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传统问题: 其实单核高频才是王道!!!
十几年来, cpu发展速度非常之快!486---奔腾---MMX,K5---P2,K6---P3,K6-2---P4,K7---双核。。。。。。主频一提再提!从486 33MHZ一直提高到P4 3.2GHZ!可是,由于集成度和散热的问题,cpu的主频在发展到4.0GHZ左右时遇到了困难!转而向双核心,多核心发展起来!这可以说已经畸形了!我们暂且不提双核,多核心在编程上有多么困难!这样一来模拟ps3和xbox360将成为永远不可能的事!只有单核高频才是王道!很早就已经有了支持多个cpu的主板了!可是,大家谁又能说8个阵列486的cpu会比得上一块P4呢?cpu单核高频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希望技术上能快速解决困难!将来一旦推出30GHZ的单核cpu,谁还敢说i7就好使??? 进入围观模式 将来出现了30GHZ的单核就有30GHZ的多核。,。
你觉得谁强???
不需要额外的技术上的突破就能获得的额外性能 谁不要?? LZ说得有道理 好像P4 630是单核时代的王者吧? 这不是楼主想的那么简单的
5000hz的9600GT如果有,那么要GTX480做什么
没有这么分析的,不好意思
肯定不可能无限堆主频不增加晶体管数目的
谢谢 围观哈!价钱好才真的好! 留名!不予评论 LZ你不知道一种东西叫线程? 当年P4就是走单核高频的路子,为了高主频把流水线弄N长,结果如何想必也知道了 两手要抓,两手都要硬,主频要高,核心要多,缓存要大。 p4是intel历来最二的东西....而它就是像lz所说的那样发展 高频单核自然好,又省晶体管,执行效率又高. 问题是工艺上做不到 谁都知道高频单核好,但咱说了不算不是?
Intel说了:“核要多。” 于是多核大行其道了。
程序设计再复杂、效率损失再多也冇办法。
软件开发者只能被牵着鼻子走,这样才有口饭吃。
用户更没辙了,人家出什么,咱就用什么呗。
不是做到or做不到的问题,而是巨头没必要去做。
现在的模式投入又少产出又高,又没人有能力造次,何乐而不为呢。 想想当初E8400真没选错啊 IBM一向都是无视桌面机市场的.... 神啊,CPU上30G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目前只有LZ这种人才能完成! 确实单核好。但是现在单核频率上不去。只能用多核堆晶体管。 硬件也是需要软件来支持的,楼主。 软件也是需要来硬件支持的LS 我觉得是频率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 采用多核这个相对廉价的提升性能方案.
而且现在多核挺好啊, 某一个程序死了,还可以流畅开启其他程序. 因为频率堆上不去,所以才改路子变多核的. 频率的提高已经受制造工艺的制约了,什么时候皮米技术成熟估计cpu频率才能显著提高。 IBM最近已经出了5.2G的z196,而且是4核的。。。。
不过很大,是给大型商用机出的。
而且同时出了一套系统,可以同时装96个z196 路过
不懂 其实某些程度来说. 多核发展到现在也没见得有多大意思.
其他领域我不清楚. 多核对一般用户来说还是性能过剩. 一般程序和游戏始终都没跟得上硬件的升级. @.@ 可能是支持多核的编程比较复杂.??
我是纯粹的把电脑当游戏机和多媒体应用的群体. 高频对我来说比多核更具实用价值.
嘛. 不过现在的大方向是多核. 正如某楼同学所说的. 人家出什么. 我们就买什么吧. = =
页:
[1]
2