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的“海贼大名”和50米铁甲船、安宅船~~~~~及当时日本的水军知识~~~~
本帖最后由 风灵月影 于 2011-10-5 03:55 编辑九鬼嘉隆 人物简介
http://a4.att.hudong.com/27/91/01300000082697121776916746688.jpg
家纹
http://a4.att.hudong.com/88/88/01300000082697121776880355384.gif
“九鬼”是一个比较稀少的苗字。九鬼氏出自熊野八庄司之一,熊野三山别当家新宫氏支族。由于世代居住在纪伊国牟娄郡九鬼浦,所以以九鬼为家号。相对于战国时代其他大小名粉饰、编造自己姓氏的祖先,九鬼氏的家谱则显得纯朴、真实。
九鬼氏本是纪伊地方的豪族。到了熊野别当九鬼隆实之子隆良一代,九鬼氏进入到志摩国波切村,这就是志摩九鬼氏。九鬼隆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物,他率领自己的亲信(九鬼党)进攻志摩地区大大小小的海湾,赶走了被称为“志摩七岛众”的当地原著豪族。九鬼党此前就以擅长操纵船舶而著称,进入了志摩地区,获得了良好的海滨营盘的的九鬼党,“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海贼。
其子孙九鬼嘉隆就是率领志摩九鬼氏水军活跃在战国乱世的人物。他设计制造了日本最初装甲军舰。人们给他起了一个豪放的称呼,“海贼大名”。
九鬼嘉隆是从隆良一代以后五代目当主九鬼定隆的次男。生于天文十一年(1542)。当时的志摩九鬼氏掌握了整个志摩一国。本城在加茂乡岩仓地方的田城。由其兄九鬼净隆担任本城田城的城主,嘉隆担任波切城城主。
此时,当年被隆良驱赶四散的志摩七岛众的势力又逐渐恢复了起来。他们率军突袭九鬼党本城田城。嘉隆与兄净隆协力奋战,暂时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但是不幸的是净隆在一次战斗中战死,九鬼方从此组织不起抵抗,田城陷落。嘉隆逃往朝熊岳。
嘉隆经过三年的雌伏整顿,又恢复了往日的军力。拥戴其兄净隆遗孤澄隆,举兵反攻。九鬼党经过奋战,又重新夺回了田城。澄隆成为志摩九鬼氏七代目家督。澄隆继任家督后,突然病死。于是由嘉隆继任,为志摩九鬼氏八代目。嘉隆筑鸟羽城为本城,成为了志摩地区最大的势力。据推测,九鬼家七代家督澄隆的突然死去,很可能与嘉隆有关。也许是嘉隆为了夺取家督的地位,不惜手段,杀害了自己的侄子,而后谎称病死。为了夺取势力而杀害亲戚,这种残酷的行为,在当时的战国乱世,是司空见惯的。
掌握了志摩,击败了七岛众,嘉隆下一个敌人就是伊势国司北田氏了。嘉隆作为本城而构筑的鸟羽城,正好处在伊势神宫势力范围内,可以说是侵犯了神领。于是北田氏起兵,联合对九鬼嘉隆不满的志摩土豪,攻入九鬼党领内。嘉隆率领九鬼党军队拼死抵抗,打退了伊势国司与当地土豪的联军。北田军逃回伊势安浓津城。
没过多久,到了九鬼嘉隆命运的转折点。嘉隆在织田家部将泷川一益的仲介下,与织田信长通好。随后于永禄十一年(1568)正式出仕织田家。第二年,也就是永禄十二年(1569),嘉隆的九鬼水军作为信长伊势征伐的先导,对在攻灭北田氏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被授予志摩一国作为奖赏。
铁甲船登上日本战国的舞台(玩过太阁和信长的同学们应该很清楚这东西的威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国家宋朝就有了,早了好几百年~~身为中国人要骄傲,为我们的老祖宗骄傲!---只有这意义
这要从木津川海战信长军惨败说起-----
http://a0.att.hudong.com/42/92/01300000082697121776920335264.gif ~~~~这是安宅船,上面有两间小房的,应该是用来装大炮的,注意大炮不是大筒哦,四面的外壁上有装甲,安宅船的介绍见最下面
信长平定了伊势以后,嘉隆作为船手大将随信长转战各地。天正二年(1574)征讨伊势长岛一向一揆的战斗中。出动了大小军船三百艘,辎重船三百艘。嘉隆指挥大型军舰的舰队,用大铁炮打破了一揆军重兵把守的篠桥和大鸟居砦。并且使用大型的军船封锁敌人的海上补给线。为歼灭长岛一向一揆的战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织田家消灭长岛地区的一向一揆武装,并没有使石山本愿寺门徒众的士气低落。长岛合战的结果,反而刺激了他们反抗的决心。
当时,石山本愿寺与中国地方称雄的毛利辉元是同盟。本愿寺笼城的人数庞大的门徒众的后勤补之所以能够维持,就是因为其背后支持他们的毛利水军以及纪伊杂贺水军强大的的海上运送力量。当时的毛利、纪伊水军掌握了山阳地方直至大阪湾的广大海域的制海权。织田军如果要攻破石山本愿寺,就一定要击败敌人的水军,掌握制海权,切断石山本愿寺的补给线。
天正四年(1576)七月,织田方的真锅主马兵卫和沼野伊贺守率河内水军军船三百艘,与毛利方负责运送兵粮的浦兵部的三岛水军九百余艘军船在发生激突,史称难波冲海战。原先,兵力劣势的织田方本想依靠己方大吨位军船比较多的优势,来封锁大阪湾海域。然而孰知织田方笨重的大船却正好不适应三岛水军的战术。三岛水军靠小船的机动灵活,在敌群中往来穿梭,投射火箭以及土制的燃烧剂。遭到火攻的织田军大败,真锅主马兵卫配下多名织田方船手大将战死,用于封锁大坂湾的军船大多数烧失。
难波冲海战惨败的消息传来,信长大为震惊。震惊之余的信长开始研究此战大失利的原因。在缺乏海战经验的情况下,主观地投入水军与经验丰富的毛利水军作战,这样的侥幸心理自然是失利的原因。但是导致如此惨败的更重要的原因,则是三岛水军的火攻战术威力实在太大了。信长考虑到应该建造一种外覆铁甲,可以防止火攻的大船。于是传来九鬼嘉隆,命其设计制造铁船。
九鬼嘉隆从纪州熊野地方调来适宜用来建造船只的上等木材,建立起造船基地,设计制造铁船。嘉隆吸取旧式的军船、明船以及欧洲船只的优点,设计制造了一种全新的军船。这种军船宽七间(约12m),全长十二间(约21m),相对于当时其他的军船来说,是庞然大物了。巨大的船体是用最好的木材构筑而成,最外层覆盖铁板用于加固和阻燃。这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铁甲船”。船上还配备了火器,每艘船上都装备了三门当时很稀少的大砲三门。
http://a4.att.hudong.com/54/92/01300000082697121776923680340.jpg 仿制的铁甲船
根据《信长公记》记载,船长三十间,宽七间(十二间(约21m算,有52。5米,算比较大的了),100只桨。当时,因为进攻本愿寺而惨败给毛利水军,于1578年信长命令九鬼嘉隆建造六艘安宅船史上最有名的铁甲船,这算是当时最大的重装备巨舰,装备有大炮3门,除了以铁甲包裹水面部分来防止火攻以外,还设计有防止攀舰的铁齿,看到有的同学说为什么没有帆,因为此船是用于当时信长统一天下的,不像西欧的国家去外面抢殖民地,用不着帆嘛,近距离的战斗,用桨就行了
和朝鲜的龟船有相似处,其实一看也是船背后披薄薄铁甲而已,
下面找了几张铁甲船,其实也是安宅船的侧面,横截面图
这个不是安宅船,应该算龟船,上面没平台,人躲在里面向外面射击,主要是配了大筒
这里罗嗦一下说说日本的大筒指什么, 大筒一词出现于江户时代,原本是专指大型的火绳枪(铁砲)。但是后来日本人也将各种古代大型身管火器统称为大筒,包括大型火绳枪、火门铳、大炮及其他采用火药为推动力的武器。因为日本人对中文的应用不像我们这样严谨,他们将外壳呈筒状的望远镜也称为大筒~~~~~真是很晕啊,看到这里同学们就更不清楚了指什么了{:3_146:} (有趣的是,最早的日本国产望远镜就产于近江国友村)。更有甚者,日本人还把节日所放的烟花筒也赋予了“手筒”、“大筒”这样的称号,不过这他们往往用“大筒-乱玉”这样的说法以作区分。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例子,尤其是受到了游戏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大筒一词造成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大筒就是指大炮,或者大筒就是指大型火绳枪,而大筒这个词其实包含的范围要广泛的多。
这个是太阁里的,和上面的那张战斗的图里的大安宅船基本一样
来日本的耶稣会传教士称这种船是“日本最大、最华丽的船,很像葡萄牙故乡的一种船”。当时的葡萄牙,确实也有一种船舱宽于船体的战船,由于远洋航行能力差,所以没有航行到过日本。所以说嘉隆的构想,与当时西欧的战船构思惊人的一致。但是在船体表面使用铁制装甲,则比西方还要早三百年。西方最初的装甲舰投入实战,是在十九世纪时候的俄土战争中。
战绩
终于,在难波冲海战之后的两年,也就是天正六年(1578)四月,铁甲船终于可以投入战斗了。嘉隆一共建造了铁甲船六艘,从鸟羽大凑出发,绕过纪州沖,驶向大阪湾的海上封锁线。途中曾经受到了杂贺谷轮门徒众船团的袭击,铁甲船轻松击退了敌人。七月十七日,到达了堺港。
九月二十七日,九鬼舰队接受信长检阅。信长对新军船非常满意,褒奖有加,赐给嘉隆黄金二十枚,以及九名扶持。
十一月六日,救援石山本愿寺的毛利水军兵船六百艘,袭击了封锁海面的九鬼舰队。木津川海战爆发。毛利方水军对九鬼舰队的铁甲船勇敢地发动了进攻,但是先前的火攻战术对铁甲船有如隔靴搔痒,很难取得成效。后来毛利方由于大将船被大砲击沉而败走。
此战织田水军完胜。木津川海战的胜利,为石山合战中的织田势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由于显赫的战功,嘉隆被授予伊势、志摩两国共三万五千石的封地。这是九鬼嘉隆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
这里插上一些日本战国水军的相关知识~~~~可能游戏里会设及到一二,必竟游戏有海战了
水军,“水军”自古以来被分别称警固众,海贼众,船手众。
“警固众”最早发源于海边土豪的雇佣势力,当时的土豪为了让自己的船舶不被海贼袭击,就雇佣有武装的船只作为护卫。虽然警固众和海贼众是对立存在的,但是同属于海上武装势力的他们出身也许完全一样,有不少警固众其实就是被豪族、大名雇佣的海贼。
而船手众,则相对正式一些,他们完全从属于某一大名,或就是大名的家臣,作为其水上势力而存在,是日本近代海军的前身。
“三十日,风雨交加的夜晚。听说有海贼的出现,船只连夜起程,向阿波行驶。在夜色中,大家慌张地向西面张望,男男女女都向神佛祈求一路能够平安……。”纪贯之的《土佐日记》这样记载道。
平安时代的歌人纪贯之在文中描述的让旅人们大为恐慌的“海贼和陆地上的山贼一样,都是武装掠夺者集团。他们多数是生活在海岛上居民,平时从事的是渔业和贸易生活,但是在暗中进行着海盗袭击的行为。
然而,“海贼”这个名称在后世逐渐改变了它原来的含义,从室町前期到战国时代,“海贼”不再是一种蔑称,不少海上军事势力首领纷纷自称为“海贼大将”。甚至出现了象九鬼嘉隆这样的“海贼大名”~~~~的确和我们的理解不同,海贼们也转正了,呵呵{:3_143:}
介绍一下日本战国的其它主要战船
阿武船和安宅船
船首和船尾设有总矢仓,以原板为装甲的大型舰船。在木板装甲间,开有矢或铁炮的射击口。为指挥官所乘坐的船。
安宅船的船首和船尾皆以盾板为装甲,设置有弓和铁炮射击的狭间(铳眼),在前后左右都没有死角(这个有点像了望塔,高出船身)。在靠近敌船以后,还可以以盾板外侧接舷,放下船桥登上敌人的船只,开展接舷战。船底也设立很多单独的防水隔仓,船体的一部破损浸水后,不会殃及其他部分,船只仍可以继续作战。
当时主要以人力划桨为船只的首要动力,大型的安宅船最多有百名划桨手。在船上还可以配置大筒(界于铁炮和大炮之间的大型火药武器)。这种攻击力、防御力均很优秀的舰船又被美称为“海上之城”。
战国时代是安宅船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当时最小的安宅船排水量一般有五百石左右,而通常的排水量在一千石到二千石之间。桨数根据船的大小不同,从50到160不等。在船船体内的部分占大桨的六分之一左右。船首装备箱形龟甲型装甲,大筒安置与下面,便于炮击。织田信长在元龟四年(1573)于琵琶湖畔建造大安宅船。根据《信长公记》记载,船长三十间,宽七间(十二间(约21m算,有52。5米,算比较大的了),100只桨。当时,因为进攻本愿寺而惨败给毛利水军,于1578年信长命令九鬼嘉隆建造六艘安宅船史上最有名的铁甲船,这算是当时最大的重装备巨舰,装备有大炮3门,除了以铁甲包裹水面部分来防止火攻以外,还设计有防止攀舰的铁齿。可是信长统一天下的后继者,无论是秀吉还是家康对水军都不够重视,安宅船发展缓慢。文禄,庆长之役时,日本侵略军的水军显然在装备上逊于朝鲜水军~~~日军因此被朝鲜水军切断补给,第一次侵入朝鲜失败。
这个。。。。。。 中国那时有了也没用。。。 为什么要回复捏 凑人气
赚积分 古日本的战船怎么这么落后的说,连帆都没有,还是用浆,难怪当时李舜臣能1V5了 回复可见吗??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骗回复的什么最讨厌了。 又要回复啊。。 又要回复啊。。 酒鬼的 来看下 好吧。。人气什么的。。我给你 回复后表示
值得 111111111111111111111 看看是啥{:3_167:} 看看是啥 回复累啊 这个值得研究一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看船啊!不知道是什么好船! 回帖看看内容~ 日本战国的“海贼大名”和铁甲船~~~~~ 不错,看看啊看看{:3_153:} 海战还是挺期待的 最厉害是郑和的宝船...简直是航母 时 注册时间2009-2-17 kan kan ````````````````````` 非常感谢 谢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