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45653 发表于 2011-9-1 16:54

【转载】国内‘高玩’星无火对零轨的评价(有剧透慎入)

本帖最后由 405045653 于 2011-9-1 22:58 编辑

以下内容转自星无火个人博客,字数非常多,请做好心理准备:

零之轨迹已经通关。

   10月3日晚上开始游戏,9日晚上通关。游戏时间一共45小时,平均每天差不多要玩6个小时。单日游戏时间其实是最能反映出游戏品质的一项指标,越是吸引人的游戏,每天玩的就会越久。这样看来的话,零轨的整体素质应该算是中上水平,但距离顶尖还有一些距离。

   当年SC刚上市的时候,我每天最少要玩12个小时以上,连班都不上了,请假在家狂玩,直到通关。中途根本就顾不上其他的东西,起床之后先打开电脑才去洗澡刷牙,回来马上玩,晚上直到完全睁不开眼才会去睡。而零轨虽然正好赶上了十一假期,我却远没有当年那么狂热了,完全没有起床之后马上打开PSP的冲动。一般都会耗到下午才开始玩,而且每次开机之前都要先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下定决心之后才会开机进入游戏。

   之所以会如此,除了游戏本身的品质与吸引力有所下降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游戏平台的变化。在我的意识中,掌机就是打发零碎时间用的东西,只有在等人或是睡不着觉的时候才会拿出来玩一玩,所以只适合玩休闲型的游戏。闪电十一人虽然也是RPG大作,但一场比赛也不过10分钟而已,完全可以只玩10分钟就关掉,仍然可以保证随时玩随时停。要是一天到晚拿着一台小掌机,玩零轨这种剧情复杂,不玩N个小时就很难停下的剧情型RPG大作,总觉得很别扭,非常别扭。如果把平台改回PC,游戏的娱乐性,吸引力都将提升不只一个档次。

   所以,PC中文版是一定要有的。

   这个可以有,这个必须有。

   我敢断言,只要是空轨三部曲的铁杆粉丝,玩过零轨之后绝对会失望。因为本作完全就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和空轨三部曲的剧情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之前的无数伏笔和疑问,本作统统都没有交代,反而增加了更多的伏笔和疑问。除了有艾/约/玲等空轨系列的旧角色出来客串一下之外,几乎都看不出是轨迹系列的正统续作。

   由于在空轨SC后期出现了的铁血宰相的相关剧情,3RD中的多个星门也都涉及到了帝国方面的故事。王子的计划,宰相与结社的关系,雷克特的身份...实在是埋下了太多的伏笔,再加上伊苏7限定版中附带的那本零轨设定画集里出现了大型导力列车的图稿,更强化了“ED7的舞台绝对在帝国”的印象。

   恐怕有80%以上的玩家都坚信,英雄传说7的主线故事将会是帝国境内的超级大战+结社的幻焰计划。王子与宰相的对决,比空轨三部曲的飞艇大战壮观百倍的全国性军事战争,比福音计划更加震撼的阴谋,都将在ED7中一一展现,新执行者/新使徒/新守护骑士/新S级游击士也将会在ED7中登场多名。在这种情况下,falcom于情于理也该紧密延续旧作的剧情才对。

   可结果呢?苦等了整整3年,等拿到ED7一看,却只是一个自治州中小城管的故事,新主角,新故事,一切都是新的。帝国?没有!新使徒?没有!新S级游击士?没有!幻焰计划?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

   如此这般...强烈的失望肯定是在所难免的。即使新故事再怎么精彩,也难以掩盖这种无比强烈的失望。更何况,新故事好像也不是那么精彩。我实在是不明白,falcom为什么会放着那么完美的现成素材不用,非要重开新篇章。如果空轨系列已经完美结束,那倒也罢了,但问题是未完的悬念还留着一大堆,有什么理由扔着不用呢?新角色完全可以理解,毕竟艾约已经很难再以主人公的身份继续发挥了,但连剧情都重开新篇,就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了。

   空轨FC的制作一共花费了5年,SC和3RD因为有前作的基础,分别只用了1年。零轨重新规划剧情和场景,花费了3年。照这种速度的话,就算每作都努力填坑,想把结社/教会/女神与古代文明等大谜团都交代清楚,也需要将近20年的时间。如果再像零轨这样不填坑还继续挖新坑的话,恐怕30年也别想看到大结局了。人生能有几个20年?几个30年?像七龙珠这种百见一出的超人气神作,拖到十多年后的布欧篇,也都变成了那种德性。龙珠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其他作品。即使是在几十年前,这么一直拖下去的结果也只有烂尾。现在社会的节奏这么快,人们又都浮躁无比,一部作品讲上10年就已经是极限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游戏为生命的,莫说是20年,30年了,就算只是10年之后,能继续关注轨迹系列,并静下心来慢慢通关,细细品味的人又会有一成以上吗?还真未必。再好的故事,10年都讲不完也和没有一样。再经典的长篇巨作,能完整欣赏的人不足10%,也是作品的遗憾。趁着人气还在,支持者还没死光,赶紧高超高超再高超,一路奔向最终大结局就是最好的选择。就算有些敷衍,有些潦草,有些遗憾,也总比最后烂尾甚至太监要强的多了。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完美的事情,理想主义者的唯一下场就是理想破灭。

   早在N年前,仙剑2刚刚上市的时候,我就对这个游戏的评价很高。不为别的,就为剧情。整个剧情实实在在的接续着仙剑1,该交代的全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把1代的所有东西都做了个彻底的了结。虽然游戏的品质不能令人特别满意,但那也只是因为客观条件有限,水平确实不足,至少大思路却是非常正确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合格的续作。

   零轨不但不认真填坑,甚至连本作主线中最基本的一些谜团都没有交代,实在是太没诚意。琪雅的身世之谜肯定是关键性情节,暂时不交代也就罢了。但罗伊德的哥哥到底是被谁所杀?兰迪经历过什么具体的往事?银的身份和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些新角色的基本情况总该说清楚吧?可直到通关,游戏中都没有再解释这些悬念。这也不交代,那也不交代,那这部作品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呢?整个游戏的关键剧情难道就只有救出琪雅,讨伐医生这一件事情吗?

   抛开不填坑这一最大缺点不谈,单看零轨的剧情本身,整体水平也要比空轨三部曲逊色了不少。前几章的故事进展太过平淡,主角四人组四处转来转去,却都没干出几件能说的出来的正事,莫名其妙就混过去好几章。直到进入拍卖会之后,黑暗教团/人体改造药物等存在渐渐浮出水面,整个故事才算真正进入正轨,可这时都已经接近结局了...整个游戏的精彩部分,几乎都集中在终章。

   通关之后,再回味一下整个故事,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根本就想不出几段能让我记在心里的剧情,更别说是具体的小细节了。虽然有汉化组提取出了零轨的全文本,号称总文字量巨大,相当于FC与SC之和,但在游戏里,我却完全感受不到这一点。整个故事流程大概比FC稍长,尚不及SC。要论实际情节量的话,可能连FC都不及。

   几年前,我在评论空轨系列时曾经说过,空轨系列的文字量虽然多达数百万字,但这已经是经过最大浓缩之后的数字了,再想减一个字都很难。在游戏时可以非常强烈的感受到“篇幅有限,难以尽述,腰斩发行实属无奈”的感觉,作者有太多的东西想要表达,区区几百万字根本就不够发挥。

   而零轨虽然也是几百万字,但却没有那种感觉了。同样都是几百万字的文字量,其中包含的实际情节量却相差悬殊。简单来说的话,我感觉零轨是在伸,而空轨却是在缩,虽然零轨的文字量比空轨还要多一些,但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零轨是在努力把剧情做细致,而空轨却是信息量多到溢出,需要尽量精炼语言,最大限度的压缩之后,文字量仍然和零轨处在同一水平。零轨的对白虽然也很细致,NPC对话的更新也很认真,但和空轨相比,主线剧情的劣势实在是非常明显。

   所以,我敢100%断定,空轨的编剧与零轨的编剧绝对不是同一个人,水平相差的实在是太远了。玩空轨的时候,我每作都存200~300个档,别管主线支线,每一处剧情点都要留个记录,以便日后随时回味。而玩零轨的时候,基本就是一路不存档,只有在每次要关机时,或者遇到BOSS战之前的回复点时才会存一下。

   其实空轨FC的初期剧情也很平淡,两个孩子一路找爸爸,在接触到政变事件之前,干的也都是鸡零狗碎的小事情。但即使如此,却也不会令人产生丝毫不耐烦的感觉,从平淡的剧情中也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整个故事的魅力。所以说,零轨并不是因为故事平淡,所以剧情水平一般。而是因为剧情水平一般,所以故事才会显得平淡。

零轨的剧情为什么一般?为什么无法像空轨一样,每段细小的剧情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人设水平比空轨三部曲逊色,人物的个性不够鲜明。人物是RPG剧情的真正核心,人物的刻画不成功,剧情自然也不可能有多精彩。

   PS:这里的人设只是指人物性格的设定,头像画风的问题稍后再说。

   先说主角四人组,我真是连抱怨都懒得抱怨了。玩了二十年RPG,我见过没有个性的男主角,也见过没有个性的女主角,但真是很少见到四个没个性的角色组成主角四人组。个性并不等于性格,没有个性也是性格的一种,只要能把角色的性格塑造成功,角色完全可以没有个性。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也没有必要让4个主角全都这么没个性吧?

   罗伊德和艾莉完全就像是那些民工动漫中的标准男女主角,从外型到性格到身世,几乎就没有任何特征可言。从头到尾都没有丝毫存在感,纯粹就是个玩家的化身。

   兰迪虽然经历过血腥黑暗的猎兵生涯,但在游戏里完全就是普通的青年,从性格与谈吐上完全感觉不到他背负着沉重的经历。和狗熊大叔的几次对话,还有在赛跑之后对罗伊德吐露过去经历的那次交谈,感觉更像是装逼与作秀,非常生硬刻意。人家只是问你以前生活在什么地方而已,你却回答说什么寒冷炽热又血腥的地狱冥府云云...这不是精神病人的说话方式吗?真这么爱表现的话,平时早就应该把自己的过去经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如果不想吐露这些黑暗往事的话,那就应该绝口不提,怎么可能正经时不好好说,随便闲聊时却装模作样扯什么地狱冥府?这完全就不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至于缇欧,我真是连提都不想再提她了,从王子复仇到从卡卡布系列再到空轨系列...在整个英雄传说系列中,乃至falcom的全部作品中,恐怕都找不出第2个刻意卖萌到这种程度的恶心角色了。蓝色双马尾辫+懒散的表情+轻度别扭的性格+14岁低龄+超常能力,再戴个猫耳朵...您还敢再做作,再非主流一点吗?不然再穿件女仆装如何啊?如此媚俗大众的人物设计,如此不加掩饰的丑陋造作,已经令我反胃到了想吐的程度。

   缇欧的过去也很黑暗,甚至比兰迪还要黑暗。小小年纪就被绑架监禁,关在暗无天日的劳笼中整整3年(比玲还要惨6倍),还要接受各种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听起来实在是很可怜,很悲惨,对不对?但还是那句话——我在游戏中根本就感觉不到这一点啊!可怜也好,悲惨也好,总得让玩家自己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才行吧?光说一句“他很强”,“她很美”,“他过去有黑暗的经历”,“她很可怜”算什么?那不成了仙剑3了吗!无论是性格还是谈吐,缇欧给人的感觉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卖萌小女孩,丝毫都不像是受过一点挫折的人,更别说有过什么黑暗的经历。硬要说她被囚禁过3年,受尽了无数折磨,根本就无法让人信服。最后同样是面对着残害过自己的元凶医生,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玲的内心感情,但却丝毫感觉不到缇欧有什么感情,只看到她在挤眉弄眼的装样子。

   不到10岁,心理发育尚未健全的小女孩,在人间地狱中受过3年惨无人道的虐待,救出来之后会是这种成熟稳重,善解人意,偶尔还冒出两句冷笑话的性格?就算只是虚拟的游戏,总也得认真一点吧。更何况,空轨系列一向都非常注重刻画真实的人性,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相当细腻,连NPC都塑造得有血有肉,每一个角色都像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而零轨之中居然出现缇欧这种完全脱离现实,丝毫没有琢磨过真实人性的纯意瘾型角色,简直令人有放弃游戏,把编剧给活活打死的冲动。

   作者创造了作品,可以主宰作品中所有角色的命运,给他们随意安排各种身世背景,但却无法控制玩家的感受。光靠几句设定文字,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作用。想要达到多强的效果,就要付出与之相应的精力,想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明明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光扔出一句话——“她经受过3年残忍的折磨”,就想让玩家从感情上认可这段事实?可能吗?这不是falcom的水平,这TMD完全是摸你夫的水平啊!

诚然,作者就是权威,玩家就要无条件的认可这个事实。但这种认可只是理智上的认可而已,自己的感觉却是无法强迫的。没用足够的篇幅来进行正面描写,玩家是永远都不会有感觉的。光是一句类似于文字旁白的简单介绍,就想让玩家感同身受?这可能吗?如此敷衍了事,玩家的反应自然也只有“哦,是吗,这样啊,原来她以前有过那种遭遇啊?我知道了”而已。

   任何情节,都要清清楚楚的描述出来,让玩家真正感受到,并发自内心的接受。而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话硬塞给玩家,强迫玩家接受事实。同样都是被囚禁虐待的小女孩,玲被关了半年,便足以让我感受到她心中的怨恨与痛苦,以及她在内心进行自我调节的手段。而缇欧被关了3年,却无法让我产生任何感觉,甚至连一点点最基本的真实感都体会不到。

   零轨四人组(尤其是缇欧)的人设,让我对零轨系列的评价降低了最少两个档次,这种庸俗低龄化的人设风格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英雄传说系列里。如果真想做成低龄大众化的游戏,何必还要延续轨迹系列的故事呢?几百万字的剧本根本都是多余,3万字足矣。正好零轨中还增加了大地图上直接攻击的功能,索性直接做成ACT,让玩家在地图上狂砍算了,反正民工们就喜欢这些。

   从初次听到falcom这个名字到如今,我第一次对falcom产生如此强烈的质疑——难道自伊苏时代便一直以“优雅”为特色,从不向市场低头,执着地追求艺术性的falcom,终于也要向现实妥协,彻底转型成照顾大众口味的低俗公司吗?

   不少玩家都抱怨说零轨中的很多角色都空气化,龙套化,一个个全是打酱油的。这真是说到了关键。编剧的能力高低,主要就体现在对剧本及人物的驾驭能力上。众多主要角色集体打酱油,正是编剧能力不足的最直观体现。

   像风之剑圣和银,本来以为会是剧情中极其关键的角色,在今后的续作中也展现出重要的作用,就好像莱维和凯文一样。可最后呢?全都成了打酱油的,总出场次数用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风之剑圣和银尚且如此,其他众多配角就更别提了。

   在空轨系列中,几十个主角配角自始至终贯穿着整个主线剧情,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登场退场相当频繁。反观零轨,众多配角之间很少有什么互动。有需要时就出来,退场之后就消失,登场频率极低,最后全成了一次性用品,和主线故事几乎都没有什么关联。直到通关,我都分不清**局那个老给罗伊德打电话的女接待员与索妮亚手下的那个诺瓦尔,虽然后者还曾加入过战斗队伍。当然,这并不能全怪编剧,千人一面的人设风格也是原因之一。

   整个游戏中,能给我留下一些印象的零轨新角色似乎也只有赛尔盖科长与牛郎瓦吉了,其次是大狗蔡特与达德利搜查官,再往后面才能排的到主角四人组,风之剑圣,金银舞姬等人。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在集体打酱油?并不是编剧想让他们打,而是顾不过来这么多的角色,没法让他们不打酱油。像空轨系列那样,几十个主角配角从头到尾都直接与故事核心有所牵扯,对编剧的能力要求是相当高的。既要有惊人的记忆力,又要有很强的逻辑,才能游刃有余的控制那么多的角色。否则的话,就只能是主角众的个人秀了。回想一下空轨系列的那些配角,从朵洛希到尤莉亚,从爱娜到亚妮拉丝,从拉赛尔博士到杜南...随便拉出一个来,恐怕都要比风之剑圣更生动,更令人印象深刻。

   所以我才如此确信,零轨的编剧和空轨三部曲的编剧绝对不是同一个人,因为水平相差的实在是太悬殊了。虽然零轨也很好玩,能让厌恶PSP的我每天玩上6个小时以上,认真完成每一个支线任务,仔细探索每一件装备和回路,但这主要是因为期待空轨系列的后续剧情,另外就是游戏系统很成熟,本身就具备了相当高的游戏性,作品的完成度也很高,NPC对话也和空轨系列一样频繁更新,但这些东西都和剧情没有多大关系,编剧水平的巨大差距仍然非常明显。

准教授(医生)竟然是最后的邪恶BOSS,老实说,确实是让人很意外,刚玩到终章时很震惊。不过这种意外并没什么技术含量,因为编剧使用了两个并不算高明的小花招。一是利用了玩家的普遍心理——“空轨的教授就是坏人,零轨的准教授总不会还是坏人吧”;二是太过刻意的烟雾弹——让医生旷工在河边钓鱼,还和受命抓他回去工作的罗伊德进行比赛,伪装的有点过分了。所以我虽然也怀疑过约亚西姆医生就是禁药的提供者,但却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这种猜测——这种性格和艾丝蒂尔接近的可爱医生,怎么可能是邪恶的人。

   我不反对最终BOSS去钓鱼,邪恶的祭司也是人,爱好钓鱼很正常,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言谈话语之间没有显露出一丝可疑的感觉,让人完全怀疑不到他,从创作角度来讲却有些无趣。空轨的怀斯曼教授也是伪装身份,直到最后才暴露本性。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将空轨通关之后,再回过头去看怀斯曼伪装时的表现,就会觉得“他确实很可疑啊!我当时怎么就没注意到呢?!”。而将零轨通关之后,再去看约亚西姆医生的表现,却还是感觉不到有什么可疑,仍然是一个爱偷懒的温和大叔,后期的性情转变完全是编剧给强行设定的。虽然这完全可以解释为医生的演技更胜过怀斯曼,并不能算是缺点,但就我的个人喜好而言,还是更加喜欢怀斯曼那样的处理方式。

   银的惊人身份也是同样的道理。游戏上市之前,多数人都猜测银的身份是亚妮拉丝的爷爷,或是结社的第七柱。最后身份揭露,却只是剧团的银色舞姬丽夏。这确实非常意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我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够想到。但这样的意外,给玩家带来的却只有失望而已,因为玩家想要的并不是猜错后的意外,而是猜对后的惊喜。前作留下的无数悬疑不赶快解明,前作中吊人胃口的无数重头角色不赶快登场,好不容易有个实力高深莫测的神秘人,结果却是个莫名其妙的跳舞女孩,让人有种被愚弄的感觉。如果能好好解释一下丽夏的身份来历,告诉大家她为什么这么强,为什么会用卡西乌斯的麒麟功和雾香的偃月轮,为什么会认识瘦狼瓦鲁特,那也还算是可以接受。但直到通关,关于银身上的谜团也没有再做说明,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根本没想好接下来要怎么圆场,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随便编一个惊人的情节而已。

   游戏分成两部或三部卖都无所谓,但每一部起码也都应该是相对完整,保持基本独立性的,总不能光挖坑不填坑。像罗伊德的哥哥的死亡真相,兰迪的过去,银的秘密等谜团,无论如何也都应该在一部作品之内全部解释清楚。

   顺便再猜一下,金发舞姬伊丽亚大概就是结社的第二柱“深渊”,看她的谈吐,似乎比银更加深藏不露。如果最后只是个装模作样的普通人,那就太让人失望了。

   玲的剧情应该是零轨之中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同时也是吸引我认真玩下去的最大动力。玲的戏份比想象中要多,相关剧情有好几段,而且有始有终,终于将艾约二人的寻人之旅做了一个正式的了结,也给了玲一个正式的归宿,还算是比较令人欣慰。

   整体来说,关于玲的部分还是可以让人满意的,救弟弟,帮忙灭医生,不与父母相认等行为都很符合人物的性格。藏在衣柜里听父母交代往事的情节相当赞,刚开始还觉得这种处理方式稍微有些幼稚,玲应该直接从窗口跑掉才对。但仔细一想,玲毕竟还是个小孩子,不管智力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一旦触及到最敏感的存在——曾经抛弃过自己的父母,心情肯定也是很矛盾的。嘴上再怎么发狠话也都是装的,真让她掉头就走,确实太过勉强了。所以这种处理方式确实是最合理,最符合人性的。

   关于玲的父母,我觉得刻意洗白的痕迹实在是太过明显了。在3RD的星门中,已经清清楚楚的交代了以下事实:

   1.玲的父母是故意抛弃了玲,之后生了新的孩子,快快乐乐地过一家三口的生活。而不是零轨中改成的无奈寄养之后丢失,怀着沉痛的心情养育新小孩。
   2.玲所在的“乐园”就是个带有各种SM服务的童妓院。这个根本无可置疑,玩过日文PC版的人,只要会日语,都可以100%理解文字中的含义。
   3.玲后来去偷窥过父母和弟弟,而且起了杀心,最后被莱维劝阻——“他们根本就不值得你杀”。这是最关键的一点,直接就给玲的父母下了定论——就是人渣,杀都不值得杀的人渣。玲也许会不明真相,产生误解,但莱维会吗?明显是不可能的。

   之后的PSP版3RD,把星门15的内容做了大幅度的修改,童妓方面的暗示文字全部删除。原因很简单,PSP平台上的全年龄游戏不允许存在这么不和谐的剧情。如今的零轨则是PSP首发,理所当然要延续PSP版的设定。这样一来,也就把PC版3RD的内容给完全推翻了。但有脑子的人都明白,PC版3RD的星门15才是编剧最初的本意,这是不容否认的。所以我决定无视人渣夫妇的那段自白,就当他们是在说谎,人渣仍然还是人渣。反正玲已经和艾约二人回利贝尔了,人渣夫妇随便怎样都无所谓。

   另外还有个比较明显的剧情BUG——艾丝蒂尔早在SC时就见过玲操控的人偶了,外表和她的真正父母一模一样。这才隔了不到2年,艾丝蒂尔见到玲的真正父母时怎么可能会完全认不出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艾丝蒂尔完全没有记忆力。

   游戏的画面仍然和空轨三部曲保持在同一个水准,我非常满意。以前曾经说过,对于系列作品来说,各作之间的整体风格统一性是非常关键的。在FC中游历了利贝尔王国的5个城市,如果SC换了更好的引擎,所有场景图全部重绘,后果是什么?只能让玩过前作的人感觉莫名其妙——原来的地图和城市为什么凭空变了样子?毫无道理和逻辑可言,真实感大大降低,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把前作中精心细化的舞台给破坏了。只有继续沿用前作的场景,才能保证世界观的真实感,让玩家感觉这是一个近乎真实的世界。

   同样道理,如果零轨的画面效果大幅度提升,带来的结果会是什么?答案是整个作品彻底失真!如果克洛斯贝尔的一个小村庄比前作中的格兰赛尔王都还要豪华,那玩家会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会彻底反胃,完全没情绪继续玩了。剧情型RPG大作,首先还是要保证舞台的真实感,画面效果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以牺牲作品的整体真实感为代价,换来画面效果的一点提高,能算是进步吗?像这样的进步,还不如不要。

   同一个系列的作品,引擎绝对不能升级,画面效果绝对不能有太过明显的进步。没有进步就是最大的进步,进步才是最大的退步。我希望轨迹系列20年之内都不要换引擎。

   零轨的场景画面,我挑不出任何缺点。那建筑,那家具,和空轨系列是那么的相同,又那么的不同,绝对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画面方面,最令我不满的地方,那就是人设了,也就是头像。其实空轨的人设水平在日本游戏中非常普通,绝对谈不上美型,但人物的表情非常传神,怎么看怎么舒服。虽然不精致,但是很柔和,很生动。零轨人设的画风其实比空轨的更加细腻,但却是那种极其庸俗的民工动漫式画风,千人一面,令人乏味,总感觉像是电脑加工出来的。

   这个画师画的男人(尤其是大叔)都很有味道,但画女人实在是太逊了。几乎所有女性角色都是同一张脸,把头发去掉之后,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区别。而且为了衬托新主角罗伊德,还刻意丑化约修亚,故意把他画得不是很好看,令人感到很不舒服。至于饱受指责的艾丝蒂尔和玲,我倒觉得新形象还可以接受,只是艾丝蒂尔哭泣的那副表情比较别扭。艾丝蒂尔想哭时怎么可能会那么克制自己?以她的性格来说,完全可以画得再豪放一点。

   如果把空轨的头像形容为天地劫的话,那零轨的头像就相当于明星志愿了。前者粗糙得令人惊叹,后者却精美得令人乏味。

   至于游戏性,和空轨系列基本没有区别,还是一如既往的丰富,也就没必要再多说了。调整之后的回路属性与魔法威力比空轨系列平衡了很多,战斗时的娱乐性进一步增强。

整个游戏感动到我的地方不多,一共只有三处,都集中在游戏末期。

   第一处是赛尔盖科长和达德利搜查官为主角一行人做掩护,两个老战友再次并肩作战,感觉很燃。

   第二处是游戏临近结局时,艾丝蒂尔和约修亚加入到主角队伍中。虽然缇欧和兰迪都很好用(尤其是缇欧的绝对防御,能让战斗的难度大大降低),但我还是毫不迟疑地把他们扔进了援护栏,换成了空轨男女主角+零轨男女主角的战斗阵容。这套阵容让我回忆起了当年玩海之槛歌时,看到艾文和麦尔加入队伍,与弗特和乌娜组成双代游戏四主角梦幻阵容时的那种心情。似曾相识的熟悉场面,时隔多年之后再次重现,实在是难以形容的感动。唯一可惜的就是罗伊德和艾莉的存在感近乎为零,完全空气化,不然就更完美了。

   第三处自然就是玲被艾丝蒂尔抓住时的剧情了。当年刚通关3RD时,我便猜想过玲的结局会是怎样。乖乖被艾丝蒂尔收服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一直逃下去也不是办法,总得有个契机让她软化。在零轨的最终战之后,已经拥有自我意志的帕蒂尔·玛蒂尔自行将准备再次逃离的玲推到艾丝蒂尔的面前,听着巨型机器人那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想不被感动都很难。虽然零轨只填了这么一个旧坑,但填得确实很完美。重质不重量,也算不错了。

   最后是音乐。音乐也没什么可说的了,falcom的游戏,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音乐。零轨的音乐一样有很高的水准,只是因为游戏的剧情相较空轨而言有些逊色,所以间接影响了我对音乐的感觉。重听了一下空轨的原声,有好几首曲子直到如今都能让我瞬间血液流动加速。而在零轨的原声中,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样的曲子。

   总体来说,零轨本身确实是一部好作品,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完成度都具有很高的水准,从硬件上挑不出什么致命伤,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算的上是一款值得一玩的佳作。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不满,并不是因为零轨差,而是因为空轨实在是太完美了。如果不和空轨做比较的话,单看零轨本身,绝对称得上是一款一流的RPG作品。对空轨系列的FANS来说,如果想完整了解整个系列的故事设定,零轨自然也是必玩之作。

   但作为空轨系列的正统续作,零轨与前作之间的接点实在是太少。无数玩家翘首期盼了整整3年,好不容易盼来新作上市了,拿到手之后却发现游戏里根本就没有多少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失望自然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零轨会有SC的话,希望流程能比前作长一些,实际的主线剧情量增多一些,而不是只增加单纯的文字量。当然了,我更加希望零轨没有SC,直接出ED8就好了,因为实在是不想再看到罗伊德四人组了。

   剧情过于单调也好,人设庸俗化也好,角色性格苍白也好...相比空轨系列,零轨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不足,主要罪魁就是PSP这个平台。如果轨迹系列的续作继续在PSP上推出的话,这个系列早晚会被彻底毁掉。并不是我看不起PSP,但事实就是如此。PSP并不适合RPG,在这种快餐平台上,注定不可能诞生出空轨三部曲这种可以让人细细品味的真正神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国内‘高玩’星无火对零轨的评价(有剧透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