用手册看的,很多厂商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都会贴出自己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8LNEKqhAqpW8DBra.jpg
上图是X东上面我买的这块主板我想要知道的一些具体参数,例如:内存槽多少,有几条PCIE槽,带不带USB3.0,有几个SATA3.0口,I/O面板丰不丰富等等等等。其实,这些东西我认为才是我们在购买一块主板时应该首先看的东西。

二、 重中之重-CPU供电电路
主板是电脑稳定运行的前提,而一款主板能否稳定工作,供电是最主要的因素。对于我们来说,要关注的是CPU、内存、显卡这几个关键位置的供电情况。主要看采用了几相供电,简化是否过度。下图引用网络: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aanlpZS8ECbR0edd.jpg
新人和小白要注意下图片中给的注释,很有作用的,建议收藏
我怕说深了很多新人不太理解,这里就贴一个实际点的:如何判断供电相数
2.1判断供电的几种方法
错误的判断方法:通过电感判断供电相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r8shG8ttNverPBAl.jpg
不知道论坛里面有多少老鸟还记得A家的这块主板。当年,A家在P45高端主板上采用了惊人的“16相供电”,16个电感器同时出现在CPU供电部分。A家表示其所采用的是真正的16相供电,然而事实是当前根本没有哪个厂家生产多达16相的PWM芯片。这是当时引起很大的供电真正几相争论的开端,虽然A家后面确实用“单刀双掷”的方式证实了确实是16相供电,但仍然为论坛里面津津乐道的话题,也开始有了电感数并不代表供电实际相数的讨论。
正确的识别方法一 通过MOS管知道主板有多少供电——较普遍的识别方法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gzFKPvOR2jQM6k57.jpg
上图黄圈中便为一项供电,一般主板上的供电模块是由一个电感线圈,2颗电容和2个MOS管组成的,有些厂家比较有特色的增强型供电设计中可以采用3-4颗MOS管,以延长MOS的使用周期,减少发热量。这是论坛里面比较公认的也比较准确的一种认识主板供电的方法。
方法二通过PWM电源芯片知道供电——最准确的识别方法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KFBZegKNTwVl4P9z.jpg
这个方法才是最准确的,我们经常看到一款主板十几项甚至二十几相供电,其实都是由多个PWM芯片串联起来的。我们在主板上面只要找到这个PWM芯片,然后在网上查找下详细资料,就知道最多支持多少相供电了。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bVUnZEo4Givuf0Xg.png
在上面这个结构图里,我们可以看到n相有1个主控芯片,n个输出扼流圈,n个驱动芯片,n组MOS管,若干个并联的输出滤波电容,若干个并联的输入滤波电容,以及输入扼流圈

方法三 铜皮识别方法—有趣的玩法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nqZHVBlyScMF3suo.jpg
是我那个做主板Layout工程师告诉我的一种有趣的方法,在我还是小白的时候,我问朋友如何识别供电相,他告诉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方法一的看MOS,另外一种就是看主板PCB后面的铜皮(此方法只限于部分主板,但这个是很多主板工程师喜欢用来判断一块主板供电的方法,不建议新人使用此方法)图中被我标出的地方就是一相供电了。
最后,这里小知识普及一下:理论上讲,相数越多,在同样需求的电流下,每一相的电流就越小,越容易做稳定,同时放热量越小,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空间,成本,周边配件,等等,不是简单的多就是好。

三、 主板用料很重要
3.1、用料之电容篇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0oAYXsrkRxz3Lmkq.jpg
关于用外观判断什么是固态电容,我就不多说了。只讲解下固态与电解的不同之处:固态与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介电材料,液态铝电容介电材料为电解液,而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则为导电性高分子。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qWmd8GE3jAxb1P4p.jpg
为什么全固态电容比一般的液态铝质电解电容好呢?
主要是液态铝质电解电容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中,过热导致电解液受热膨胀,导致电容失去作用甚至由于超过沸点导致膨胀爆裂,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旧主板上的几颗电容已经爆裂,里面的电解液都流出来的现象。但是如果采用全全固态电容,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隐患了!由于全固态电容采用导电性高分子产品作为介电材料,该材料不会与氧化铝产生作用,通电后不致于发生爆 炸的现象;同时它为固态产品,自然也就不存在由于受热膨 胀导致爆 裂的情况了。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hTrtW0xGn6c5YAhi.jpg
全固态电容具备环保、低阻抗、高低温稳定、耐高纹波及高信赖度等优越特性,所以买主板优先选择一块全固态主板是很有必要的。
3.2、用料之PCB篇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ohf9v7jFoXyyiHHi.jpg
Intel首款商用主板——Batman   优秀的PCB板是主板稳定的基石!

PCB选择的几个要点
1、 PCB的尺寸大小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板型有
mini ITX板型 例子:华擎:华擎H61M-ITX   外形尺寸:17×17cm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T4pCWiRYwdmhIBi1.jpg
Micro ATX板型例子:技嘉:技嘉GA-H61M-S2H外形尺寸:24.4×20.5cm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6ZU8VVSDY3RY6Q3N.jpg
ATX板型    例子:映泰:映泰TA890FXE    外形尺寸:30.5×22.0cm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uGWVnyXoT37Rh4bk.jpg
论坛里面很多老鸟只喜欢买ATX的大板子,为什么呢?因为大尺寸的PCB板具有有利于线路的布置,使线径线距的结构更为合理,有效的避免高频记号相互干扰。防止高热量原件过于集中更好的提高散热性能。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X4228NlLeHLx5D0e.jpg
但是,购买主板是不是一定要选购大板呢?其实不是的。在我眼中(个人的愚见,仅供讨论)
ATX比之Micro ATX确实是有一定优势,但也只是一些我们普通使用中所用不到的(例如多出来的PCIE插槽)如果我们在使用中不做CF以及SLI的话,个人建议是没有必要一定要买ATX的主板的,因为我们用不上那么多扩展插槽。
但还有人认为大板型比小板型性能好。其实主板的性能主要取决于芯片组,和PCB大小并没有什么必然关系,而现在主流级别的芯片组都可以做在ITX板型上。举个例子:当年的X58也有很多Micro-ATX板型的产品,小PCB板型绝不是低性能的代表。而且由于是小板,个人愚见是小板的PCB走线方面可能更加要考虑很多,这也更加考验了厂商们的研发实力了。

2、 PCB的层数选择
先看下面一张图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3cOamcGyFSMVLNze.jpg
主板的PCB板一般为4层或6层,我们不否认PCB的层数越多,主板的稳定性就越好。但是如果一定要买厚PCB板的产品就是不理智的消费了。就和我帖子一开始说的,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购买主板。
高端的主板一般都会采用6层PCB设置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sOZztgAGhMKmsCAg.jpg
不可否认的是,更多层PCB的设计可使信号线相距足够远的距离,减少彼此的干扰,并且有足够的电流供应,从某种程度上说考验看成是提升了主板的可超频性。但是,带来的结果是价格的昂贵,所以,除了少数游戏玩家,普通用户4层PCB确实已经足够我们日常的使用了。

3、 PCB的镀“X”技术
提到PCB的层数,就让我想起了PCB的镀“X”技术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MbC8KFmhqEnf6oGv.jpg
从最早之前X家推出的2倍铜技术,到某英的3倍金技术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2FKHTh2qlzN79mF7.jpg
X家的主板2盎司铜技术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xZlA9ZabQCseTAba.jpg
某英的CPU接口镀金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采用这些技术,那么?对于我们普通使用者来说,真的有必要么?
答:其实是很有必要。
先声明,并不是为上面两家打广告!我们在选购一块主板时,看重的无非是一个稳定性(如果您是发烧玩家请无视这句话)。除了少数乐忠于电脑更新换代的朋友(本人表示也是败家一份子,鸭梨很大)很多DIYer在买一个平台的时候一般都要用个2-4年。所以,电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就一定要有保证。
所以无论是镀铜也好镀银也好,虽然都是商家的一种炒作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只会对我们这些使用者有好处就成。不多说,说多广告嫌疑,我们跳入下一节。
4、 PCB的布局
这里的点,老手可能就不需要看了,我重点给新人介绍下,其实也不是看PCB的布局(要真会看的话看的不是PCB的布局而是PCB的布线)
重点介绍下2个应该注意的地方
4.1.1、注意的小点之一CPU供电接口位置
尽量避免这种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KpZy4LC1p6HrcE55.jpg
帮人装机的朋友可能深有感触,类似这种CPU供电位置“非主流”的主板,在走线的时候确实是感觉很难过,一是走线十分不美观,二是有时候电源线会压制住散热片,对散热十分有影响!
4.1.2、注意的小点之二显卡插槽的空间大小
某显卡巨鳄进军主板界推出的恐怖的6根显卡插槽X79主板(PS:还是建议此厂商乖乖做显卡吧,您最近做的卡确实越来越不如从前了)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HrE0mXuJ9YxzdGyN.jpg
关于这个困难,可能是发烧级玩家才会遇见,尤其是在主板做CF或SLI的时候,会发现,类似上图这种,如果您的显卡散热器较大的话(举个例子,映众的冰龙系列)会发现,其实仅仅在做两张卡SLI的时候,差不多就没有多少空间了。所以,买主板的时候这个位置也是很重要的。
5、 PCB的焊接工艺
这个其实很简单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BqpS0aHYMXrATjQN.jpg
这里引用下一位坛友的原话:好的主板焊点比较饱满均匀,而做工一般的主板,不同焊点上面的锡块大小不一,有的焊点上较多,有的焊点上较少,甚至会出现没有锡块的虚焊现象。所以我们在选购主板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地通过看主板上电子元件焊点是否光滑无毛刺来判断主板的做工优劣。
6、 PCB走线
工整的走线就像写的一手好字,是主板设计品质的标志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bWc4Y1e8FdCFJlBv.jpg
此段文字引用网络:断走线的好坏可以从走线的转弯角度和分布密度看出。优秀的主板布线应该比较均匀整齐,从设备到控制的芯片之间的连线应该尽量短。走线转弯角度不应小于135度,而且过孔应尽量减少(因为每一个过孔相当于两个90度的直角,转弯角度过小的走线和过孔在高频电路中相当于电感元件),CPU到北桥附近的步线应该尽量平滑均匀,排列整齐,过孔少。对于电源走线则正与此相反。

ludashi 发表于 2011-12-21 15:05

本帖最后由 ludashi 于 2011-12-21 15:08 编辑

四、 假如你是电脑外行,建议你从主板的外在形象与附着的配件质量上面去感受   
优秀的主板:
1.中英文名称及商标设计都具有相当的水准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2.主板包装盒,说明书,包修卡盒驱动光盘的质地。印刷质量都精美大方。
3.说明书中明确标明装箱单并且附送的配件都齐全,质量上乘。
4.包装上品牌名称,网址,产地,售后服务体系,质保说明,技术支持电话等一应俱全。
5.主板PCB板和散热片显著地突出品牌的LOGO。
6.在全国性的权威杂志网站媒体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 假如你具备一定的电脑硬件专业知识,建议你从这些方面观察
优秀的主板:
1.说明书介绍详细、各种跳线安装容易、驱动光盘安装界面友好。
2.功能丰富完善,如线性超频,硬件监控等。扩展性强,散热设计好。
3.全面支持该芯片的工为标准,如双通道内存,Presscott核心的CPU,AMD COOL'N'Quite技术等。
4.做工用料优秀,电容及各件排列整齐,Pcb板光洁亮丽,焊点清晰饱满,各接插件没有灰尘或者锈迹等。
5.除了可能扩展芯片的地方以外有没有省料,如特别是供电部分的小电容与陶瓷电容等。
6.扩展接口齐全,音频接口,网卡接口,内在插槽,USB接口等都具备完善。
7.开机界面上可以显示主板的LOGO。

六、 如果你是精通电脑的行家高手,建议你从这些方面衡量   
1.整体用料有没有Cost down。
2.PCB设计的线宽线距以及它的抗阻级别。
3.主板供电部分采用几相的供电设计方案,以及核心部分所采用的品牌,最高呵以提供的供电功率。
4.时钟芯片,电源控制PWM芯片的品牌各类,稳定性与超频能力控制如何。
5.南北桥芯片的生产周期与制程是不是最新的工艺。
6.BIOS支持哪些功能及兼容性如何。
7.一惯以来该品牌的口碑与品质如何。
8.产品的制造工艺、品控系统以及厂商的后续技术支持能力如何。

最后,希望给位童鞋都可以选购到一块自己满意的主板。
http://img30.360buyimg.com/shaidan/Q7ZqQP4c1BCGB8Rm.jpg

绯丝康纳斯 发表于 2011-12-21 15:57

嘛. 有4层也不会差到哪字海量 手机先不看 回家PC

kitsuki 发表于 2011-12-21 16:14

好贴要顶。
购买前网站说明书一定要下的。
usb3.0?sata3?内存插槽数量?ATX or mATX?X16是位于slot1还是slot2,在slot1的话是不是和散热器兼容?双卡的话是X8+X8的吗?几相供电?pcb几层?

lzh_84 发表于 2011-12-21 16:35

这贴真不错~支持~

cocklao 发表于 2011-12-21 17:56

方法二通过PWM电源芯片知道供电——最准确的识别方法
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恰当。因为存在实际用相数比芯片支持数少的情况,只能用来判断最大可能相数。
大板比小板的优势,并不是我们普通使用中所用不到的。举个简单例子,460 1G冰龙(旧版)+H55MS2H/D2H,SATA口只剩下1个能正常使用,两个在某些条件下能正常用。其实就是后面说的插槽的空间大小问题.原因就是生产商对小板搭配大散热显卡考虑不周全

tank212 发表于 2011-12-22 17:55

就是需要这种帖子!

lzh2525 发表于 2011-12-22 18:05

此贴要顶

alex30001 发表于 2011-12-22 18:08

轻抚返修技嘉笑而不语,该坏就坏不犹豫.牌子只是个虚幻,100%保证的根本没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底的礼物,也来谈谈我是如何选购一块主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