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神作,大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这游戏(下文简称《洛》)只有三关、三种敌人、三种武器?难道只是巧合吗?表象背后,其实是有着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批判精神。《洛》对“3”的偏爱,是为了暗示玩家:要注意游戏中所包含的Alien、Ally、Attack三大要素,其真实目的是为了讽刺现在各种所谓的次世代Triple-A级大作。
首先,我们来看看《洛》的性质和定位:
1、《洛》拥有包括屏幕空间环境光遮蔽在内的各种流行特效。
2、在游戏内容上高度概括了主流FPS游戏的要素,甚至连武器的种类都做得十分精炼而富有代表性。
3、小队作战的游戏形式早已是各种“大作”的惯用伎俩。
4、外星人题材的作品可谓经久不衰。
……
这样一个作品,怎么可能搞砸了呢?所以很显然,制作团队并不是不了解现在这些所谓“大作”、“巨作”、“神作”,更不是能力欠缺。相反,他们的思想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他们以过人的胆识、用实际的行动,明确的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好游戏越来越少”这一国际性问题,同时也明确告知各大游戏厂商“为什么你们会觉得游戏越来越难做、效益越来越差”!
在次世代的价值观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过分重视牛X的画面质量,导致游戏开发的中心渐渐脱离了游戏的本质,也致使游戏的研发周期大大增加,于是很多作品被迫做成系列、分段发售、整体性缺失,甚至很多半成品也堂而皇之的混入市场。
2、相互抄袭、同质化现象过于严重,不思进取的风气日渐盛行,同时为了规避困难和风险,也有不少人选择吃老本,所以游戏往往缺乏创意、进步迟缓。
3、市场的干预、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导致各种投机取巧的手段流行,如:改编电影、炒作概念、借鸡生蛋、通过毫无价值的DLC骗钱等等。
4、强调产出、急功近利,导致游戏产业向低幼化的层面发展,游戏不再重视如何挑战玩家的智慧和反应、不再要求高超的技巧和刻苦的练习,最后越来越多的作品缺乏内涵、价值低下、内容苍白而浮于表面。
……
从上面列举的《洛》的性质和定位,以及次世代价值观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洛》是一款有意为之的作品,绝非那些“想做好却做不好”的游戏所能比拟。正是在充分认识这些毛病的前提下,《洛》的制作团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能他人之所不能,为我们献上了这样一款傲视群雄、藐视苍生的作品!可以说,它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但嘲讽了当今的游戏界,更影射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整个娱乐产业。
好莱坞的商业类型片在90年代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像《石破天惊》等一大批优秀的影片,以极具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手法诠释了电影艺术特有的、无与伦比的社会价值。而现在,浮躁的铜臭味不但席卷了好莱坞、还侵袭着我们热爱的游戏产业,这是何等的危急关头!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破罐子破摔”来表达消极的态度,但《洛》的超凡之处在于:它把破罐子整个摔得粉碎、摔得不能再摔。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洛》正是以这样一种勇于打破自我而后生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告诉我们游戏产业的复兴需要先破后立,给人以警醒、给人以希望!
《洛》的批判不仅限于此,另外还有一点,只有像在下这样思想觉悟比较牛X的玩家才能看到。近几年独立游戏的兴起是大家有目共睹,独立游戏制作人往往对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大作”不屑一顾,他们正试图用一种脱俗的眼光、用置身事外的态度来制作他们认为“正确”的“好游戏”,从而利用这种独特视角推动业界进步,这被认为是独立游戏所具备的积极意义。但在《洛》看来,把希望寄托在独立游戏、小品游戏的身上是完全不靠谱的天方夜谭。对独立游戏有一定涉猎的朋友都知道,大多数这样的作品都以失败而告终,少数佳作也只是昙花一现、难以长期发展,更别说对主流产品造成影响——你都已近置身事外了,还谈什么改变呢?中国近代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逃避是不会有结果的,必须要革命!
综上所述,《洛》告诉我们,业界大厂妄自尊大、独立游戏自以为是。即便是《洛》本身,它也是沧海一粟……事实上无论《洛》做得再好、或者再差,它始终无关大局。但它的价值不在于此,它的超人之处在于它所发出的这一声呐喊——我没有嘴,但我要无声狂啸! 受益匪浅。。。。 犀利啊~有影评人的风范 犀利啊~有影评人的风范
mcwy 发表于 2011-3-24 21:11 http://bbs.3dmgame.com/images/common/back.gif
所谓“影评人”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这是一神贴 留名!以观后效 兰州是强人啊。。。。。。 牛的 这评论一看就是隐士高人 这帖强的 楼主原创的么 在哪看过呢? 只可神会^_^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